到了福建才明白,原来请我在福建的几所中学里作文学报告,顺便推销由海峡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文学优秀中篇小说集》……
既然是“义务”,就好好尽吧!
于是我在四所重点中学作了四场报告——我并没有喜欢到处作报告的职业病,那纯粹因为是“义务”……
每场报告后,由我代笔签名,出售几位作家朋友的、版式很高雅的集子。
他们是——王蒙、蒋子龙、张洁、谌容、张承志、张贤亮、从维熙、邓友梅、冯骥才……
我至少为他们每个人的集子推销了五十本之多,四天内我差不多推销了六七百本作家朋友们的集子。在那些书的扉页上留下了我的笔迹——“梁晓声代签”。有的书上还留下了我代作家朋友们题的词……
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
是义务吗?
未必是我的义务。
别的作家朋友门也未必会像我这样不遗余力地去推销他人的集子……
又讲座又卖书,我可真累得够呛啊……
就是在那四天的晚上,我写出另一个中篇《母亲》。我觉得住在好房间里,若不写作,就对不起谁似的。
离开福州那一天,我将《母亲》交付《中篇小说选刊》,请章世添同志代我寄往《文汇月刊》。
他惊讶地问:“这四天内你还写东西来?”
我说:“这不写出来了吗?”
他挺内疚的样子,讷讷地说:“你太拼命了吧?留下来休息几天行不行?”
我说:“不行。”
我很惦家了。离家前,儿子正生病……
10. 被熟视无睹的中国
非常惭愧,倘我不是“文津奖”评委,可能至今还不知道彼得?海斯勒其人。也不知道他的中国名字“何伟”。尽管,他的《寻路中国》的封面上,印着两行“2011年度十大好书第一名”。一由“新浪读书网”所评,一由“深圳读书月”所评。
我翻开这一本书,读到第10页时就被吸引住了,欲罢不能。
此页开头两行文字是这样的:“……在这一带,即便是葬礼,也呈现出熙熙攘攘的景象。开车穿越北方的途中,我一路上都会因大大小小的仪式而停下车来。仪式就在公路上举行,跟脱粒一样,是大家的事情。”——英文中断无“熙熙攘攘”这样的词汇,这四个字极感性地译出了我们大多数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场面。
读罢全书,我将此书的获奖顺序排在了第三位。这一部书当然首先是写给外国人看的,向外国人介绍八十年代以后的,主要是当下的中国。一部首先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书,一经译成中文,为什么在中国读者中也好评如潮呢?
柴静的推荐语道出了其中原因:“何伟写出了我熟视无睹的中国,和那种亲切的酸楚。”
确乎,对于我,书中写到的大多数人和事也往往是熟视无睹的。因为熟视无睹,则往往漠不关心,于是麻木。麻木而被刺疼,于是心生酸楚。我们的麻木其实也并非真的麻木——中国许多问题的严峻性超出了作为美国人的何伟的感受,我们纠结其中,而他是“第三者”。他与中国的接触是“第三类接触”。
超脱之眼所见会别有细微。
这一部书的另一长处是结合了从前来看当下。正是在此点上,他写出了“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那其实就是,毕竟发展变化了的中国,也是郁闷与冲突无处不在的中国。
“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彼得?海斯勒完全当得起这一评价……
作者对中国底层大众的友爱深深感动了我。
11. 人民利益无小事
现将当年的江西知青赵素珍写给我的一封信转给您们。
尊敬的同志们,我认为赵素珍同志的信写得很通情达理,要求并不过分,实属正当。如果完全无视她的要求,那则意味,对于她下乡时期长达九年的实际教龄,根本不予承认——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我们的国家,目前仍在纠正某些从前年代对某些个人造成的不公正现象,包括对当年的知青也是如此。解决了,社会的公正就多了一分,以某种理由拒绝解决,社会的公正就少了一分。并且,违背“人民利益无小事”的中央精神。
尊敬的同志们,恳请你们认真对待赵素珍同志这一封信中的合理要求,并望将怎样解决的情况反馈给我,行吗?
至于究竟应在赵素珍同志的工资中加入多少补贴,我觉得那倒是可以与之协商的。
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祝领导们秋安!
(电视剧《知青》播出后,插队知青赵素珍给我写信倾述她的郁闷,于是我给她的单位领导写了此信。)
12. 尊敬的长者
收到了您的来信,首先向您保证,我不会将您的信公开的。
您在信中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话,这使我间接了解了您——您一定是一位喜欢看书的长者啊!所以您的信才写的那么中恳,甚至仁慈。
谢谢您对我的创作初衷的理解和鼓励。
但我还是希望得到您的住址(通信地址),请您放心,我会保密的,也不会去打扰您。
我只是想送您一套《知青》的光碟,以及由我编剧的另一部电视剧的光碟,如您愿意接受,就请给我一个可以寄送到的地址。
我不上网,也无网址。是通过我儿子网址发给您的。
再次感谢!
天凉了,望长者注意保暖,珍重。
(电视剧《知青》播出后,一位八十三岁的长者写给我三千余字的信予以鼓励,于是有以上复信。)
13. 向中国的母亲们致敬
立三兄:
辛苦啦!
与兄合编此集,特温暖事。
如许多人热忱配合,纷纷赐稿,你我共同荣幸也!
你在前言中必会感激再三,不复赘示。
我一向认为,一个民族怎样,肯定也与一个民族的母亲们怎样有关。
于是我想到了老舍先生回忆母亲的文章,他在文中写到——在他记忆中,母亲生前没穿过一件好衣服,没吃过一顿好饭……
想到了萧乾先生回忆母亲的文章,他在文中写到——他领到第一份工资时,转身就去匆匆买了一听罐头,匆匆往家赶,因为母亲一直在病着。待他用小勺将一颗罐头樱桃送到母亲唇边时,母亲已咽不下那颗樱桃了……
想到了季羡林先生回忆母亲的文章,他在文中写到——自己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回到家中时,母亲已入棺了。而他“恨不得一头撞死于棺旁,也随母亲去了……”
他觉得,为了求学而竟没与母亲见上最后一面,是自己“永远的悔”。
52书库推荐浏览: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