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来看看子夏是《左氏春秋》的作者的论证。
首先我们从“左氏”说起。
春秋时,卫国有地名为“左邑”,又叫“左丘”以及“左氏”,子夏的弟子吴起就是“卫左氏中人”,子夏很可能也是左氏或者左丘人。子夏晚年失明,司马迁写道“左丘失明,厥行《国语》”,说的应该就是子夏。
所以,左丘明就是子夏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失明,所以自称为左丘明。古人以地为名的情况非常多,譬如展禽,死后就被称为柳下惠。因此子夏可能在死后被弟子们称为左丘明,祝福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看到光明。
至于《论语》上的左丘明,可能是鲁国太史,更可能是子夏。
《论语》原本就是弟子们在孔子死后若干年整理的孔子师徒的言论,因此,子夏被以左丘明的名字记载是有可能的。而关于左丘明的那两段话,恰恰是子夏的性格,这恐怕不是一种巧合。再想想看,孔子如果与鲁国太史谈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不大恰当。
下面,再来看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要写出《左氏春秋》,需要很多必要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只有子夏一个人具备。
第一,此人手中要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左传》中运用最多的史料来自鲁国和晋国,《春秋》的史料主要来自鲁国,作为孔子的第一助手,这些史料子夏是具备的;而晋国史料从哪里来?魏文侯以师礼待子夏,并且邀请他到魏国讲学,魏国占有原晋国首都,因此拥有晋国史料。即便魏国不拥有这些史料,当时三晋的关系非同一般的好,子夏要从韩国或者赵国借阅这些史料也是轻而易举。相反,如果是鲁国太史左丘明,他如何能拿到晋国的史料?
第二,此人的《诗经》一定非常好——是《诗经》,而不是《诗》。因为孔子修订《诗经》,所以,如果不是孔子的弟子,不可能了解《诗经》。《左传》中大量运用《诗经》里的诗,都非常恰当,而内容又没有超出《诗经》。作者不仅《诗经》娴熟,而且一定是孔门弟子。而子夏恰恰是孔子学生中《诗经》方面的第一高手。如果是鲁国太师左丘明,即便他精通《诗》,他也不能在《左传》中把诗的使用控制在《诗经》的范围之内。
第三,此人与孔子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不仅仅是一般弟子那么简单。《左传》中大量引用孔子的评语,证明作者曾经跟随孔子修《春秋》。而子夏恰恰是孔子修《春秋》的头号助手,如果是鲁国太师左丘明,他如何知道孔子怎样评价各个历史事件的呢?
第四,《左传》的才华四溢,显示作者的才华非常出众。事实上,子夏的才华是孔子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个。
第五,子夏的思想与孔子并不完全相同,更倾向于法家和权术的应用,而子夏的徒子徒孙恰好是一群法家,李克、商鞅等人是著名的法家,田子方、段干木等人则是一时的大贤。《左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子夏的思想贯穿全文。而鲁国太师左丘明的思想恐怕要保守得多。
譬如,孔子认为晋文公狡猾而不正直,齐桓公正直而不狡猾。在《左传》中,并没有这么写。
按《论语》。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第六,《左传》中有大量关于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记述,不仅大量记载子贡,甚至包括樊迟和有若这样并不出色的弟子。恰恰子夏和他们关系不错,而如果是鲁国太史左丘明,他会记载孔子那些不知名的弟子吗?
第七,《左传》迅速流传开来,说明作者是个大师级人物,子夏在西河讲学,是当时最大的大师,再加上有许多弟子,因此作品被迅速流传开来。而如果作者是鲁国太师左丘明,他的作品首先在流传上就有问题,因为他没有任何渠道。
第八,《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的作者公羊高和穀梁赤都是子夏的学生。
以上的种种证据和迹象都指向一个结论:子夏就是《左传》的作者。
《左传》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其实远远大于《春秋》,也大于《论语》。《左传》不仅记述了历史,更记述了政治、军事和文化。春秋这段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历史,如果没有《左传》,将黯然无色。
所以,某种程度上,子夏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并不逊色于孔子。也可以说,孔子最出色的弟子,就是子夏。
孔子研究周易
鲁哀公十四年春天,鲁哀公约三桓去打猎,结果叔孙家的御者射死了一头怪兽,因为是怪兽,感觉有点不祥,于是就送给了主管狩猎场的场长。
孔子听说射死了怪兽,觉得好奇,于是前去看是什么怪兽,到了一看,别人不认识,孔子认识,是什么?麒麟。
“给我吧。”孔子索要。
场长正不想要,于是赠送给了孔子。
回到家,孔子把麒麟庄重地埋葬了。
“吾道穷矣。”孔子慨叹,于是停止修《春秋》。
为什么孔子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麒麟是祥瑞之兽,在这样的乱世来到人间,结果还被不幸地杀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世界没救了。
就这样,修《春秋》九个月之后,孔子恰好修完,再也没有心情去润色了。
“天命啊,天命难违啊。”孔子回首自己的一生,自己很努力了,可是还是失败,为什么?因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那么,什么是命中注定?人能不能知道自己的命?
孔子眼前一亮,他现在不关心人事了,他要探究天命了。
探究天命,靠什么?靠《周易》。
《易》原本是用来卜筮的,也就是算卦用的。最早的易由伏羲发明,也就是伏羲作八卦。后来周文王演化为六十四卦并且作了卦辞,之后周公作了爻辞。因此,后来的易就称为《周易》。
孔子很早就对周易有研究,不过研究得并不深。直到七十一岁对天命感兴趣,才开始下大工夫研究周易。
因为周易的卦辞和爻辞都很简单,不容易理解,孔子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理念对周易的卦辞和爻辞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就是彖、系、象、说卦、文言。
在《周易》,卦象、卦辞和爻辞被称为易经,彖、系、象、说卦、文言被称为易传。如今的《周易》,是包含了经、传的。
孔子研究《周易》非常刻苦,走到哪里都带着,随时拿出来学习,因此穿竹片的绳子都断了三次,叫做“韦编三绝”。后来孔子慨叹:“再给我数年时间,我就能精通周易了。”
按《史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对周易的研究极有心得,应用起来似乎也很准确。于是孔子再次感慨:“要是再早一点,五十岁的时候就研究周易,那我后来就不会犯什么大过错了。”
《论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52书库推荐浏览: 贾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