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只能独行_周国平【完结】(31)

阅读记录

  1996.10

  时尚考察小康胜大富

  在物质生活上,我抱中庸的态度。我当然不喜欢贫穷,人穷志短,为衣食住行操心是很毁人的。但我也从不梦想大富大贵,内心里真的觉得,还是小康最好。

  说这话也许有酸葡萄之嫌,那么我索性做一回狐狸,断言大富大贵这颗葡萄是酸的,不但是酸的,常常还是苦的,有时竟是有毒的。我的证据是许多争吃这颗葡萄的人,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快活,并且有一些人确实中毒身亡了。我有一个感觉:暴富很可能是不祥之兆。天下诚然也有祥云笼罩的发家史,不过那除了真本事还必须加上好运气,不是单凭人力可以造成的。大量触目惊心的权钱交易案例业已证明,对于金钱的贪欲会使人不顾一切,甚至不要性命。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是天生的坏人。事实上,他们与我们中间许多人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恰好处在一个直接面对巨大诱惑的位置上。任何一个人,倘若渴慕奢华的物质生活而不能自制,一旦面临类似的诱惑,都完全可能走上同样的道路。

  我丝毫不反对美国的比尔·盖茨们和中国的李嘉诚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富豪。但是,让我们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富豪终究是少数,多数人不论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努力的结果充其量也只是小康而已。我知道自己就属于这多数人,并且对此心安理得。“知足长乐”是中国的古训,我认为在金钱的问题上,这句话是对的。以挣钱为目的,挣多少算够了,这个界限无法确定。事实上,凡是以挣钱为目的的人,他永远不会觉得够了,因为富了终归可以更富,一旦走上了这条路,很少有人能够自己停下来。商界的有为之士也并非把金钱当做最终目的的,他们另有更高的抱负,不过要坚持这抱负可不容易。我有不少从商的朋友,在我看来,他们的生活是过于热闹、繁忙和复杂了。相比之下,我就更加庆幸我能过一种安静、悠闲、简单的生活。他们有时也会对我的生活表示羡慕,开玩笑要和我交换。当然,他们不是真想换,即使真想换,我也不会答应。如果我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既能从中获得身心的愉快,又能藉此保证衣食无忧,那么,即使你出再大的价钱,我也不肯把这么好的生活卖给你。

  金钱能带来物质享受,但算不上最高的物质幸福。最高的物质幸福是什么?我赞成一位先哲的见解:对人类社会来说,是和平;对个人来说,是健康。在一个时刻遭受战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的世界上,经济再发达又有什么用?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机能被彻底毁坏了,钱再多又有什么用?所以,我在物质上的最高奢望就是,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上,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一种小康的日子。在我看来,如果天下绝大多数人都能过上这种日子,那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了。

  2001.7

  时尚考察休闲的时尚

  休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今天,如果一个人不是经常地泡酒吧、茶馆或咖啡厅,不是熟门熟路地光顾各种名目的娱乐场所,他基本上可以算是落伍了。还有那些往往设在郊外风景区的度假村,据说服务项目齐全,当然主要是针对男人们而言。为了刺激和满足休闲的需要,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休闲产业正在兴起。

  我们的生活曾经十分单调,为谋生而从事的职业性劳动占据了最大比例,剩下的闲暇时间少得可怜。那时候有一句流行的话:“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位置摆得很清楚:闲暇时间只是用来休息,而休息又只是为工作服务。现在,对于相当一部分人群来说,情况已经改变。当闲暇时间足够长的时候,它的意义就不只是为职业性劳动恢复和积蓄体力或脑力,而是越来越具有了独立的价值。我们的生活质量不再仅仅取决于我们怎样工作,同时也取决于我们怎样消度闲暇。“休闲”、“消闲”完全是新的生活概念,表明闲暇本身要求用丰富的内容来充实它,这当然是一大进步。

  然而,正因为如此,至少我是不愿意把闲暇交给时尚去支配的。在现有社会条件下,多数人的职业选择仍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惟有闲暇是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之可贵,就在于我们在其中可以真正做自己的主人,展现自己的个性。时尚不过是流行的趣味罢了,其实是最没有个性的。在酒吧的幽暗烛光下沉思,在咖啡厅的温馨氛围中约会,也许是很有情调的事情。可是,倘若只是为了情调而无所用心地坐在酒吧和咖啡厅里,消磨掉一个又一个昼夜,我觉得那种生活实在无聊。

  作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本质上是消费行为。平时忙于赚钱,紧张而辛苦,现在花钱买放松,买快乐,当然无可非议。可是,如果闲暇只是用来放松,它便又成了为工作服务的东西,失去了独立的价值。至于说快乐,我始终认为是有档次之分的。追求官能的快乐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仅限于此,不知心灵的快乐为何物,档次就未免太低。在这意义上,消度闲暇的方式的确表明了一个人的精神品级。

  休闲的方式应该是各人不同的,如果雷同就一定是出了问题。“休闲”这个概念本身具有导向性,其实“闲”并非只可用来“休”。清人张潮有言:“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改用他的话,不妨说,积极的度闲方式是闲自己平时之所忙,从而忙自己平时之所闲。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蕴藏着多方面的可能性,任何一种职业在最好的情形下也只是实现了某一些可能性,而压抑了其余的可能性。闲暇便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尝试去实现其余的可能性。人是不能绝对地无所事事的,做平时想做而做不了的事,发展自己在职业中发展不了的能力,这本身是莫大的享受。所以,譬如说,一个商人在闲时读书,一个官员在闲时写书,在我看来都是极好的休闲。

  2001.6

  时尚考察救世和自救

  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这个事实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一个人并不需要有多么敏锐的心灵,就可以感受到了。其主要表现是:一、信仰生活的失落。人生缺乏一个精神目标,既无传统的支持,又无理想的引导。尤其可悲的是,人们甚至丧失了对信仰问题的起码认真态度,对之施以哄笑,以无信仰自夸。二、情感生活的缩减。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感,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情感体验失去个性和实质,蜕化为可模仿的雷同的流行歌词和礼品卡语言。三、文化生活的粗鄙。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入困境。娱乐性传播媒介冒充为文化主流,绝无文化素养的记者和明星冒充为文化主角,几有席卷天下之势。

  毫无疑问,对于这种平庸化现象,凡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都是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的。不过,其中又有区别。据我观察,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拯救天下为己任,他们的反应又因性情和观念的差异而有区别。大抵而论,宗教和道德型的人主要表现为愤怒,视这个世道为末世,对之发出正义的谴责乃至神圣的诅咒,欲以此警醒世人,寻回盛世,或者——审判世人,以先知的口吻预言某种末日审判。张承志是当今最典型的代表。理智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忧虑,视这个世道为乱世,试图规划出某种救世方案,以重建精神生活的秩序,恢复或营造他们心目中的治世。相当一批人文学者正在为此竭精殚虑,摇唇鼓舌。不论愤怒还是忧虑,救世是共同的立场,所以我把两者归作一个类别。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