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呵成的,正是因为普希金把它们修改得太久了的缘故。”梁
实秋也是一个极知道割爱的人,所以他的散文具有一种简练之
美。世上有一挥而就的佳作,但一定没有未曾下过锤炼功夫的
文豪。灵感是石头中的美,不知要凿去多少废料,才能最终把它
捕捉住。
如此看来,散文的艺术似乎主要是否定性的。这倒不奇怪,
因为前提是有好的感受,剩下的事情就只是不要把它损坏和冲
淡。换一种比方,有了真性灵和真体验,就像是有了良种和肥
土,这都是文字之前的功夫,而所谓文字功夫无非就是对长出的
花木施以防虫和剪枝的护理罢了。
1991.6~1992.4
6另一种存在
探究存在之谜
一
如同一切“文化热”一样,所谓“昆德拉热”也是以误解为前
提的。人们把道具看成了主角,误以为眼前正在上演的是一出
政治剧,于是这位移居巴黎的捷克作家便被当做一个持不同政
见的文学英雄受到了欢迎或者警惕。
现在,随着昆德拉的文论集《小说的艺术》中译本的出版,我
祝愿他能重获一位智者应得的宁静。
昆德拉最欣赏的现代作家是卡夫卡。当评论家们纷纷把卡
夫卡小说解释为一种批评资本主义异化的政治寓言的时候,昆
德拉却赞扬它们是“小说的彻底自主性的出色样板”,指出其意
义恰恰在于它们的“不介入”,即在所有政治纲领和意识形态面
前保持完全的自主。
“不介入”并非袖手旁观,“自主”并非中立。卡夫卡也好,昆
德拉也好,他们的作品即使在政治的层面上也是富于批判意义
的。但是,他们始终站得比政治更高,能够超越政治的层面而达
于哲学的层面。如同昆德拉自己所说,在他的小说中,历史本身
是被当做存在境况而给予理解和分析的。正因为如此,他们的
政治批判也就具有了超出政治的人生思考的意义。
高度政治化的环境对于人的思考力具有一种威慑作用,一
个人哪怕他是笛卡尔,在身临其境时恐怕也难以怡然从事“形而
上学的沉思”。面对血与火的事实,那种对于宇宙和生命意义的
“终极关切”未免显得奢侈。然而,我相信,一个人如果真是一位
现代的笛卡尔,那么,无论他写小说还是研究哲学,他都终能摆
脱政治的威慑作用,使得异乎寻常的政治阅历不是阻断而是深
化他的人生思考。
鲁迅曾经谈到一种情况:呼唤革命的作家在革命到来时反
而沉寂了。我们可以补充一种类似的情况:呼唤自由的作家在
自由到来时也可能会沉寂。仅仅在政治层面上思考和写作的作
家,其作品的动机和效果均系于那个高度政治化的环境,一旦政
治淡化(自由正意味着政治淡化),他们的写作生命就结束了。
他们的优势在于敢写不允许写的东西,既然什么都允许写,他们
还有什么可写的呢?
比较起来,立足于人生层面的作家有更耐久的写作生命,因
为政治淡化原本就是他们的一个心灵事实。他们的使命不是捍
卫或推翻某种教义,而是探究存在之谜。教义会过时,而存在之
谜的谜底是不可能有朝一日被穷尽的。
所以,在移居巴黎之后,昆德拉的作品仍然源源不断地问
世,我对此丝毫不感到奇怪。
二
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而
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像出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揭
示存在的不为人知的方面”。
昆德拉所说的“存在”,直接引自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尽管这部巨著整个儿是在谈论“存在”,却始终不曾给“存在”下
8另一种存在
过一个定义。海德格尔承认:“‘存在’这个概念是不可定义的。”
我们只能约略推断,它是一个关涉人和世界的本质的范畴。正
因为如此,存在是一个永恒的谜。
按照尼采的说法,哲学家和诗人都是“猜谜者”,致力于探究
存在之谜。那么,小说的特点何在?在昆德拉看来,小说的使命
与哲学、诗并无二致,只是小说拥有更丰富的手段,它具有“非凡
的合并能力”,能把哲学和诗包容在自身中,而哲学和诗却无能
包容小说。
在勘探存在方面,哲学和诗的确各有自己的尴尬。哲学的
手段是概念和逻辑,但逻辑的绳索不能套住活的存在。诗的手
段是感觉和意象,但意象的碎片难以映显完整的存在。很久以
来,哲学和诗试图通过联姻走出困境,结果好像并不理想,我们
读到了许多美文和玄诗,也就是说,许多化装为哲学的诗和化装
为诗的哲学。我不认为小说是唯一的乃至最后的出路,然而,设
计出一些基本情境或情境之组合,用它们来包容、连结、贯通哲
学的体悟和诗的感觉,也许是值得一试的途径。
昆德拉把他小说里的人物称做“实验性的自我”,其实质是
对存在的某个方面的疑问。例如,在《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中,
托马斯大夫是对存在之轻的疑问,特丽莎是对灵与肉的疑问。
而事实上,它们都是作者自己的疑问,推而广之,也是每一个自
我对于存在所可能具有的一些根本性困惑,昆德拉为之设计了
相应的人物和情境,而小说的展开便是对这些疑问的深入追究。
关于“存在之轻”的译法和含义,批评界至今众说纷纭。其
实,只要考虑到昆德拉使用的“存在”一词的海德格尔来源,许多
无谓的争论即可避免。“存在之轻”就是人生缺乏实质,人生的实
质太轻飘,所以使人不能承受。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自己
有一个说明:“如果上帝已经走了,人不再是主人,谁是主人呢?
9探究存在之谜
地球没有任何主人,在空无中前进。这就是存在的不可承受之
轻。”可见其涵义与“上帝死了”命题一脉相承,即指人生根本价值
的失落。对于托马斯来说,人生实质的空无尤其表现在人生受偶
然性支配,使得一切真正的选择成为不可能,而他所爱上的特丽
莎便是绝对偶然性的化身。另一方面,特丽莎之受灵与肉问题的
困扰,又是和托马斯既爱她又同众多女人发生性关系这一情形分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