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果然听我的,无事时用针刺穿了那个由三个小红点连成一块的水泡。又一天,更痒,她用力抓,当场就流了一些血,血干结痂,第二天又揭掉褐色的痂,又流了更多的血。我这才觉得应该用点药敷一敷,这才到邻居医生那里探问,他问了几句,便说是鸡眼,于是购得鸡眼膏小心贴在结痂处,次日结痂外表皮破,中间凸出一颗黄豆大红色冷肉,不仅难看,而且不方便做事。到此时,我们还不以为然,直到手上凸出烟头大一红肉时才有点慌乱,才知道应引起重视了。一个月以后,我们才到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血管瘤,于是动手术、打针、吃消炎药,一路下来共花五百元钱。回过头来听医生说,一开始就进行治疗,二元钱便可治好。
这样的事我相信大家都遇到过很多,小病不予重视,最后酿成大病;小钱舍不得花,最后得花大钱。扁鹊给蔡桓公提出警告时,蔡桓公不以为然,他多次给蔡桓公提建议,说他病情日见严重,他甚至还恼火扁鹊,说他是骗子。所有的病都会先有征兆,只是你未引起重视,或者未发现症照而已。因此,当你感觉不舒服时,可能会注意到诸如紧张、头痛或胃疼等身体症状。若稍加留意,你会发现其实你已得了某种疾病,正是这种疾病在对你的肌肤产生过度的压力。
另外,除了你的意识之外,还有你的潜意识在做梦时会给你提供一些关于身体的信息,你也同样不可小觑。要知:身体的各种反应是了解身体和环境信息的来源。人体是通往外部世界的渠道,我们若长期与自身脱离联系,对身体方面的信息一无所知,与身体的机能相抵触,这种不协调会扭曲我们的世界观和对事实真相的认知。
我们在病床上心情总是不会太好,在残伤后总会自卑,这都是受身体的影响。
因此,平常只要你的身体一旦开始发热、紧张、疲劳、无力、苍白、心跳过快、失眠、血压过高等等一切与平常状态相左的迹象发生,你就应引起高度重视,应立即警觉起来,将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当然,一旦出现良好的状态,同样也要总结导致结果的原因来。总之,身体的波动要么是反映身体内部的变化,要么是反映了外部环境的影响。
再说情绪局面的警觉。所有的情绪都有出处,只是有的情绪我们很难找到它的源头。所有的情绪都通过身体的有声信息或无声信息表达出来。我们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得知已呈示的情绪表达。如:我们在谈判桌上,谈判老手总会仔细地聆听对方的讲话,包括对方讲话声音的音质、音调、音量等大小、高低都会细加分辩,因为这里面就蕴含着谈判成功的有利信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若与你粗声粗气在说话,你就应引起警觉。一个女人在下车时突地向你抛了一个媚眼,你也应引起警觉。
接着说心理层面的警觉。心理层面的警觉是指与思考那部分相关的警觉。我们是在运用发散型思维解决问题,还是在运用收敛思维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清楚。
我们在推理和演义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当保持警觉。苹果只有砸在牛顿的脑袋上才有效,才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若换一个人是毫无意义的,只可能换来一声“他妈的,砸老子一个包”的感慨。牛顿之所以能发现万有引力,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思考了许多,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总是带着警觉上路。大家都听说过长沙的一组妙对:当上联出为“长沙沙水水无沙”求下联时,就有一人路经常德时,在马车上一拍大腿,对出了“常德德山山有德”的下联。此人能突地对出下联,自然与他长期锁定目标并从外界提供的信息中筛选出有利信息相关,对出当然也是警觉的结果。
青霉素的发现者盘尼西林先生,他也是一个警觉者,当他从外面回到他的试验室时,看到试管中长出的他从没有见过的酶,他立即警惕起来,开始查找原因,果然经过反复试验研制出了青霉素这味特效抗生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他为了写好这部巨着,长期锁定相关目标,在大英博物馆查相关资料,长年累月,终于业有所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僵持不下多日,德军用望远镜看到一小小山岗上有一只高贵的品牌猫,立即警觉起来,只有有钱或有权人才养得起这种猫,战场上带上这只猫的就只有对方的高级指挥官了。于是立即布署强大火力轰炸那个小山岗,果然不错,那个小山岗正是法军的一个指挥中心。自然这场战斗德军获胜,这便是警觉的结果。由此我们可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带着警觉上路的人,才有可能达成他心中的目标。越警觉者越容易达成目标。
最后说心灵层面的警觉。警觉是意识的,它不是一般的意识,它是强烈的意识,是超级意识,它是意识的顶端,若再继续保持这种警觉,你灵性之门则会迅速打开,你会在某个刹那,心灵像闪电一样接通电流,你会有心灵的震颤出现,你会出现精神的高潮,你会与世界成为一体。你的心灵在跳舞,你会出现马斯洛讲的高峰体验。要想实现心灵的洗涤和超越,你就得时时练习:保持安静,高度集中注意力,放松和冥想等。
8.警觉的正反比定律是什么?
一是警觉的强弱与注意力成正比。
二是警觉的范围大小与接受度成正比。
三是警觉的正误与训练多少成正比。
四是警觉的频率与意念打断成正比。
五是警觉的清晰度与安静成正比。
六是警觉与执迷程度成反比。
七是警觉与情绪失控成反比。
八是警觉与外部或自我打扰成反比。
九是警觉与大脑垃圾占据成反比。
十是警觉与粗心大意成反比。
在此让我们来简单地理解一下这十大正反比定律。
一说警觉的强弱与注意力成正比。两个人同时到车站坐长途汽车,在上车前,甲看到司机的眼睛角布满血丝且面色憔悴,乙上车后,只看到司机的笑脸,他没有观察到笑脸后的倦意。这就是差别,显然甲的警觉度远远高于乙的警觉度。
又如两个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同时到图书馆去查资料,两个小时后,甲查到三十条与作文相配的重要信息,乙却在里面找来查去,却只查到六条有利于写作文的信息。这两个人除了知识结构的区别之外,其中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区别,即警觉度不同。因为他们翻阅的是同样的书籍,且在同样的时间里。
足见甲在这段时间里欲望很强烈,而且联想力也相当丰富。他保持冷静的头脑,将所有他翻阅的信息统统与他要写的作文命题强行连接一轮,相关的则取,否之则舍。乙就没有这么做,他也许受文中情节的打扰,也许受联想力的干扰,也许受心情不佳的干扰,总之,他的警觉度远欠于甲方。
第20章 警觉是人类最深的智慧(4)
二说警觉度的大小与接受度成正比。金庸的一部武侠小说中有段这样的情节,即一武功高者正与一群武功低者打尖于一路边小店,正吃得酒酣耳热,那老者停筷罢嘴,凝神定气,听了一会之后对同桌的人道:快准备家伙,来人功夫不弱。同桌的人都诧然于老者的听风辨器的功夫,于是准备立即操家伙。同时,旁边角落桌上一精瘦老者有意无意自言自语道:还有七、八里,不必惊慌,来的二男一女外家功夫了得,但不是冲你们而来的。这老者正在大口吃肉,神定气驭,这当儿,只见店老板目光精湛,他冲这正在吃肉的老者道:一个将死之人还有心吃肉,难得,太难得!那吃肉老者经此立即倾耳细听,果然十里外有他的死对头神鞭震八方刘刚和另外几位轻功绝高之人正朝这边奔来了。他刹那之间,脸色苍白,一块肉从筷子上掉了下来。他一闪身迅速躲到屋后茅厕里。这一情节不言而喻,就体现了警觉与接受度的关系。世界只是一个角度的世界,你越警觉,你就能相对多角度地大范围地感知世界。就拿听来说,我们在白天静室中能听取外面蝉的叫声,若再仔细听,还能听出蛐蛐叫声,麻雀的叫声,小狗的狂吠声,河边的摇橹声等几十种声响。
52书库推荐浏览: 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