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除了运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员工行为以外,还必须具有人情味。一个领导想要赢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就必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员工全心全意工作的领导必然是具有人情味的领导。
领导想要让员工卖力地工作,就必须主动关心员工,让员工感受到来自领导的真心帮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你能真心地对待员工,员工必然会投桃报李,竭尽全力帮助你完成想要完成的事情。
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光复汉室,六出祁山,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在感叹诸葛亮的忠诚时,应该去寻找原因。诸葛亮之所以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蜀汉,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报答刘备的恩德。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相助。其后,刘备一直对诸葛亮恭敬有礼,言听计从,使诸葛亮的才华得以发挥。作为回报,诸葛亮帮助刘备打下基业,建立起蜀汉政权。后来,刘备白帝城托孤说的一番话,更是让诸葛亮感激涕零:“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明确指出了他北伐中原的原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一个只懂得用权威压制员工的领导,永远不会得到员工的真心拥戴,员工自然也不会卖力为他工作。成功的领导都不会忘记做感情的投资。只要有爱兵如子的统帅,就会有尽心竭力的士兵效命疆场。“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就是感情投资的结果。依靠强制手段强迫员工做事,永远不会收到最好的效果。
交朋友的时候是真心换真心,与员工相处的时候也应该是真心换真心。领导和员工之间只是称谓和分工的不同,并不存在等级的差距。因此,领导没有必要高高在上,不与员工交流。成功的领导总是能够和员工打成一片,除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之外,还有一层朋友的关系在里面。当领导和员工成为朋友的时候,作为朋友的员工自然会竭尽全力帮助领导完成事业。我国历史上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招揽人才的时候都是在打这张牌。
李是唐初着名的将领,二十四功臣之一,历经三朝,出将入相,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唐太宗李世民对他就采用了温情管理方式。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李世民拜李为兵部尚书,还未赴京上任,薛延陀部又侵扰李思摩部。李获唐廷委任为朔州行军总管,率轻骑三千追薛延陀于青山,大败敌师,斩名王一人,俘五万多人。回朝后,李遇暴疾,药方上讲治此病胡须灰可以做药引。唐太宗听说后,自剪胡须,为李和药。
儒家礼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般人都不会轻易损伤,何况九五之尊的天子?李世民亲剪“龙须”为臣子做药引,诚为千古美谈。
现代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格,然而这与人情味并不矛盾。任何制度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执行制度的是领导,在执行的时候,领导完全可以进行人性化管理。作为领导首先要愿意深入基层,与员工多交流。领导和员工之间并没有鸿沟,完全可以在平等的姿态下进行对话。这样做,有利于领导及时了解员工的困难与需求,尽可能地给予员工帮助。其次,在执行各种赏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分情况区别对待,不能一棍子打死。比如说,有员工迟到,就算要罚,领导也要首先了解员工迟到的原因,不能一味斥责。最后,领导要了解员工的难处,不要过于苛责。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不是工作的机器,领导一定要在尊重员工的权利的基础上领导员工。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与员工上下一心,通力协作,取得最好的效果。
推功揽过的领导艺术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论语·雍也》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军失利。鲁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南怀瑾先生非常推崇孟之反的做法。他认为孟之反的修养非常高,怕引起同事之间的摩擦,不但不自己表功,而且还自谦以免除同事的嫉妒。南怀瑾先生认为《论语》之所以要把这一段编入,乃是借孟之反的不居功,反映出春秋时代人事纷争的可怕。实际上,人事纷争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很坦白地说,在一个地方做事,成绩表现好一点,就会引起各方面的嫉妒、排挤;成绩不好呢,又太窝囊。人实在不大好做。当时鲁国人事上也是这样的情形,孟之反善于立身自处,所以孔子标榜他不矜不伐。同时以另一个观点来看,孟之反更了不起:不但自己不居功,而且免除了同事间无谓的妒忌,以免损及国家。
《菜根谭》中提到:“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推功揽过是中国人的传统智慧。人性的弱点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推功揽过。利益的分配不均是造成摩擦的最主要原因,推功揽过则可以让旁人多得利益,自然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个幽默故事,说一只黑猫好不容易捉到一只老鼠,把玩了一阵,却把它给放了。黄狗见了,不解地问:“辛辛苦苦抓到的美味,你为何放了它?”黑猫回答说:“你当然不会明白,我是同上司一起被派到这里抓老鼠的。现在,上司连一根老鼠毛都没捞到,我怎么能抢它的风头呢?所以,我把它放掉,让上司来抓它!”
推过揽功是人的本性,然而复杂的社会现实却让我们不得不推功揽过。我们整天要周旋于大大小小的人物之间,若是想要恰如其分地处理好与每一个人的关系,得到众人一致的赞赏,就必须推功揽过。
领导者处在核心的位置,要有协调所有下属,共同致力于发展的能力。然而按照人性推过揽功的弱点来说,一件事成功之后,每一个人都会高估自己所起到的作用,这个时候功劳就不够分,必须有人让出一部分;当一件事办砸之后,每一个人都会尽量推卸自己的责任,这个时候责任就不能全部担起,必须有人出面承担。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那这个团体和组织就不会团结一致,就会影响大局。这个人毫无疑问必须是处在居中位置的领导。因为只有他出面推功揽过,才能确保内部的和谐稳定。如果一个领导总是推过揽功,那么很快内部员工就会因为功劳分配不均,过错责任不明而互相指责,钩心斗角,使自己所率领的团队陷入混乱当中。祸起萧墙永远是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凡是最后成功的人大都是能够推功揽过的人。这样的领导懂得将功劳推给下属,自己承担失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分享到得胜的利益,因而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拥护。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笑恒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