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孝是一种反哺的爱
形式化的孝是一种悲哀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子游向孔子问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说:“现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其实你养狗养马也要让它们吃饱,如果只是给饭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
“孝顺”和“养”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养”是最基本的义务,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是一种天性;“孝顺”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敬爱。
南怀瑾先生认为现在很多人每个月寄五十或一百元美金给父母享受享受,就是孝了。还有许多年轻人连五十元也不寄来。那些寄来了的,老太太、老先生虽然在家里孤孤单单,“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但看到五十元还是欢欢喜喜的。所以现在的人,以为养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有的人养狗还要买猪肝给它吃,所以光是养而没有爱的心情,就不是真孝。孝不是形式,不等于养狗养马一样。
《礼记》中讲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就是说,奉养父母是最低等的一种孝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孝顺这个词已经完全变得物质化。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孝顺就是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吃好穿好。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在外拼命赚钱,按月给自己的父母寄很多的钱,以为这样父母就会很开心;另一方面却一年难得回家见自己的父母几回,每次回家还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而摆起一副臭面孔。物质化的孝顺已经完全流于形式,流于表面。父母难以从这样的孝顺中感受到来自儿女的关心。
形式化的孝是一种悲哀。这不仅是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的父母的悲哀,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哀。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难道到了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中就完全泯灭了吗?亲情是人最基本的情感,如果连亲情都变得形式化,那么人还有什么情感可言?亲情到了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应该具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存在。经过几千年的淬炼,先人们已经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孝。
“孝顺”一词,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除了“孝”以外,还有一个“顺”字,意思就是说要顺从父母的意志。《礼记》中有:“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这一点古人做得相当好。二十四孝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里面的孝子们大都是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的人。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这就是“彩衣娱亲”的故事。
以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准来看,很多父母根本就不需要儿女来养活,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儿孙满堂、环绕膝下的天伦之乐。自己的孩子能够放下一切,开开心心地陪自己说会儿话,他们就很知足了。然而,事与愿违,孩子们长大之后,纷纷离巢而出,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老人们再也找不到来自儿女的精神上的慰藉。他们与自己儿女之间仅剩下金钱和物质上的联系。
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开心。在现代社会中,让父母开心的办法无疑就是多抽出时间来陪伴自己的父母。人老之后,就很容易感觉到寂寞,这是他们不开心的重要原因。在外忙碌的儿女如果真的孝顺自己的父母,就一定不要忘记经常回家看看父母,陪他们说说话,带他们出去旅旅游。这些并不难做到,忙碌只是一种借口。
顺从父母的意志也是孝的重要内容。当然古代那种绝对的顺从已经不合时宜了,但是顺从父母还是我们现代人应该注意的问题。
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非常自主,有自己的思想,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经常喜欢和父母唱反调,这是一种不孝的表现。事实上由于两代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别,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会产生分歧也是必然的。然而只要是无关大局、无伤大雅的事情,做儿女的就不应该和父母争辩。不因为一些小事和父母发生冲突,使父母心情舒畅,这就是孝。
孝顺的内涵丰富,给钱给物并不是真正的孝。在给自己的父母富足的生活的同时,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愉悦,让他们感受到儿女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才是做儿女应该尽的孝道。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痛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孝子,除了生病,没有什么让父母忧虑的了。”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很出色,那么除了生病,就没有什么事可使父母担心了,这就是孝。
南怀瑾先生在讲解这句话的时候,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他认为,孔子的意思是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种忧愁、担心,多么深刻,要去体会这种心境。这个问题只有自己做了父母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出来。这种情形是,自己要上班,家里钱又不够,小孩病了,坐在办公室里,又着急,又出汗,又不敢走开,可是心里记挂着。这种心境就是“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对孟武伯所说的就是,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程度的关心,才是孝道。
能够像父母关心孩子一样关心自己的父母的确是至孝。我们的一生似乎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独独忽略了父母逐渐衰老的事实,能够奉养父母的时间也随之流逝。
孔子外出,听到有哭声非常悲哀。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边有贤者。”到了哭声传来之处,发现原来是皋鱼,他披着麻布短袄,抱着镰刀,在路边哭。孔子下车对他说:“你家里莫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皋鱼说:“我有三件事情做错了。年少时出外学习,游学诸侯,回来后双亲已死了,这是第一错;因为我的志向高远,所以忽略了侍奉国君的大事,这是第二错;我跟朋友虽交往深厚,但却逐渐断了来往,这是第三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逝去了就永远追不回来的是时光,过世后就再也见不到面的是双亲。请让我从此告别人世吧。”于是站立不动被太阳曝烤枯槁而死。孔子对学生们说:“你们应引以为戒,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辞别回家赡养双亲的学生就有十三个。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在这句话的背后有着无数个同样心酸而又无可奈何的故事,而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又在无意之中重复着这样的故事。当我们因为求学离家在外,之后又因为工作,或因为成家、养育子女种种原因,无法抽空回乡看望父母时,却忘了父母已一年比一年更加衰老了。当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的时候,父母也许已经不在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笑恒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