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_张笑恒【完结】(5)

阅读记录

  很多人认为朋友之间就要亲密无间,这样才能增进感情,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那些整天在一起的“死党”往往很快就会以各种方式散去,原因就在于他们常常在一起。很多亲密无间的朋友都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这种一次性的吸引力,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因为人与人之间毕竟是有差别的。不论两个人在思想观念上有多接近,也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同一。长时间地聚在一起,双方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有差异的一面,这个时候,相互之间的尊重就会逐渐变成容忍。当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对对方提出要求,当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便开始挑剔、批评,最终友谊结束。

  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往往都是因为一件小事而结束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的背后实际上是长久接触产生的各种矛盾的累积。因此,保持距离,减少碰撞的机会,才是维护友谊的正确选择。

  当然这种距离也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友谊将会破裂,难以弥合。太过保持距离,会使双方疏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很忙碌,如果你因为忙碌而将好朋友抛诸脑后,那么很快,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由好朋友下降到“朋友”最终变成只是“认识”。因此,无论有多忙,也要抽空打个电话,了解一下对方的情况,偶尔碰面吃吃饭,聊一聊,这样才能长久地维持好朋友的关系。

  朋友的关系就像是磁铁,有相互吸引的一面,也有相互排斥的一面。我们将两块磁铁放得越近,排斥力就越强;如果我们能够将两块磁铁拉开一定的距离,磁铁就会翻转到另外一面,产生吸引力。当然两块磁铁的距离要放在合适的位置,如果太远的话,吸引力也会因此消失。所以,维持朋友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把握好距离。

  以利交友,利穷则人散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南怀瑾先生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将它与朋友关系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对于朋友,若是以利害相交,就要当心了,这种利害的结合,不会有好结果,最后还是怨恨以终。

  现代社会,急功近利者多如牛毛,急公好义者少之又少。很多人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去结交朋友,意图建立一张以利益为基础的关系网。当赖以生存的共同利益不复存在的时候,这张关系网也就随之破裂。即使共同利益存在,内部利益分配不均衡的时候,也会导致关系破裂。这种不稳固的“朋友关系”以利益为前提,相互之间只有利用,自然禁不起风吹雨打;当无利可图的时候,朋友也就形同陌路。

  有人将“酒逢知己千杯少”改成了“酒喝千杯知己少”。现代社会里酒桌成了交朋友最重要的地方。大家在酒桌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不亦乐乎,酒喝完了就成了朋友。然而这种朋友有意义吗?酒桌上的朋友有多少能够成为知己呢?现代人的朋友很多,而大多数都是“实用性”的,在密密麻麻的通讯簿上,能有一两个真正的朋友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这是人生的一种悲哀。

  以利交友,利穷则人散,永远也不可能形成稳固的关系。战国时期,山东六国为求自保,组成合纵联盟以对抗秦国,然而,这种以利益为根基的联盟不能长期有效的维持。秦国乘虚而入,各个击破,最终将六国消灭。人与人之间因利益而走在一起,最终也会因利益而分散。这就像是建立在流沙上的高楼大厦,根基不稳,随时都有可能坍塌。

  交朋友贵在“义”字,朋友关系应该建立在“义”的基础上。以义为本,以义为重,只有重义气,才能让朋友信赖,这种友谊才能长久。“义”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以“义”为基础的朋友关系不会因为利益的转化和身份的变化而改变。

  有一个交友满天下的武夫临终之前告诉自己的儿子,自己一生虽交友无数,但是真正的朋友只有一个半。儿子非常不解,武夫让儿子按照自己的办法去试一下就明白了。

  父亲去世后,儿子来到父亲的“半个朋友”那里对他说父亲无意之中杀了人,现已被处决,自己因被认为是父亲的共犯,遭到衙役的追捕,于是逃到这里,望其收容。那人沉吟半晌,对他说:“你犯下这样的重罪,我救不了你,我给你预备足够的银两,你赶紧逃命去吧。”

  接着儿子又到了父亲的“一个朋友”那里说了同样的话。这“一个朋友”听完后,马上叫来自己的儿子,让他们两个互换了衣服,并且叫自己的儿子出去引开官兵,然后对他说:“孩子,你就在这里安心地住下吧,我会把事情处理好的。”

  儿子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能够在你落难的时候明哲保身而不落井下石的人,可以算做是半个朋友;能够在你落难的时候为你舍弃生命、肝胆相照的人,是一个朋友。

  古人所宣扬的那种“义字当头,头可断,血可流”的交友观念是一种道德“绑架”,在现代社会难以通行。但是,我们仍要以“义”字为交友的根本。“义”是一种道德,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超越了利益的存在,是人与人在情感上的交流。“义”加诸在朋友身上的是一种道德的约束力,也是一种责任。以它作为维护朋友关系的链条,朋友关系自然是牢不可破的。

  桃园三结义、梁山泊一百零八将、管仲和鲍叔牙……他们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义”字上的,因此,他们的关系能够经得住考验,再多的风雨也不能将他们的关系破坏。不但这种死生相随的朋友关系是我们现代人难以企及的,即使是像伯牙和子期这种以共同爱好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也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

  当今社会,利益的驱使和金钱的诱惑使一些人带上了假惺惺的面具,当你得势时,他们会送你葡萄美酒和“灿烂”的微笑;一旦你失势,立刻树倒猢狲散,各奔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众人中寻找真正的知己。交朋友和做生意不一样,做生意以利为先导,交朋友却不能建立在利上。即使我们不能免俗,要结交一些酒肉朋友,也不要忘记结交一些超出利益纠葛的真正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是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最可以依靠的港湾。

  第3章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尊重他人,才能保护自己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孔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教育家,这里列举了他教育学生的四个方面,其中有一项就是“行”,南怀瑾先生对此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文章好,知识渊博,充其量是个文人。学者们要注意,古人早就有“文人多无行”的说法。所谓文人多半无行,就是说,知识多了,正理、歪理,条条有理,因此凡事满不在乎,便成了“名士风流大不拘”。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笑恒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