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_张笑恒【完结】(6)

阅读记录

  在南怀瑾先生看来,古代有知识的人之所以难以成就功业,就是因为他们大多自命清高,凡事都不放在眼里。自命清高的人往往会自命不凡,自命不凡的人又会眼高于顶,看不起别人,不屑于去做事,因而学富五车却无用武之地。

  历史上很多知识渊博的人,他们要么隐居山林,自得其乐,要么投身仕途,终遭杀害,原因就在于这些才高八斗之士大多恃才傲物,不懂得尊重别人,处处刁难、讥讽别人,因而难以合群,难以有所作为。

  谢灵运是我国着名的山水诗鼻祖,才华横溢的他却因恃才傲物而死于非命。

  谢灵运出身世家大族,他的祖父是东晋着名的宰相谢玄。谢灵运承袭祖上爵位,衣食无忧。然而当时的朝廷对谢家始终是心存疑忌,谢灵运又不知收敛,狂放不羁,因而他几次出仕都没能凭借出众的才华而得到重用。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后,降谢灵运的封爵为康乐侯,改食邑为五百户,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永初三年(公元422年),谢灵运被降为永嘉太守。

  谢灵运出身名门贵族,又才华横溢,因而踌躇志满的他总是口出狂言。他曾经说:“天下之才有一石,建安诗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余下一斗由自古以来及现在的闻名之人共分。”他的狂傲不仅得罪了同朝为官的官员,也得罪了朝廷,因而始终被人排挤打压。

  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宋文帝为巩固其统治,对世家大族采取笼络政策,由于谢灵运名气大,被征召为秘书监,还被指定撰修晋史。但时隔不久,谢灵运就看出皇帝对他表面上尊重,实际上“惟以文义接见”,只是要他充当一名文学侍从罢了,并无政治上加以任用的意思,而朝中真正受重用的却是些名望、才干远不如他的人。不久,谢灵运再次辞官回乡,与朋友往来吟咏,或率领数百随从出入于深山幽谷,探奇觅胜。

  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宋文帝又让他出任临川内史,但他还是不理政事,终日出游,被地方官员纠弹,要治他的罪。谢灵运不服,反把有关吏员扣押起来。他还赋诗一首:“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将刘宋王朝比做暴秦政权,并以张良、鲁仲连自比,暗示要像他们那样为被灭亡的故国复仇雪耻。这种行为和言论,加重了他的罪名,他被判免死流放广州。可是刚到广州,朝廷的公文又到了,诬他又犯下了新的叛逆罪,命令将他就地正法。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谢灵运在广州被处弃市刑,死时仅四十九岁。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把那股傲气看做是自己的标签和象征,在他们看来,不与俗人交往是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在这股傲气的支配下,他们往往会在无意之中得罪很多人,结果遭到报复。

  自以为是瞧不起他人的人,难免会引来祸患。不管自己有多大的才能都不能轻易折辱他人。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要相互尊重,“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这是大多数人的共同心理。若是你仗着才华,胡言乱语,伤害了别人的尊严,那么自己失掉的就不只是尊严那么简单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同时我们又是社会中的人,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也不能抹杀他人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我们不希望别人伤害自己的尊严,同样也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伤害别人的尊严。一个人无论才华大小,都应该懂得尊重别人。

  推己及人的恕道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

  齐宣王问:“不为和不能有什么区别呢?”孟子说:“把泰山挟在腋下,跳过北海,对人说‘我不能’,这就是‘不能’;为年纪大的人折根树枝,对人说‘我不能’,这就是‘不为’,而不是‘不能’。因此大王您不推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天下就可以掌握在您的手中。”

  南怀瑾先生在《孟子旁通》中说:“在历史上,有不少刻薄寡恩的政治领导人,都不得善终。所以古代的人,如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乃至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人,他们在思想上、功业上,所以能够大大地超越别人,使他人望尘莫及,并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本领,他们不过善于推广他们的仁心,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譬如你想吃好的,穿好的,也让别人吃好的,穿好的。从心理建设、建立恕道开始,行仁政就是这样去做的。”

  通俗地讲,推己及人就是将心比心。孟子论述他的“仁政”为何会提到这个呢?在孟子看来,仁政的推广不是靠口头教化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以身作则。孟子把这一观点告诉齐宣王,就是希望他能够在自己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念及那些生活窘迫的人们,感受到切肤之痛,才会想办法改善,这样仁政才能真正推广。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讲推己及人有什么好处呢?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能够真心好好对待的人就是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如果我们在对待别人的时候,换位思考,把自己置身于别人的位置上,多替别人想想,就可以理解别人的难处,这样就可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融洽、和谐。

  推己及人是缓和人际关系矛盾最好的润滑剂。当我们与别人闹矛盾的时候,站在对方的角度想,就会多一分理解,矛盾也许就会自然消解;当我们想要伤害、报复别人的时候,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就很有可能会打消这个念头。

  推己及人也是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温情和温馨的最好办法。当我们看到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乞丐时,把对方的处境安到自己的身上,就不会再对他们起鄙夷之心,而是会真心帮助他们。当这个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能推己及人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坚冰也许就会瓦解,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心。

  有一年冬天,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齐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雪景会更漂亮。晏子看着皑皑白雪,似乎若有所思。

  齐景公对晏子说:“下了三天雪了,一点也不冷,倒好像是春天要来了。”晏子问道:“真的不冷吗?”齐景公诧异地盯着他点了点头。晏子说:“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想着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依旧顾虑到还有人累着。可是,您怎么都不去想想别人啊!”齐景公这才明白晏子的意思。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笑恒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