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_张笑恒【完结】(59)

阅读记录

  “贫而无怨”更加难以做到。穷人的一大特点就是爱唠叨,爱抱怨,把自己贫穷的原因全都归结在别人的身上。男的怪自己没有找一个好老婆,女的怪自己没有找一个好丈夫,就这样,夫妻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就是这样来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源于攀比心理,攀比使得他们忽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眼里只看到了财富的多少,把幸福与财富完全等同起来。

  姜子牙在没有发迹之前在商朝都城朝歌有一房妻子马氏。马氏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她看到姜子牙什么也不做,就催促他去讨生活。姜子牙无奈,只得去卖面,结果,面被人撞翻。马氏大怒,不依不饶,两个人之间吵得不可开交。最终马氏与姜子牙离婚。

  后来,姜子牙辅佐文王、武王,立下功劳,位极人臣。马氏听说后,后悔莫及。

  贫穷不可怕,怕的是没有接受贫穷的勇气。当一个人不敢面对贫穷的时候,就会心生怨恨;当富贵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时候,就会追悔莫及。这样的人始终患得患失,在得与失之间忍受精神的折磨。物质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生执着于物质而忽略了心灵的享受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与其在物质的得与失里饱受精神的摧残,不如寻求心灵的安逸。

  安贫乐道真君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巷子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古人讲究安贫乐道,这与现代人的价值观念似乎有所不同。现代人总是比较推崇那些积极进取的人。然而安贫乐道这种价值观念对现代人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南怀瑾先生认为个人修养达到颜回的境界很不容易。在物质如此匮乏的环境下,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这实在很难,物质环境苦到这个程度,心境竟然恬淡依旧。乃至于几天没饭吃,还是保持那种顶天立地的气概,不要说真的做到,假的做到,也还真不容易。

  颜回的修养的确很高,他不仅能够忍受贫困,还能够在如此困苦的环境下追求“道”,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也许我们有些人也能够忍受贫困,但是却不可能在物质如此匮乏的情况下还追求精神上的丰富。“安贫”已然很难,“乐道”的境界更是难以达到。

  “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看来属于消极的思想,是一种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的行为。然而究其实质,安贫乐道是一种恬退的精神境界,是面对金山银山岿然不动的定力。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能够逍遥于物外,获得精神上的返璞归真。

  王欢字君厚,是乐陵人。安于贫困的现状而喜欢学习,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所以也荒废了自己家的产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中的句子。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米的储蓄,心意却一如既往。他的妻子担心这件事,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但是王欢坚守他的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第37章 平衡得失心态(2)

  安贫乐道关键是在“乐道”二字上。“乐道”就是精神上的追求,是道德上的修养。一个人能够在贫困的环境下坚持做学问,修养道德,的确是很了不起的。我们也许也会面对贫困的生活,那个时候的我们恐怕再也不会想这些东西,我们所想的应该是如何填饱肚子,如何摆脱这种贫困的生活。而君子则不一样,他们会安于这种贫困的生活,坚持自己的追求,即使是吃不上饭也不会放弃追求。这样的人,已经完全将物欲与精神相剥离,精神的追求不会随着物质的变化而改变。

  人生的追求大致可以分为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能够将精神追求放在第一位的人就可算得上是君子。然而我们总是过多地关注可以形而见的物质,却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因而总是在物质的得与失中苦苦挣扎,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而在社会中周旋。

  我们称不上“圣人”,也算不得“君子”,在这个现实社会中,我们不可能像古人一样完全撇掉物质上的追求。在我们的生活中物质追求总是与精神追求同步的。只有物质上得到了满足,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神。因而我们把精神追求建立在了物质的基础上。然而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物质上的满足总是难以达到。人们把心思全都用在了如何获取更多物质上,致使精神和物质相脱节,不能同步进行。

  因此,将精神追求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效法古人,将可见的物质追求和不可见的精神修养分开,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不间断地修养道德,在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精神也在不断丰富。

  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的人生,我们会发现人生的得与失变得内涵丰富,得与失不再那么界限分明。当我们在物质上失去的时候,依然有精神上的支持。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贫困而忧心,就能像颜回一样安贫乐道。

  看得破,忍不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南怀瑾先生认为有许多事情我们都想得到,但做起来的时候,就硬做不来。也就是说学问、道理虽然懂得,身体力行时,却做不到,所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做学问必须养成习惯,一日不可无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它,喜欢虽然喜欢,并不认为是生活中的一件乐趣。以现在最流行的打太极拳来说,绝没有打麻将那么受人欢迎。因为打麻将的人视此事一乐也,坐在那里快乐得很,而打太极拳,知道对身体有益,是知之者,天天打,是“好之者”,可是摸两下,觉得今天好累,明天再打,那就还不是“乐之者”。欲期学问的成就,进入“乐之”的境界,就太不简单了。

  南怀瑾先生将这个道理引申到做人做事上,他认为有很多人知道应该怎么做,道理都懂,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就是他曾经提到的“看得破,忍不过”。他打了个比方:算了吧!生活简单一点吧!这是看破了,但到时候却忍不过。看到不义之财,第一个念头是不要;多看一眼,眼睛就亮了;再看一眼,眼睛就发红了。

  人生的道路中会有很多诱惑在等着我们,它们就像是美丽的毒蘑菇、铺满鲜花的陷阱,我们明知道走上前去会伤害到自己,但是仍然会把持不定,在犹豫中接受了诱惑。这就是“看得破,忍不过”,道理很明显摆在那里,谁都明白,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然而当我们真正面对的时候,却没有几个人能坚守。我们的人生路本不应该如此曲折难行,只因为我们不能拒绝诱惑,而被引入了歧途,在诱惑中停下了前行的脚步。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笑恒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