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伊拉克和伊朗过来,对比之下这里非常自由。自由得没有基本的多5 叠规则和卫生规范,自由得可以在大路边作任何搭建,自由得有那么多人在.无事闲逛。我们已经在这“国道”边看到五六十个小镇了吧,所有镇子的道路旁永远站满了大量蓬头垢脸的人,互相看来看去。从小孩、青年、壮年到老年,好像互相要看一辈子,真不知他们靠什么获得食品。
在这里我可断言,一路上感到的最渗痛景象,不是石柱的断残、城堡的倒塌、古都的湮灭,而是在文明古国的千里沃野上,刀仪些不上学的孩子咐1 的赤脚,密如森林。已有充分的考古材料证明,印度河文明在公元前三千年,即距今五千年前已经高度发达。发达到什么程度?光从莫亨朱达罗(Mohenjo Daro )出土的建筑遗迹看,不仅宏伟而且坚固,设计精致而科学,很多私.人住宅已有优良的浴室,而城市里的打脉系统让今天的专家也由衷称赞。这种文明还传播到两河流域,在那里挖掘到的四千三百多年前的遗址里,有印度河文明的不少器物。
我们知道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印度河文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把地位让给了人类的其他几个古文明,但这个地方会衰败到这个样子,却是以前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以前我们完全不知道实际情况,却习惯于用公式化的理论作出统一的解释,譬如解释衰败的原因总说是受到了外族的侵略和掠夺。如果这种解释成立,那也已经过去了很州是久。这个国家自治已有五十三年,完全独立也已有四一t 一四年,作为一个农业国,土地没有被夺走,河流没有被夺走,气候没有被夺走,西方文明还为它留下了世界瞩目的自流灌溉系统,振兴和自强的机会,可以说年年月月渊阿良充分,但都失去了。
就近期原因而言,可能是由于陷人了与邻国的军备竞赛,可能是由于走马灯般的政局更迭,可能是由于举世闻名的官场腐败? ? 一不管是什么,都需要有一次文明意义上的反省。文明的沦落,原因之一是失去了反省功能。刚刚想了一下又上路了。一路行去,真可以说是步履维艰。如果发现有一小段远年的沥青路,各车的司机就在对讲机里欢呼起来,但欢呼声立即噎住在狂烈的颠簸中。按照新来的节目主持人孟广美小姐的说法,五脏六腑全颠在一起了。
转眼沥青路结束,车窗前立即蒙上一片黄尘,像是突然下坠于黄海深处,怎么也泅不出来了。
路上的车不少,都强光照射,开得野蛮,横冲直撞,不顾一切地抢占着极狭的路面。我们的对讲机里不断传来第一、第二辆车发出的一个个普报:“三辆严重超载的手扶拖拉机从右边冲过来了‘一头骆驼!三辆驴车!" “两条牛横在路口!”… …
一算,已经开了整整十六个小时,木尔坦还不知道在哪里。司机们开始想骂人了,但刚刚骂出半句又拿起了对讲机,说:“此时此刻,大家干万不要浮躁,不要浮躁!"
沿途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购买食品,大家都已十几个小时没有任何东西下肚了。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日,巴基斯坦木尔坦,夜宿假日酒店
美的无奈
实在忍不住,要专门写一写此出租车。
开始一进国境线见到这儿的车被吓了一大跳。不管是货车还是客车,投入便用前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装。先让驾驶室的三面外沿往上延伸,延伸到一定高度便向前方倾出,这就形成了一个圆扁形昂然凸现的高顶,大约高度为六米;车身也整个儿升高,与车头的高顶连接。几乎所有初来乍到的外国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啊,棺材!"
六米多高的车身,在集体高度上肯定是世界之首。这样做,不是为了扩大运载量,而是追求好看和气派。所有的车,浑身用艳俗的色彩画满了多种图形,没有一寸空闲。画的图形中有花.有鸟,有人眼,有狮子,全都翠绿、深红、焦黄,光鲜夺目,又描了金线和银线。驾驶室的玻璃窗上画的是两只大鸭子,鸭子身边还有红花绿草,驾驶员就从鸭脚下面的空当里寻找前面的路,像在门缝里偷看。
驾驶室的玻璃也有自己的颜色,一半是红玻璃,一半是绿玻璃。反光镜上飘垂着几条挂满毛团的东西,车开时可一直飘至车身的中段。车头四周插着几十根镀了黄色的金属细棒,每根约两.米长,棒头都扎着一团黑纱,车一开猛烈颤动,很像棺材前供着的香。
很多车门改装成雕花木门,像中国旧家具中那种低劣的窗架。车身联结车轮的地方,垂满了叮叮当当的金属片,有的三角,有的椭圆,直拖地面,花里胡哨得目不忍睹。
这些汽车因成天栉风沐雨,全部艳丽都已肮脏,活像刚刚从一个垃圾场里挣扎出来,浑身挂满的东西还来不及抖落。
璧啧圣沛的事情还在夜间。由于车身上贴满了各种颜色的反乡长纸,对面来车时车灯一亮,它就浑身反光。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荒山野岭,漆黑的山道上刚一转弯,猛然见到两三具妖光熠熠的棺材飞奔而来,实在会让天下最大胆的司机自惊肉跳。
我们的车队初遇这种情况时大家惊慌得瞳目结舌,不知来了什么,不像是匪徒,不像是强盗,但比匪徒和强盗更让人发呆。如已吧熠熠的棺材越来越多,我们的车队被挤在中间,就像置身于阴曹地府。
由此我猛然憬悟:美与丑的极端性对比,便是人间与地狱的差别。
我们开始在路上寻找不作改装的特殊例外,很难,找了几天只找到一种,那就是警车。除了警车之外的一切车辆都被改装了,这里包含着多大的产业啊。在这样的产业中,必然又有数以万计的美术工匠在忙碌,因为车身上的一切艳彩都必须一一手绘。被这样改装的汽车中有的还是世界名牌,日本的“日野”和“尼桑”很多,买来后全部拆卸,然后胡乱折腾,真不知这些名牌的设计师看到他们的产品在这里全然变成了这个样子夺路飞奔,作何感想。我花这么多篇幅来谈这件事,是因为这个例证既极端又普及,很有学术解剖价值。
什么学术呢?大致是审美社会学。例如我们大多主张审美上的多元化,尤其尊重某个地区的集体审美选择.肯定它的天然合理性,但眼前的景穿以寸此提出了疑问。这种汽车其丑无比,这个转论在高层文化界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但社会上的大美大丑到底根据什么来划分?这个划分又会起什么实际作用?违背了这个划分又该如何处置?
你看这里就有一些明显的麻烦:
一、这种丑的普及不是由于某个行政的命令(如我们曾在巴比伦和巴格达见到的),而是一种民众趋附;二、除T 某些技术指标今后可能会有交通法规来限制外,这种丑基本上不犯法,因此也无法用干脆的手段来阻止,如果对这个问题进行美丑讨论,那么,由于事情早已社会化,讨论也必然社会化,而在社会化讨论中,胜利者一定是行时者;四、只能寄希望于某个权势者个人的审美水平了,但不管是油滑的权势者还是明智的权势者,都不会在复杂的政治角逐中对这样的事过于认真;五、似乎应该等待全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但这要等到何年何月?而且这样的审美现实本身就是无数所学校,正在构建着后代对它的审美适应。
52书库推荐浏览: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