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评传_邢兆良【完结】(71)

阅读记录

  墨子提出的悖论是一种逻辑悖论,当然也含有具体的内涵,它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了和原命题不相容的结论,从而否定了原命题。这种逻辑悖论,促使人们对思维形式及其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一方面使人们在用词语、语句构成命题、判断时,尽量注意表达的准确性,使命题、判断有确定的内容,追求尽可能严谨的自然语言的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对思维形式所表达的内容应该深入、反复地分析,从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存在的逻辑矛盾,揭出矛盾产生的根源,从而使理论认识趋于完善。也就是说,悖论作为认识和思维活动不完善的标志,对悖论产生、消除的分析、认识的过程是从思维逻辑本身促使理论思维严密化,悖论的方法是常识性思维方式向科学性思维方式过渡的催化剂,也是理论认识从不完备逐步趋于完备的一种逻辑手段。

  第八章 墨子思想的历史影响

  墨子作为一代宗师,其开创的学派是与儒学并列的一代显学,然而这么一个显赫的学派,至秦骤衰,一蹶不振,几成绝学。二千余年来《墨子》被排斥在官学之外,注家无几。墨家作为一个学派是湮灭了,但他们的社会政治理想,人格道德力量,科学思想和方法却或多或少地融入了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之中、在思想上、精神上对后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墨学的湮灭,也可作为一种比较参照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历代农民起义,中国传统科技模式的若干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

  一、墨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要比较明确地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图景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发展历史有数千年之久,但是有了个基本事实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其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的文化为主体和主导方向的。其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构成其理论核心,从社会思想的主体内容到民族的思维方式莫不如是。儒、佛、道相辅相成,三位一体渗透到社会意识的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各阶层的言行举止和民风习俗。其三,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单位,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这里,拟从这个角度简略地分析一下墨子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积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衰落、沉淀、复起,影响弥漫,观念渗透,都表现为一个各种观念相互冲突、扬弃、凝结、淘汰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它的基本走向与中国的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发展趋向一致,儒、佛、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理论的基本内容,“内圣外王”,“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其追求的理想境界。对绝大部分的知识分子来说,能取得“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就的毕竟不多,诸如周公、孔子之类的人物也是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的。就是一般的仕途,也大都是坎坷艰辛,大部分名落孙山,潦倒一生,道家从清净无为,全真养性方面,佛学,特别是中国化的禅宗在修性寡欲,明性见心方面发展了一整套的理论和修养、锻炼方法,使知识分子从内在的心理平衡上抑制或泯灭内心对名利追求的欲念。在内向自我反省这点上,道、佛两家不仅和思孟学派的内圣之路相通,而且在理论内容和形式上表现的更优雅洒脱。因而道佛学说适应了失意知识分子自鸣清高,自我安慰的心理需求,也使得意的士大夫在充满倾轧、黑暗、阴谋的官场之外找到了一个心灵安憩的乐园。

  中国的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曲折性,这两个历史事实表征了传统文化巨大影响的存在。认识它的长处和局限,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结合,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历史传统、现实生活和发展趋向这三者的统一,是人在一定历史、地理环境中,在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价值体系,作为民族行为方式存在的内在依据,体现为民族自我认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

  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协调是传统文化研究的中心内容,它关心的是社会群体的稳定和协调。个人的思想和利益只有在社会群体中才有其存在的价值。

  在宋明之后,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与其说是一种个体独立的意识,更不如说是一种社会义务。民贵君轻,社稷江山为重的政治观念,正是强调和谐、责任、义务、贡献的社会群体意识的反映,它强调的是把修身、齐家、冶国、平天下融为一体。传统文化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内省体验,直觉领悟和付之言行实践规范的方法。天、地、人在一种统一的图式中得到了有机的联系,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协调的群体和谐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由于各社会阶层的经济、政治地位及活动方式的差异,对文化客体认识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统治阶层主要是用政策、法律、制度的形式将文化观念以强制的方式固定下来。知识阶层主要是用理论形态(思维的内容和形式)提炼文化观念,使之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并通过教育、入仕的途径,广泛影响到社会意识、行为、生活的一切领域。平民百姓主要是通过行为方式的规范(民风习俗)表现出民族文化的表象特征。这三种外在形式只是基本文化观念: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在不同层次的文化主体上的展开。

  社会心理反映了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自然)的主观评价,是行为方式的内在稳定机制,持中、冷静、和谐、克制是传统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反映了人从现实的利害关系出发,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评价尺度,表现力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理想,是行为方式的直接动力。“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是传统的价值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传统的价值取向。对完美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理想人格的社会塑造,使这种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上升为社会的价值理想,成为社会的基本信条和行为准则。精神力量、道德榜样的感召往往会掀起一股广泛的社会思潮,特别是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迫时期,那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志士仁人往往会成为社会崇拜的偶象和精神支柱。审美情趣反映了人的情感和美感的角度。对理想的生态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一种追求,使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具有理想和幻想的色彩。

  对意境和神韵的追求,忽视具体和结构的分析,是传统审美观的基调。这一基调使理论思维趋于超脱现实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而追求一种玄秘朦胧,超脱尘世的意境。老庄思想,魏晋玄学对知识阶层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除了自我修养完善,心理调节平衡的原因,传统审美情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载体,中华民族的言行交际将传统文化表象化,具体展开为民族的情、知、志、趣、理。

52书库推荐浏览: 邢兆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