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评传_陈祖美【完结】(13)

阅读记录

  ③ 俞正燮《易安居士事辑》,《癸已类稿》卷十五,商务印书馆版。

  ① 《李清照集校注》第 211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② 万历《章丘县志》卷二十八。

  ③ 万历《章丘县志》卷二十八。

  ① 《光明日报》1981 年 6 月 15 日。

  ② 《文物》1984 年第 5 期。

  这里对李清照原籍的论定,并非枉费笔墨,其对正确解读传主作品中的 若干自然意象和所涉及到的有关风物,是不可或缺的。

  二、父廉母贤家教端在封建礼教日益强化的北宋社会,男子的成长,除了家庭影响,学馆、 职业、社会和社交圈子往往起很大作用。女子却不同,她们除了吸吮母乳,其精神营养,主要是来自家教和书籍。一般说来,女儿最初的德言音容,受 其母的影响往往更大更直接。李清照的情况虽然不尽如此,这里还是先从她 的母亲谈起。

  (一)

  出身相门的母亲王氏《宋史·李格非传》云:“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而宋庄绰则 云“岐国公王硅,元丰中为宰相。父准、祖赘、曾祖景图皆登进士第……又汉国公准子四房,孙婿九人:余中、马玿、李格非、阎丘吁、郑居中、许光 疑、张焘、高旦、邓询仁皆登科。邓、郑、许相代为翰林学士。曾孙婿秦桧、孟忠厚同时拜相开府。”①那么,李清照的母亲到底是如《宋史》所云是王拱 辰的孙女,还是如庄绰所云是王准的孙女呢?对此,王学初认为:“庄绰与清照同时,且所云秦桧与孟忠厚为僚婿,与史实合,疑庄绰所言为是。”② 今从庄绰、王学初说,清照母即是现任宰相之父王准的孙女,至于她是“汉国公准子四房”中的哪一房的女儿,曾屡检有关史书,未见明载。看来她作 为时相女儿的可能性较小、作为时相侄女的可能性较大。自然她还是秦桧夫人的姑母,那是以后发生在南宋的事了。秦王氏虽伴随其夫长跪在岳飞父子 的坟前,但此事不应对李王氏有所株连和玷污。至于李清照虽与两任宰相的秦桧是表姐弟,但一个是流芳百世的忠荩爱国者,另一个则是遗臭万年的奸 臣。二者泾渭分明,绝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王氏对清照的影响,除了她作为相门之后下嫁到“位下”(清照语) 的李家而又能自甘清贫的贤良可贵之外,更重要的是由她所承传的文学基因,对强化女儿文学才华的意义。王氏祖父的儿子时相王珪及其兄王琪分别 有诗词传世,其中王珪还写出了“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①的很出色的诗句,可见史称王氏“亦善文”(或作“善属文”)是有其家学渊源 的,也是可信的,其对清照的影响亦不言而喻。

  (二)

  父亲李格非其人其事在关于宋朝的典籍和著作中,虽然对李格非有所记述,但几乎全是只言 片语。因此仅三百来字的《宋史·李格非传》,对研究李清照来说,询为珍贵史料,因其中对传主亦有所涉及,兹全文征引如下: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其幼时,俊警异甚。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调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为郓州教授。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① 庄绰《鸡肋编》卷中。

  ② 《李清照集校注》第 210 页。

  ① 王珪《闻种愕米脂川大捷》诗的前三联是:“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匹马不嘶榆塞外,长城自起玉关头。君王别绘凌烟阉,将帅今轻定远侯。”整首亦不失为好诗。

  谢不可。入补大学录,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拭。尝著《洛阳名园记》,谓“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其后洛阳陷于金,人以为知言。绍圣立局编元祐章奏,以为检讨,不就,戾执政意,通判广信军。有道士说人祸福或中,出必乘车,欧俗信惑。格非遇之涂,叱左右取车中道士来,穷治其好,杖而出诸境。召为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卒,年六十一。格非苦心工于词章,陵轹直前,无难易可否,笔力不少滞。尝言:“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且晋人能文者多矣,至刘伯伦《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晋人之上,其诚著也。”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 自号易安居士。

  虽然上述引文的个别地方,尚有待于厘正和补苴,但它以极为生动传神 的笔触刻画了李格非博学多才、廉洁奉公、疾恶如仇,甚至敢于反潮流和奉行唯物思想的俊迈出众、难能可贵的形象了。父母的品行之于子女,在一定 意义上,可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说李王氏对女儿的影响,尚偏重于胎教、先天遗传等已无法具体捉摸的因素,那么李格非对女儿的言传身教,则 是有迹可寻的。尽管李清照之于乃父,在许多方面有青蓝之胜,但最初她是从继承父业起步的。对此,清人陈景云已有所觉察:“(李易安)其文淋漓 曲折,笔墨不减乃翁。‘中郎有女堪传业,,文叔之谓那。”①李格非的话,字面上是推崇东汉蔡巨的女儿蔡琰,实际上是称道自己女儿的才学与蔡琰相 颌顽,不难设想,这位父亲对女儿抱有多么高的期望值,又具有何等的慧眼!

  李清照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固有其种种内因,这将在 下文具体评述,但奠定其成就基础的,当首推既是父亲又是伯乐的李格非。

  如果他不允许女儿进书房,而把她关进摆设着清一色的针凿女红之具的闺 房;或者他和妻子也象朱淑真的父母那样,把女儿笔涉男女情事的作品付之以炬,那么压根就不会有李清照,也不会有比《断肠集》档次高得多的《漱 玉集》!人们尝说时势造英雄,但在中国的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和特定政治环境中,“时势”所造就的往往只是阳刚型的男性英雄。中国妇女的千不幸 万不幸,最不幸的莫过于被封闭、被小看。在这两方面李格非是何等的开明,又是何等超前!

  历代论者往往不着边际、甚至侈谈青少年时代的李清照生活如何优裕、 婚姻如何美满,仿佛她的前半生享尽了安富尊荣。实际这是在很大程度上对她的误解、乃至曲解。李清照根本不象贾宝玉那样生在钟鸣鼎食之家,长在 温柔富贵之乡。相反,在她出生前后的一段时间,家境相当清贫,以致“郡守”对其父的清苦动了恻隐之心,想让他兼任其它职务,以增加俸禄,而他 竟能以“不可”加以“谢”辞!用现在的话说,李格非是认为“政府公务人员”不应该“搞第二职业”,而应该敬业、尽职,全心全意地搞好本职工作。 事实上,我们的传主从其“位下名高”①的父祖辈上,所继承的正是这类极不寻常的精神财富。

  作为思想家,李清照的思想品格多有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换言之,她 具备了自己特有的思想库,这就是李格非和他的见解新颖深逢的大量著作。

  据韩淲《涧泉日记》卷上载,李格非尝著有《济北集》;刘克庄《后村先生 大全集》等谓有《李格非集》五十四卷;《宋史·艺文志》谓有《礼记精义》

52书库推荐浏览: 陈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