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评传_潘怡为【完结】(86)

阅读记录

  近年来,老舍作品在国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和深入。一九八O年九、十月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应邀到西德、法国和瑞士演出《茶馆》,受到了欧洲观众的欢迎和称赞。在演出期间,西欧的几十家报刊发表了上百篇评论,对《茶馆》给予很高的评价,盛赞它是“远东戏剧的奇迹”、“中国现代戏剧的精华”。西德《曼海姆晨报》的一篇评论说,“专家们认为《茶馆》是现代中国戏剧作品最有力的见证”,应当把“作者老舍列入世界文豪之林”(注:见《西欧报刊评〈茶馆〉》,《文艺研究》1981年第1期。)。瑞士《苏黎世日报》称赞《茶馆》“不愧为一流的中国戏剧作品,它表现了整个社会的生活”(注:见《西欧报刊评〈茶馆〉》,《文艺研究》1981年第1期。)。《法兰克福报》说:“老舍用几笔勾划出一个人物,象闪光灯似地准确捕捉典型人物性格的本领是惊人的。”(注:转引自周瑞祥、王宏韬:《现实主义的光辉》,《文艺报》1981年第7期。)法国奥尔良的《共和国中报》认为,《茶馆》丢掉的是干巴巴的说教,“它却得到了现实主义,或者说真理”(注:转引自周瑞祥、王宏韬:《现实主义的光辉》,《文艺报》1981年第7期。)。这次演出,不仅使西欧各国人民得到一次艺术的享受,了解了作家老舍的创作成就和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而且促进了欧洲观众对于中国的认识与理解,正如西德《莱茵邮报》所说:“这个演出既有艺术欣赏上的意义,也有国际政治意义,因为它有助于人们更加理解一个完全陌生的民族及其历史。”(注:转引自周瑞祥:《〈茶馆〉访欧演出散记》,《人民戏剧》1980年第12期。)近年来,国外对老舍作品的翻译介绍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翻译出版老舍作品的国家有日本、朝鲜、美国、捷克斯洛伐克、苏联、法国、西德、东德、波兰、瑞典、英国、越南等。被介绍给世界各国读者的老舍作品有二十多部,其中包括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小坡的生日》、《文博士》、《牛天赐传》、《离婚》、《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剧作《茶馆》、《龙须沟》、《方珍珠》、《西望长安》、《春华秋实》、《全家福》等。此外还有中短篇小说多篇。翻译老舍作品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日本“学研社”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开始出版十卷本的《老舍小说全集》,规模之宏大,在老舍作品的外文出版中,是空前的。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老舍研究工作,也出现了深入发展的趋势,专著和论文,不断问世。仅此足可见出,老舍作品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读者,在世界上也是广泛的。作为一个作家,老舍以他的艺术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声誉。他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老舍贡献给人类的珍贵的文学遗产将是不朽的。

  老舍的艺术永存!

  老舍的精神永存!

  1981年2月——1983年2月宣化——石家庄

  老舍年表简编(一八九九——一九六六)

  一八九九年

  2月3日(清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二十三日),生于北京西城护国寺附近小羊圈胡同舒姓的贫寒家庭,满族。父亲舒永寿是清朝皇城的一名护军,属正红旗;母亲马氏,也是贫苦劳动人民出身,家住在北京土城外去大钟寺路上的一个小村落里,属正黄旗。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为他降生的第二天(2月4日)正当“立春”,家里人为吉利,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庆春”,含有庆祝春天来临的意思。老舍是他的笔名。

  老舍的笔名还有:洁予、洁青、舍、非我、鸿来等。这些笔名,并不经常使用,只在早期创作和译著中偶然用一下。

  一九○○年(一岁)

  8月,八国联军自天津出发,进犯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等仓皇出逃西安。14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老舍父亲舒永寿在保卫皇城的战斗中阵亡。

  一九○一年至一九○四年(二岁至五岁)

  老舍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他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大排行,他是老四。据老舍回忆:父亲死时,“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家境十分困窘。为一家人的衣食温饱,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她还曾在小学校做过佣工。贫苦的家庭生活,全靠母亲独立撑持。

  一九○五年(六岁)

  进私塾读书。

  一九○九年(十岁)

  入北京西直门大街高井胡同市立第二两等小学堂,编入三年级。这时,他与罗莘田(罗常培)同学。据罗常培《我与老舍》中记述:老舍当时是“一个小秃,天生洒脱,豪放,有劲,把力量蕴蓄在里面而不轻易表现出来,被老师打断了藤教鞭,疼得眼泪在眼睛里乱转也不肯掉下一滴泪珠或讨半句饶”。在这所小学学习不久,因学校改为女学,遂转入南草厂第十四小学。

  一九一一年(十二岁)

  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

  一九一二年(十三岁)

  小学毕业后,考入北京西城祖家街市立第三中学;在这里,他同罗莘田(罗常培)又聚在一起。他与罗常培的友谊,持续到解放后罗常培逝世。在第三中学读到半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得已退学。

  本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2月,清帝溥仪宣布退位;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书,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的统治自此开始。

  一九一三年(十四岁)

  夏,考入北京师范学校(校址在端王府夹道),在本科第一部第四班学习,学制为五年。

  一九一七年(十八岁)

  11月,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

  一九一八年(十九岁)

  6月,北京师范学校毕业。

  在校学习期间,由于校长方还(唯一)和国文教员宗子威(词学家)等先生提倡,老舍广泛涉猎中国古典文学,并学习用文言文写作诗和散文。他聪敏、好学、勤奋,受到方还先生器重。

  毕业后,被派任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校长,地址在内城左区方家胡同(现为方家胡同小学)。

  一九一九年(二十岁)

  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老舍因在小学校长任上,未能直接参加“五四”运动。但是,新的革命潮流,启示了他的思想;文学革命使他感到狂喜。他开始以白话写作文章。

  下半年,受京师学务局委派,老舍曾同荣英、刘耀增等小学校长一起,短期赴江苏省考察教育。

  一九二○年(二十一岁)

  9月30日,老舍被京师学务局提升为京师郊外北区劝学员。

  又,老舍除任劝学员职务外,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二年间,还曾先后兼任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会员、京师公立北郊通俗教育讲演所所长等社会职务。在此期间,他还与北京缸瓦市福音堂,有过较多联系,帮助福音堂做过一些社会服务工作。

52书库推荐浏览: 潘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