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_周梅森【完结】(4)

阅读记录

  难道你少帅愿意看着它沦入日本人之手?更何况你少帅当初归服南京国民政府,不就为抵抗日本人插手东北事务吗?而且大帅死于日本人之手,东北人谁个不知,哪个不晓. 王以哲虽不能说草莽出身,但毕竟身在关外,尚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军事与政治那种互相缠绕、互相挚肘、难分难解的复杂关系,也不可能了解到,攻于心计的蒋介石为迫使张学良俯首听命而采取的种种政治权谋和外交手腕,自然也就难以真正理解张学良当时的苦境. 张学良似乎看穿了王以哲的心事,轻轻地叹了口气,解释道:"既然我东北已归顺南京,我又身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学良就得听老蒋的.我虽为一人之下,可这一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该清楚,迈过他能行吗?眼下我已派人把情况报告给了总司令,老蒋指示暂不抵抗,准备好了再干,一切先从外交解决." 其实张学良当时对蒋的俯首听命是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的.5 年后他能在西安发动兵谏,难道眼下就不能迈过蒋介石,给东北军一个灵活应对的权限?更何况他当初归服南京,主要是为了对付日本人,并不愿把东三省的实际权力真正交还中央.而且就他本人性格而言,如果不是什么力量打动他的心,他是决不会拿东北,拿东北军,也拿自己的政治生命这么大的赌注来冒这么一场风险的. 那么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促使他最后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呢?首先是他对时局判断的错误.当时的少帅年轻气盛,如日当空,正处在事业的顶峰,这虽对他巩固自己的东北大权起了重要作用,但也掩饰了他的一个极大弱点,即对外交、政治上的复杂、艰险缺乏清醒的认识,很多观点显得稚嫩.尤其当他看到日本国内的政局出现动荡,而关东军兵力又显得单薄时,总是一厢情愿地拿日本与中国的情形作比较,因而也更轻信日本人还不至于在整个东北大动刀兵,实行全面的武装占领.此时尽管已有人向他指出,日军有可能以占领奉天为开端,逐步实现对东北的占领,但他已完全听不进去了.其次,他感受到了蒋介石这颗巨树的荫庇.

  想当初东北易帜,南京在道义上和舆论上都大力支持了他.再加上他的果敢专断,及时处决了历来不把他小六子放在眼里、图谋倒戈的杨宇霆和常荫槐,终使一度飘摇动荡的东三省稳稳地掌握在了他的手中.对这些,蒋没有一句责难之辞,仍旧一如既往支持着他.到了蒋、阎、冯中原大战,他慧眼观时局,巧辨利弊,在三方打得精疲力竭时,及时进兵关内,把东北军的砝码重重地压在了蒋介石的一边,不出2 个月,中原大战以蒋的最后胜利而告终.正是由于他的入关,帮助蒋介石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使蒋介石对这位刚入而立之年的少帅除了敬重、感激外,甚至有再生父母之感.于是南京政府的高官任命、赞誉褒奖、特邀赴京等等荣誉都接踵而至.并在北平设立军事委员会分会,委任他为代理委员长.

  这样,东北军的实力范围就不再囿于白山黑水之间,而是囊括了河北、热河、察哈尔及北平、天津六省、两市,使他独霸北方这半壁河山,成了名符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国风云人物.年轻气盛的张学良真可谓春风得意、前程似锦,他实实在在地感到自己当初改旗易帜,投靠蒋介石这步棋走得太对了.

  此外,蒋在官场上所施展的各种手腕,也使他对自己当初的易帜决定深信不疑. 1930年11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了三届四中全会.张学良尽管连中央委员都不是,但凭他挥兵入关,助蒋胜阎、冯,平叛石友三,实现了蒋介石统一中国的多年夙愿这一丰功伟绩,蒋介石竟派出专列,特邀他进京赴会. 沿津浦线南下,而立之年的少帅不但被秀美的中华大地所吸引,更使他难以忘怀的,是蒋总司令对他此行的重视和厚待.蒋除派国民政府要员张群等人亲往济南车站迎接外,铁路沿线各站,都有地方政府官员主持欢迎的场面,大标语"欢迎拥护中央、巩固统一的张学良将军"、"欢迎维护和平、效忠党国的张副司令"赫---------------

  张学良下令东北军不得抵抗 (3 )

  ---------------

  然在目,令张学良激动不已.而这仅仅是个序幕.车到南京,张学良更陷入了赞美、恭维、令人倾慕的欢乐海洋中,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那天车到下关,蒋介石早已派来了专车迎候在那里.张学良在十几辆小车的簇拥下驰上了通向国民党中央党部大院的道路. 一路上警车开道,众车相随,好不威风.沿途彩旗招展,人海如潮,南京市万人空巷,都来一睹少帅风采,这更令张学良陶醉,神往.当晚,蒋亲自主持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张学良自然再次成了中心人物.人人争相与他握手、碰杯,祝福、恭维,鲜花、美酒令他应接不暇,那一刻,他可真是春风得意,容光焕发.此外,会议期间,蒋介石主动与他换了帖子,义结金兰.

  而他的夫人于凤至不但成了宋美龄的母亲宋老太太的干女儿,也与宋美龄成了异姓姐妹.讲义气、重感情的张学良对这些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第二天蒋介石亲率南京众大员陪同张学良拜谒中山陵.其间,蒋介石十分自然地把话拐到了两人的关系上.蒋十分动情地对张学良说:"咱们是兄弟,今后要患难与共,不分彼此.从今起我的卫队就是你的卫队."这不但让众人对张学良更为刮目相看,也使为人仗义的张学良认识到:蒋公有恩就报,够义气,是个领袖人物.因而他对蒋介石的信赖感也更加重了几分,这种观点一直持续了5 年.1933年他代蒋受过、通电下野,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此.直至西安事变后他在软禁中静下心来反复思索,这才真正发现在蒋介石眼中只有永久的利益而根本就没有永久的朋友.蒋这几年真是实实在在地利用了他,使自己的军事、政治生涯达到顶峰.但那时的他对一切已无能为力了,只是在冤屈难平中感叹蒋政治手腕的高明. 如果仅把张学良当初听命中央完全归结为从蒋介石手中获益甚丰及对蒋的信赖,似乎还缺少些什么.对坐镇六省二市,统兵数10万的实力人物张学良来说,他对他自己的故乡,也是自己实力范围的东北,不会没有自己的观点.当时的张学良认为:日本人图谋东北,由来已久,如要挑起争端,则可能导致大的战争.而日军虽然在东北兵力不多,但其国内兵力源源而至,则绝非东北一隅之力所能抵抗.当初改旗易帜,他也正是基于此种考虑.如今东北既已听命于中央,则所有军事、外交均系全国整个问题,应有个整体考虑.而且日本人的不可一世、恃强骄横,更使怀有杀父之仇的张怒不可遏.他觉得,东北军如与中央和为一体,则更能增强力量与日本人抗衡,彻底打破日本人图谋东北的野心,所以遇事应听候中央指示.

  此外,当时的张学良对国联也抱有较大幻想,认为国联绝不会听任日本势力坐大,有碍机会均等的原则;如果国联放纵日本使东北问题无法解决,则世界各国会怎样对待国联盟约、凯洛格非战公约和华盛顿九国公约?因此,无论如何国联是不能坐视这则公约成为废纸的.这些,都使拥有重兵犹豫未定的张学良被捆住了手脚,造成了令他终身难以挽回的遗憾. 对这些,王以哲当然无从知晓,他只觉得这种事靠外交解决简直是天方夜谭.何况他是一个军人、一个领兵打仗的将领,他所需要的,只是军队力量的强盛和命令的合理、可行. "印度的事业你知道吗?"望着沉默无言的王以哲,少帅言犹未尽地问道. "知道一点儿."王以哲心中不免有些纳闷. "蒋要我多研究研究印度,效法圣雄甘地.对日本人就像甘地对英国人一样,采取不合作的办法.遇事要退让,军事上要避免冲突,外交上要采取拖延办法.争取公理,留待国联裁决." 张学良一时又有些神情黯然,"我原想回关外一趟,可有些事又使我未便成行.你还是快回奉天吧.遇事多和张辅帅、藏主席商量." 王以哲退出协和医院后,一阵失望、凄然之感涌上心头.东北军坐镇一方,几十年征战,上不怕天、下不怕地,今天却要外国人来保护.大帅要是地下有灵,能咽得下这口气吗?唉,让我回去怎么向弟兄们交待. 果然,军官会上,王以哲话没说完众人就先炸了锅:"遭受日本人攻击,不抵抗怎么能成呢?这不让我们睁着眼等死吗?" "军人打仗就是要尽用手中武器.不还击,不抵抗,那还要我们干什么?" 见众人群情激奋,王以哲站起来摆了摆手,重复道:"这是中央的命令,有什么法子?我们要绝对服从,不要再为难副司令---------------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梅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