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者_徐瑾【完结】(17)

阅读记录

  近年沪深两市指数纷纷冲高,成交量几度刷新天量。这固然与股改完成、蓝筹股回流带来市场扩容、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提高及宏观经济看好有关,但是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高盈利能力背后的陷阱与风险都值得谨慎对待。较高的估值水平往往意味着下一步市场的失衡变数增加,改善监管与加强风险监控并非危言耸听,繁荣有序的市场理应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之上。

  在全球货币交易量早已超过实体贸易的今天,金融一体化日渐深入,银行系统的监管与财政平衡倘若不如人意,那么风险系数也大为增加。1637年荷兰郁金香投机、英国南海泡沫、喧嚣的互联网新经济狂潮并不遥远,一切都遵循了相同的路径。历史的内在逻辑总是具有一致性:只要贪婪存在一天,崩盘就不会仅仅是梦魇。

  [49] 加尔布雷思,《1929年大崩盘》第四章,2006。

  [50] 原文为“Stock prices have reached what looks like a permanently high plateau”,Edward Teach,The Bright Side of Bubbles,CFO.com,2007.

  [51] Jim Pickard,The Man and the Bubble,Financial Times,2006.

  罗斯福新政:恐惧与自由

  1929年华尔街大崩盘之后,大萧条随之如海啸一般淹没世界。如同任何一个灾难一样,大萧条也塑造了自己的英雄群体,而其中最夺目的毫无疑问是富兰克林·罗斯福。试想一下,没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20世纪30年代,如何可能有后来的美苏争霸?如果没有“百日新政”,今天的美国又将如何?如果没有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真的能够走出萧条么?

  美国的第三次变革

  大萧条时代,美国在欣欣向荣中却演出悲惨一幕。政治经济状况之暗淡,从大萧条时期纽约流行的一首民谣可见一斑:“梅隆拉汽笛,胡佛敲车钟。华尔街发信号,美国往地狱冲!”[52]赫伯特·胡佛是当时的总统,安德鲁·梅隆是当时的财政部长,也是银行家,为什么先提梅隆?估计与他的任期较长有关,横跨三位总统,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到了胡佛政府后期,有人说不仅美国人的耐心已经快耗光了,而且美国的资金也快耗光了。

  大萧条几乎挫败所有人,金融方面更是惨不忍睹。大萧条中倒闭的银行总共超过9 000家,人们都在囤积黄金、货币,这又进一步导致银行状况恶化。为了应对储户而不断抵押,“银行黄金库存每天要减少2 000万美元,储户搞不到黄金就要纸币。结果是,一方面,作为货币储备的黄金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财政部又不得不增发纸币……各银行门前无不人山人海,人们争提存款。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有一位少妇,把孩子出租给排队提款的妇女,每次收二角五分,因为抱着孩子排队,能排在前头。”[53]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从密苏里州到马里兰州,银行纷纷宣布休假,一家家银行关门,恐慌中的银行市价急剧下跌,好银行也不能幸免,全美国18 569家银行,库存现金不过60亿美元左右,却要应付410亿美元的提款。据说有人在1932年问经济学家凯恩斯:“历史上有过类似大萧条这样的事情没有?”他回答说:“有的,那叫黑暗时代,前后共400年。”黑暗时代中,罗斯福最终出现了。关于他和他的新政,历史教科书中已经有太多记载,从金融制度而言,有什么可以值得讨论的地方?

  四分之一人口失业、数以千计的银行濒临倒闭、胡佛村遍布城市、严重地区九成儿童体重不足……在一片黑暗中,罗斯福承诺“采取行动,立刻采取行动”,喊出了“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面对挤兑,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时代,银行的应对策略往往就是拖延甚至歇业,这又会加速恐慌的诞生。关于罗斯福新政(New Deal),除了大家津津乐道的“三R”——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其实金融业是重要一块。和历次危机一样,在大萧条之中,银行挤兑仍旧是最大风险的来源,很多银行不得不歇业,而这又导致更大的恐慌。罗斯福一上任,就要求国会举行特别会议,命令所有银行休假4天,这不仅收紧了权力,也稳定了民心。

  从1933年开始,罗斯福开创了为人熟知的“炉边谈话”系列,这是他与美国民众沟通释放信心的重要途径,而这一系列的开篇就是关于“银行危机”。罗斯福敏锐地指出民众对于银行所知甚少,“我想花几分钟时间同美国的人民谈谈银行的情况。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了解银行的运行机制,而绝大多数人则把银行当作存款和取款的地方。我要告诉大家,过去这些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以及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54]

  众所周知,除了鼓舞公众、与媒体频繁见面,罗斯福制定了十五项重要的法案和条例,“创造了一系列名字由字母组成的政府机构来管理和执行这些法案,为农民、工人和失业人口提供援助,这些机构包括农业调整署(AAA)、公民保育团(CCC)、联邦紧急救济署(FERA)和国家复兴署(NRA)”。于是,罗斯福新政也被历史学家评定为“美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地用智慧和政策铸就的一道总统堤坝”。

  根据美国《时代》杂志撰稿人亚当·科思在《无所畏惧——罗斯福重塑美国的百日新政》的梳理,整套新政方针并非事先预定,罗斯福初到华盛顿,面对各种不同学说,他本人也并未下定决心,对事件严重程度认知也值得怀疑,甚至他的偏好也不乏很多自相矛盾之处:救济穷人与紧缩开支、信奉市场与怀疑企业,所幸,他身边有着一群不凡的智囊团,而他亦是一名善于聆听并且总结的领袖,一位幕僚这样评价他:“罗斯福的脑袋是一张白板,但是这张白板上清楚地标明了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

  与此同时,在很多记载中,我们看到罗斯福对于工商业的态度耐人寻味,甚至可以说让人“忍无可忍”,比如罗斯福跟华尔街决裂,甚至他要求全国一切经济力量结成联盟(工商界、银行界、劳方、资方和政府),“这么一来,这就会是一支顶呱呱的全美联队!”[55]

  尽管不同评价始终存在,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罗斯福声望再度提升。对于罗斯福的政治遗产,科思给予继乔治·华盛顿带领美国脱离英国的殖民、亚伯拉罕·林肯领导美国经历内战之后“第三次伟大变革”的评价,“罗斯福改革则创造了现代美国。他上任时,美国盛行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观和严酷的个人主义,联邦政府既无眼界,也无雄心”。[56]人们只记住成败结果,然而历史却更为吊诡复杂。历史没有如果,然而现实不乏想象。在近百年后的2008年金融危机中上台的奥巴马新政致敬罗斯福之际,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类似逻辑,自然,随后的质疑与赞美亦始终不绝于耳。见诸报端的奥巴马枕边书不少,但科思却被奥巴马特别提出,可见地位不低。

  宏观派效能短暂

  尽管如此,科思的结论并非无可争议,典型如货币主义者往往认为大萧条首先起源于美联储紧缩货币的政策,新政的支出自然还是羊毛来自羊身上——加税,而带领美国走出萧条的原因或许更在于“二战”源源不断为美国送来的欧洲订单。与美国人偏好不一,中国人有多难登临一说。于是,与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关系匪浅的张五常选择在2009年底出版《多难登临录》来谈金融危机与中国前景。

52书库推荐浏览: 徐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