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听起来也许解气,但事实上,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只是具体政策选择方向,而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深层次原因则与央行机构设置息息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央行独立性初见雏形,而20世纪9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则以立法形式确立央行职责,明确央行相对于财政、地方政府的独立性。
不要小看这一规定的进步性,这首先使得财政透支央行账户行为被禁止,意味着央行印钞票财政花的噩梦终结,大大降低了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在国内仍旧在国务院之下“相对独立”,而且各部委对于货币政策都有相当建议权,使得央行从组织、人事甚至财务上都没有体现足够的独立性,职责巨大的同时又缺乏对应权力。
货币政策有不尽如人意处,民间不乏质疑央行官员的经济理解能力。事实上央行技术官僚的专业能力相对其他部门不会逊色,而关键在于央行官员对于货币政策的决定权有多大。曾经担任货币委员会委员的学者余永定曾经表示,中国没有自己的“伯南克”,因为所有的重要决定都是集体决策。
正因为如此,中国央行的纠结“有目共睹”:当前诸多货币政策的出台并非单一因素,从时机到力度,往往需要考虑财政政策、行政调控的诸多背景。也正因为如此,近些年央行运用数量型工具的频率远远高于价格型工具,其中关窍也在于各部门利益博弈。
然而,货币政策长期沦为政治角力品的危害不浅。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央行独立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央行独立度至关重要,不仅关乎货币政策有效性,对于经济增长全局也善莫大焉。没有规则可言的货币政策,必然不会形成良性的经济环境。
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曾经表示,“中央银行应该是与立法、司法及行政部门同等的一个独立的政府部门,而且它的行动受制于司法部门的解释”。对比之下,中国央行的相对独立性或者相对不独立性均在于没有相关制度保障。目前约束条件之下,更为现实的增加央行权威性的举措是:首先,货币政策尽可能采用市场化调节方式;其次,当央行独立性难以达到与行政部门同等高度时,制定货币政策目标之际,第一位是尽可能保证规则化,同时也应加大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与公开度。
人民币与资本开放两难
“金砖国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既定的国家战略,近年来取得了不少实质进展。其中,2011年“金砖五国”在《“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中,首度提出推动贸易本币结算,可算是富有意义的一小步。
所谓本币结算,是指用本国货币进行贸易交易往来之间所发生的货币清算。以往国家之间的贸易,往往通过美元等货币进行转换之后再行兑付。近年来美元与欧元波动连连,这对于新兴国家而言,一方面直接面对汇率变化风险,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担清算货币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其间变动,正如经济学家曹远征所言,“秤不准了,生意就没法做”。
如果改用本币支付,首先,便利了支付;其次,对于规避汇率波动以及美元风险大有裨益,而且对于新兴市场货币提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大有裨益。中国每年从俄罗斯、巴西等国进口大量石油等大宗商品,同时也大量出口各类商品。如果可以用本币结算,那么对于双方而言,无疑是双赢之举,双方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有望上升,尤其对于正在起步中的人民币国际化而言。
伴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近些年当之无愧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不过,虽然中国贸易量高达3万亿美元,因为资本项下不可自由兑换等因素,当中只有2.5%的结算是由人民币进行的——如此之大的贸易量,同时货币接受度又如此之低,在历史上实属少见,这也使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再受挫。
一般而言,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性货币,起码要经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再到国际投资货币,再到国际储备货币的三大阶段。目前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尚在第一阶段徘徊。伴随着跨境人民币贸易试点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所上升。然而,这离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尚有距离。
当前,“金砖五国”经济力量不可小觑,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近30%,人口占世界的42%。五国之间贸易更是空间巨大。仅就2010年而言,五国GDP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五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2 300亿美元——如果这一部分能够用本币支付,那么对于中国以及其他四国而言,前景巨大。
长远来看,本币支付的步伐并不止于“金砖五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011年4月1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表示,当前中国对外贸易额的一半是同亚洲国家的贸易,10年间增长了4.5倍,年均递增21%,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亚洲国家和地区有6个。显而易见,就未来进出口而言,中国在新兴市场的增长将成为最大亮点。伴随着“金砖五国”之间本币支付的进程,如果未来人民币支付范围能进一步扩大,那么,这一蛋糕的想象空间将非常诱人。
在2011年“金砖国家”峰会上,中国提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应该“公平、公正、包容、有序”,同时应该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而这所有的一切,显然离不开本币支付的铺垫。不过,本币支付的具体实施并非一蹴而就,如何使得境外境内企业有意愿持有新兴市场货币、“金砖国家”之间的汇率争端该如何协调、出口扩大与保护主义拉锯等问题仍将存在,如何在设计相关合理配套机制将成为下一步的重要制度变化。就中国而言,如何扩大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同时,设计人民币回流机制,将对于人民币本币支付乃至国际化至关重要。
“跌停”之后,人民币往哪儿飞
人民币国际化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更大幅度的波动。2011年底左右,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第六个交易日出现“跌停”,不少报道渲染下跌趋势为三年首见,不仅引发对于资本外逃以及人民币贬值的惶恐,境内中国“被做空”之声四起,境外不乏呛声“操纵”汇率。
所谓“跌停”,其实并不准确。首先,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来看,这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仍属于小幅升值范围。以11月美元最高点计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为0.3%;其次,跌停并非交易停止,而是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跌幅达到当日中间价上下0.5%范围——其间有了两个变量,一是中间价,二是0.5%区间,而这二者叠加之后,效应并不是如同证券市场的跌停那么明显。
主要基于这两个变量作用,间接造就了传说中的“6连跌”。所谓中间价,按照官方说法,其形成方式是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人民币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52书库推荐浏览: 徐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