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看过电文草稿,随即问道:"方面军向北工作一时期的训令友不发?"周恩来果断地说:"发,今天就发。"同日,毛泽东同朱德发布训令:在目前敌军坚守据点、向中央苏区游击进扰与迅速布置大举进攻的情况下,在宜黄、乐安、南丰一带地区以战备姿态做一时期争取群众、扩大苏区以及加强自身教育训练的工作,消灭敌军的零星游击力量和该地区的反动武装,争取和赤化北面敌据点附近的地区和群众。整顿扩大和建立这些地区的赤卫队、游击队,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可以打击和消灭敌军的出击部队,造成有利于与北面敌军作战和消灭敌人主力的条件。在宜黄、乐安、南丰之间布置战场,达到在敌军对中央苏区和红军实行总攻时,要有把握地在宜黄、乐安、南丰一带粉碎敌军四次"围剿",消灭援敌,夺取敌军弱点,以展开江西局面。作战地域划分为,第一军团以东陂为中心,第三军团以新丰为中心,第五军团以甘竹为中心,第二十二军以南村为中心不管这个训令的内容如何,不管它在现时的条件下管不管用,这种不执行命令的做法,都让中央局不能接受。
9月29日,一份武断的电报从后方飞到了前方:26日训令收到,"我们认为这完全是离开了原则、极危险的布置。中央局决定暂时停止行动,立即在前方开中央局全体会议。"9月30日,中央局又专电周恩来:对一切离开原则完成目前任务的分散赤化的观点,"应给以无情的打击",还需要请来"尚方宝剑"。中央局把中央苏区首脑间的矛盾向上级作了报告,等待临时中央仲裁。
毛泽东"在劫难逃"了。
中共中央总负责博古,真名秦邦宪,当时年仅二十五岁。中共早期领袖人物,用假名传世的,一个是秦邦宪,一个是陈绍禹;传世假名,一个叫博古,一个叫王明。
听一听十三年后三十八岁的博古是怎样评价二十五岁的博古的,对于理解宁都会议的深刻的背景很有帮助。
我个人在这个路线错误中的责任怎么样呢?上海中央被破坏后,由老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指定我做临时中央负责人。当指定我做这个工作的时期,我并没有感到不能担任领导整个党这样的事情。相反的,当时背了相当多的包袱,反对李立三的英雄是一个包袱,李立三把我处分了,四中全会取消了我的处分,这时又洋洋得意,再加上四中全会后我在青年团做了一个时期的工作,少共国际的决议上,说我们的工作有成绩有进步,这又是一个包袱,说我领导团还行,难道就不能领导党?第二没有兢兢业业之心,毫没有对革命、对党、对人民有很严重的责任感。做了临时中央负责人后,更发展自己品质的坏的方面,目空一切,看不起任何人,不请教任何人,觉得我比任何人都高明,要是有人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那我就是这样的人,发展了刚愎自用,不属自我批评,不愿意听人家批评,对于一切错误采取文过饰非的态度。
自觉"老子天下第一"的博古,按说早该把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中央"唱对台戏"的毛泽东清理出去了。然而,自赣南会议到宁都会议,对毛泽东展开的斗争大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原因何在?因为毛泽东是红军最主要的缔造者。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解赣州之围、东征作战,毛泽东表现出来的军事才华,是任何一个人都看得见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已经成为中共领袖们的共识。他们之间的差异在于对枪杆子怎样才能出政权的认识上。毛泽东对党的事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是想拿就能拿掉的人。时局的变化也还没有提供彻底解除毛泽东军权的契机。虽然博古等年少气盛的领袖对毛泽东的做法早有意见,但他们也都在党的利益的前提下考虑对毛泽东的态度。
《毛泽东年谱》载:10月6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苏区中央局的问题,批评毛泽东"分散工作的观点","是保守、退却","是不能容许的"。强调对毛泽东该作坚决的斗争,估计到他在苏区红军中的威信不一定指出名字。并且提出毛泽东"可调回后方作苏维埃工作"。会议决定,立即给苏区中央局去电。
可惜这个电报我们无缘看见,不知具体的说法。
周恩来在1972年一次批林整风汇报会上说:"宁都会议是任弼时同志召开的,我当时不在,正在前线。但我若坚决反对,还是可以反对掉的。"我当时不在"是说任弼时等人到达时他不在。现在公开披露的史料,大都证明周恩来参加了宁都会议,并在会议上最大限度地表达了对毛泽东的支持。这个中央局全会是前方四位首脑提议召开的,周恩来没理由反对。他反对的是会议的结果:解除毛泽东的军职。日后周恩来的行动足以证明他在这个时候对毛泽东的认识已加深了许多。
宁都会议参加者有周恩来、任弼时、项英、毛泽东、王稼祥、顾作霖、朱德、邓发,主持人为任弼时。
查《毛泽东年谱》"宁都会议"条目,周恩来、朱德、王稼祥都不同意毛泽东离开红军领导岗位。但又说,多数与会者认为毛泽东"承认与了解错误不够,如他主持战争,在政治与行动方针上容易发生错误。"八人参加的会,多数应在五人以上。与会的八个人,除顾作霖之外(因病没参加长征,后病死),其余的七个人,在遵义会议后再没有什么原则上的分歧了。任弼时是这次会议的主持人用后又是毛泽东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助手之一……
据以解除毛泽东军职的"错误"何在?综合有关宁都会议的史料及研究成果,试想一下,对于了解当时思想路线上的是非曲直不无益处。
毛泽东坚持9月26日训令的观点是"专以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吗?实际情况是,敌人大举进攻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已不会持续太久,前三次反"围剿"的经验足可参照。
毛泽东"对革命胜利与红军力量估计不足"、害怕进攻作战吗?实际情况是,红军力量实在有限,无法一次吃掉敌人三个师。
毛泽东"无视中央政府猛烈扩大红军的训令"吗?实际情况是,执行所谓的"进攻方针",扩多少红军就会被打掉多少红军,鄂豫皖覆辙在前,四方面军、二方面军失去根据地已不可避免。
毛泽东不打赣州打漳州是"消极怠工"吗?实际情况是,打了不该打的赣州,蒙受了重大损失,耽误了北上的时间。
然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还有待时日。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尽管都被实践所验证,仍被视为"错误"。他的"错误"归结一点,就是没有执行中央"夺取中心城市、争取革命在一省或几省胜利"的方针,被指责为另搞一套"分散、保守、退却的纯粹防御路线"。
10月12日,中革军委发出通令:"当此革命猛烈向前发展的时候,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发展,是十二万分重要的。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兼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同志,为了苏维埃工作的需要,暂回中央政府主持一切工作。所遗总政治委员一职,由周恩来同志代理。特此通令各军,希转饬所属知照。"半个月后,中共临时中央任命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失去了军权。
52书库推荐浏览: 柳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