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_柳建伟【完结】(47)

阅读记录

  曾任红军军事顾问的日耳曼人李德日后在《中国纪实》中写道:"他是从领导岗位上被排除的,还是像他以前多次所做的那样自行引退,以便等待有利时机卷土重来呢?我们在上海是无从确定的,估计两者兼而有之。"毛泽东回后方的时候,周恩来专程前来送行。周恩来一再表示:军事问题,你不能不管。毛泽东应道:前方电召,泽东责无旁贷。

  周恩来问:下一步行动方向呢?

  毛泽东答:再向东北。

  11月10日,中央局复临时中央电称:"我们可同意现在召回泽东同志与公开批评他的错误观点,批评方法应该说服教育,并继续吸引他参加领导机关工作,不然在目前将削弱我们的地位。"毛泽东接受批评了吗?

  11月26日,中央局复临时中央电称:"现在对进攻路线除毛同志近来仍表现以准备为中心的意见外,并无其它反对与抵抗。"

  第十一章

  ——1

  连续作战,红军丧失四次反"围剿"战略主动权。博古、洛甫入赣,首抓"罗明路线"。共产国际电示:对毛泽东要尽量忍让。大战在即,中央局连出拼命打法;千钧一发,周恩来、朱德重走毛泽东老路,打破第四次"围剿"。

  毛泽东失去兵权的同时,国民党开始布置对中央苏区的大举进攻。这时候,鄂豫皖根据地已不复存在,红四方面军主力已踏上了向川陕边地区转移的艰难征程。

  到1932年10月中旬,国民党在中央苏区周围的兵力已达二十个师。闽北:第五十六师驻顺昌、建阳;新编第四师驻沙县、永安;新编第四旅驻泰宁、邵武。赣东北:赵观涛第八路军第五、六、五十三、七十九师分驻上饶、戈阳、余江、铅山。赣中方面:朱绍良第六路军第八、二十三、二十四师分驻南丰、南城、黎川;孙连仲第九路军第二十五、二十七师和骑兵第四师分驻宜黄、崇仁、抚州;陈诚第二路军第十一、十四、四十三、五十二、五十九、九十师分驻吉安、吉水、永丰、乐安。赣南驻有余汉谋第二路军,李扬敬第三路军。闽西则由蔡廷锴第十九路军驻守。

  红一方面军之西、北、南二面皆有强敌。眼见敌人摆出了准备进攻的架势,攻打中心城市的调子也不见多少人唱了。红四方面军远涉秦岭以南、大巴山以西的偏远地区,显然与武汉等中心城市越来越远。

  于是,历史就留下了红一方面军这样一份作战计划:"为策应各苏区红军互相呼应作战,乘敌人部署尚未完成的时候,击破敌人一方和联系赣东北红军起见,拟出敌不意迅速而同时地消灭建宁、泰宁、黎川的敌人而占领其地域。""赤化所在地域及征集红军所需的资材,以利于此后的战役。"这份作战计划签发于10月14日。此次作战的目的和9月26日训令没有任何冲突之处,却没人再生异议。

  10月16日,红一方面军各部从各自集结地域出发东进。18日,红一军团占领建宁后,除留一军负责警戒外,主力分散做群众工作,征集资材。同日,红三军团击溃敌一个团后占领黎川,主力随后分散发动群众,征集资材。19日,右纵队红二十二军歼敌新四旅一个团占领泰宁,22日占领邵武,24日再占光泽,尔后主力也都去发动群众,征集资材。战役预备队红五军团19日进至泰宁以西地区发动群众,征集资材。

  征集资材在毛泽东笔下叫做筹款。

  总而言之,红一方面军还是在按照毛泽东的既定方针行动着。

  10月下旬,何应钦为防红军继续东进,调一个师三个旅向黎川反扑,红三军团适时撤出黎川。24日,何应钦派两个师由南丰动团,进至建宁西北乾昌桥、大洋源地区。

  何应钦在这天下午又下了这样的命令:"八师、二十三师只在建宁西北做游击行动,切勿与共匪主力接触。共匪如今已是穷疯了,此次行动目的只在抢钱,只要扰他抢不成钱,我军目的也就达到了。再困他们两个月,共匪必内外交困,不战自乱。"周恩来和朱德当天晚上发现了敌军这次行动的异常。

  周恩来道:"敌从南丰动出后,不急于找我主力,只在原地游动,其用意何在呢?"朱德笑道:"蒋介石眼下还无力进攻我们,恐怕是怕我们养的太胖,吃不掉我们。何应钦此举旨在扰乱我们。敌变我变,他不打,我们逼他们打。"周恩来的眼睛倏地亮了,"我们何不将计就计打他一家伙?我以小部队分散,四处造打土豪分田地声势,以迷惑敌人,暗中集结主力歼灭南丰来犯之故。"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11月L日拂晓,红一方面军主力运动至有利攻击位置。11月L日上午,红三军团一部,红一军团一部,分别向沧浪东北和西南突然发起攻击。双方激战一天,敌军在黄昏时撤向石沟圩。

  何应钦得报大惊,最,遂令石沟圩第八师坚守,另派两师前往增援。

  11月2日,红一方面军主力一部强攻石沟圩。激战竟日,得知敌援兵已近,红军转向东进,进逼黎川。翌日,红军再占黎川,守敌弃城而走。

  何应钦权衡利弊后,下令动出各部退守南城和南丰。他在南昌指挥部感叹道:"朱毛不是庸人,如其羽毛丰满,必将酿出大乱。"至此,建黎泰战役顺利结束。军史评价道:"此役,红军在敌人继续采取守势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择敌弱点,以较小的代价占领建宁、黎川、泰宁等广大地区,打开了赣东、闽北局面,对以后反"围剿"作战是有利的。但在沧浪、石沟圩地区的作战中,没能大量消灭敌人。

  毛泽东的影响很快就变得微妙了。

  在红一方面军11月14、15目的行动方针中出现了"先发制人"、"击破敌人一面"的说法。临时中央的战略方针很快贯彻了下来。16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红二十二军分别由黎川和邵武、光泽地区出发北进,红五军团作预备队跟进,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迅速消灭金溪、资溪地区之敌并打击其增援部队。

  战役开始时,进展确实很顺利。17日,红一军团击溃敌第五师一部,占领资溪。19日,又占领金溪。

  此时,国民党已经准备对中央苏区动手了。

  何应钦见资溪、金溪被占,贵溪至南城交通被截断,思虑整整一天。作为一名相当出色的军事家,他深知这条交通线在日后大规模战争中的分量。如果不迅速补上这个缺口,红军在遭大规模合围前,便可跳到外线作战。如红军主力出了外线,而苏区又没被清剿,战线一长,主动权就被红军掌握了。19日夜,何应钦下决心重占金、资,以恢复南城、南丰间的交通。他与红军已打过两次大仗了,一点便宜也没占到。这次大战前,他不能不分外地小心谨慎。

  鉴于这种心理,在11月下旬渭水桥和游湾的战斗中,何应钦所持的态度是:暂取守势,先将敌滞留于这一地区。

  因红军主力东移,何应钦于12月初决定将驻守赣江流域的陈诚部三个师东调,以改变抚河流域的被动局面,并委任陈诚为抚河方面进剿军前敌总指挥,统一指挥第五、八、十一、十四、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七、九十师和新编三十七师等九个师。

52书库推荐浏览: 柳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