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这日子是乙卯,初春木旺,虽是比肩,那里知道愈比愈好”。日干乙与日支卯所藏的天干乙相匹配,当然会出现“比肩”,但是日干壬与日支子所藏的天干癸相匹配,只会出现“比劫”(即劫财、败财)。另一方面,日干壬与年干壬、年支申所藏的天干壬、月干壬,以及时支亥所藏的天干壬相匹配,都会出现“比肩”,因此符合小说所写的命理“愈比愈好”。
总体来看,只有当元春的四柱八字为“壬申、壬寅、壬子、辛亥”时,才能最大程度地符合小说所写的命理特征。换言之,小说所写的命理特征也正好是对元春真实出生日期的暗示。
关于元春八字四柱中神煞的分布情况请参见表9。对于不熟悉八字命理的读者来说,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演算八字的所谓“专业命理”软件将会有助于理解小说的写法和本文的论述。
小说第九十五回写道:“但元妃并无所出,惟谥曰‘贤淑贵妃’。”(第1344页)按照推命术的说法,这是所谓“命犯孤鸾煞”的情况。“孤鸾煞”主要论男女婚姻不顺之事,所谓“男主克妻,女主克夫”,“命值孤鸾,独枕早孀”,“孤鸾日犯本无儿”[4]。按照《三命通会》的规定,日柱和时柱上只要同时出现以下干支组合中的任何两组,就会“命犯孤鸾”:乙巳、丁巳、辛亥、戊申、壬寅、戊午、壬子、丙午。
从小说所写的元春八字来看,其日柱和时柱没有以上任何一组天干地支,因此绝不会“命犯孤鸾”。但是,元春真实的八字中却出现了日柱“壬子”和时柱“辛亥”,这就是“孤鸾日犯本无儿”的情况。由此看来,小说第九十五回所写“元妃并无所出”,其目的就是为了暗示她“命犯孤鸾煞”,也就是为了暗示她真实的出生日时是“壬子日辛亥时”。
表9 元春真实四柱八字所含神煞表
十神 四柱八字 地支藏遁 十神 神煞
比肩
壬申
(年柱) 戊
庚
壬 偏官
偏印
比肩
太极贵人、学堂
比肩
壬寅
(月柱) 甲
丙
戊 食神
偏财
偏官
文昌、驿马、六甲空亡
壬子
(日柱)
癸
劫财
羊刃、红艳、将星、天德合、孤鸾煞
正印
辛亥
(时柱) 甲
壬 食神
比肩
干禄、流霞、亡神、孤辰、月德合、六甲空亡
《破译红楼时间密码》
元春真实的生日是“善日、吉日、良日”
也许有读者会认为,元春之所以叫作“元春”,就是因为她恰好出生在“元旦”、“元日”、“正月初一”,不是“正月初一”怎么可以称为“元”呢?不错,元日又称元旦、元朔、元正、正日等。“元”有开始的意思,一般来说,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可是在先秦时代,元日并不是正月的第一天,而是善日、吉日、良日的意思。
赵丕杰著《中国古代礼俗》在介绍“元日”的章节中写道:
《尚书•尧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庙(正月上日,在尧的太庙举行禅让典礼)。”又说:“月正元日,舜格于文诅(正月元日,舜到了尧的太庙)。”马融注:上日就是初一。姚方兴注:元日就是上日,也就是初一。这个解释并不正确。在这里,元日是善日、吉日的意思。上日是每月上旬的吉日。《礼记•王制》:“元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元日比赛射箭,以成绩的高低为重;学习乡饮酒礼,以年龄辈分为重)。”在这里,元日也是吉日、良日的意思。《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乃以(于)元日祈谷于上帝。”郑玄注:元日是上辛之日,即那个月的第一个辛日。后代帝王一直沿袭在正月的第一个辛日祭天。又《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选择元日,命令人民举行社祭)。”这个元日则是二月的第一个甲日。因此祀天和祀社的元日都不一定是初—。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规定,十月朔(十月初—)群臣朝贺。因为秦代以十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所以十月初一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汉初。叔孙通制定朝仪,沿用秦代历法.仍订于十月初一接受群臣朝贺,并称为正会,也叫元会。汉武市太初元年在夏历的基础上制定“太初历”,确定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日才被固定下来。张衡《东京赋》:“孟春元日,群后旁戾。”就是说正月初—,诸侯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京城朝贺天子。[5]
那么,元春的生日“正月初二”是不是善日、吉日、良日呢?当然是!正因为出生于壬申年壬寅月这一天的亥时,她的八字中才会出现三个所谓“贵重的很”的命理特征,以至“贵受椒房之宠”。
确证了元春真实的生日,反过来又说明笔者对元春真实去世日期的推断是正确的,同时再一次确证了后40回作者的身份。
这个作者不仅知道元春真实的去世日期,而且清楚地知道她真实的出生日期,但这个作者并没有在作品中直截了当地将这些真实的日期写出来,而是用其他的日期来掩饰,同时又用常识性的错误来显露破绽,留下供后人“破案”的线索。所有这一切都在证明一个事实:这位后40回的作者就是前80回的作者本人,小说120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破译红楼时间密码》
“腊月二十九日”的次日
元春的生日从小说所写的“大年初一”变成了笔者推断的“正月初二”,一些读者也许会觉得不好理解,甚至一时难以接受。可是,广大红学研究者和红楼爱好者几乎都没有注意到:小说前80回恰恰暗示了元春真实的生日就是“正月初二”,而非“大年初一”。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写道: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次日,由贾母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第744页)
……
至次日五鼓,贾母等又按品大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兼祝元春千秋。(第748页)
这几段文字写了连续三天之中发生的事情。第一天是“腊月二十九日”,荣宁两府做好了过年的准备;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九日”的“次日”,贾母等人进宫“朝贺”,朝贺回来之后,又去宗祠祭祀祖先;第三天,贾母等人又进宫“朝贺”,还去为元春祝寿。
52书库推荐浏览: 陈林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