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34)

阅读记录

  暑变物之性,寒变物之情,昼变物之形,夜变物之体,性情形体交而动植之感尽矣,雨化物之走,风化物之飞,露化物之草,雷化物之木,走、飞、草、木交而动植之应尽矣.(同上)

  这就是说,有了天地之体,然后产生昼夜寒暑;然后有雨、风、露、雷;有了寒暑昼夜,然后产生动物、植物.经过上述变化,宇宙万物就产生出来了.

  说到这里,要弄清一个问题,就是邵雍所讲的产生万物的"道"或"太极"的属性问题."道"(太极)是物质,还是精神?我们认为,邵雍之作为宇宙本原的"道"、"太极"、"气"都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他说:

  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以天地观物,则万物为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道之道尽之于天地类,天之道尽之于地矣;天地之道尽之于物史;天地万物之道尽于人矣.(《观物内篇》之三)

  作为天地之体的"道",可以从天地万物与它的相互关系中看出其物质属性.

  前面讲过,天地为阴阳二气所变,表现为"四时"、"四维"的空间形式,是物质性的,所以说,"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道之道尽于天,天之道尽于地,天地之道尽于物,天地万物之道尽于人".十分明显,这里的"道"不是精神实体,而是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物质范畴.

  在另外一处,邵雍说出了天地之本是气,认为天地为一气所生.他说:

  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消则为阴,故二者一而已矣.

  天,以气为主,体为次.地,以体为主,气为次.(《观物外篇》上)既然本为一气,就是认为宇宙的根本是气,气表现为阴和阳,阴阳是二而一(统一于气)的,那么,太极生阴阳同气分阴阳这两种说法就是一回事了."天以气为主,体为次,地以作为主,气为次"的意思是:天体是以气为主,其实体为次的物质(因为有形体的日月星辰,仅仅是无限的天体中的次要形式),地主要是由气凝聚而成的有形实体,其中的气态物质是次要的东西.总而言之,这就是庄周说的:"通天地一气耳".在邵雍看来,天和地的分别,只在于气的聚散不同.如此看来,邵雍讲的道生天地或太极生两仪,实际上都是说的气生天地.因此,我们认为,邵雍所说的"道"、"气"、"太极",都是同等意义的范畴.

  对上述说法,还可以从邵伯温的一段话中得到证明:

  夫太极者,在天地之先而不为先,在天地之后而不为后,终天地而未尝终,始天地而未尝始,与天地万物圆融和会而未尝有先后始终也.有太极,则两仪、四象、八卦以至于天地万物固已备矣.非谓今日有太极而明日方有两仪,后日乃有四象八卦也.虽谓之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实一时具足.……是故知太极者,有物先本已混成,有物之后未尝污损,自古及今,无时不成,无时不在.

  (《宋元学案》卷10)

  邵伯温是邵雍之子,象数学的正宗继承人,对其父的学说最了解,’也是最忠实的继承者,并对邵雍的著作有所发挥.在前面引文中,将太极看做是与宇宙万物同时存在、不可分离的东西,因为在天地产生之前,整个宇宙是个混沌未分的物质存在,它与天地万物园融和会而不可分别.只有在它分化之后,才有了万物之别.

  然而,这时的天地万物仍然统一于太极,并且各具太极之性."太极"与天地万物之别,只在于"太极"是根本、是总体,并且具有超时空的永恒性和绝对性,而天地万物则不具备这种特性.由此看来,产生天地万物的"太极"只能是物质性的,不能说它是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了.

  最后,邵雍讲到了人.他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观物外篇下》)天、地、日、月、星、辰、水、火、土、石和动植物产生之后,当然也产生了人.人是什么?邵雍认为,人也是万物之一,但他们是宇宙发展的最高级产物.

  他说:"人亦物也.……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人者人之至者也."(《观物内篇》)又说:"万物之道尽于天矣,天之道尽于地矣,天地之道尽于物矣,天地万物之道尽于人矣."(同上)所以人为万物之灵.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在于人有灵于万物之感官,能收万物之声色气味,更重要的是人有思维,能通万物之情.他还指出,万物都受性于天,但又各有其性:在人,则为人之性;在禽兽,则为禽兽之性;在草木,则有草木之性."(《观物外篇上》)这就指出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并指出了人高于万物的区别之所在.

  以上的观点,基本上是合理的,然而,当邵雍讲到人的社会性时,立即便离开了唯物主义而滑向了唯心论.他说:"天有阴阳,人有正邪;正邪之由,系于上(君)之好也."(《观物内篇》),这就是说,人的正邪是由君上之爱好来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天之阴阳来决定的.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此外,邵雍又把人分为普通人和圣人,圣人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世观万世者焉;其能以心代天意,日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焉;其能以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者焉……."(同上)这就把圣人神秘化了,显然是唯心主义论调了.

  四、象教学派开山 一代理学宗师

  在中国儒学思想史上,邵雍的地位是很高的.自儒家学派形成之后,其学说代有传人.这个学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经受了无数次的考验,两宋理学(或称新儒学)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儒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阶段.在理学的创立阶段,邵雍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朱熹也把邵雍同周、张、二程和司马光并称为道学的"六先生".上述诸人都是理学的创始人,他们的学说在理学阵营中各具特色,各成学派.然而,诸人都以儒学为宗,为探讨、发挥"六经"、"四书"之义理,以振兴儒学为职志.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