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当道,国事日非,既不能作济世之名臣,不妨作一个弘道之名儒.因此,刘宗周更加走向了注重内省的治学道路.
刘宗周"早年不喜象山、阳明之学"[注],认为陆、王心学"皆直信本心以证圣,不喜言克己功夫,则更不用学问思辨之事矣"[注],容易导致禅学化.所以他曾说:"王守仁之学良知也,无善无恶,其弊也,必为佛老顽钝而无耻."[注]但到了中年,他的学术主张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解官后,他闭门读书,"悟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学",转向了陆王心学,著《心论》一文,阐发了自己的心学观,认为"只此一心,散为万化,万化复归于一心","大哉心乎,原始要终,是故知死生之说".表明刘宗周完成了对心学从"始而疑"到"中而信"的转变[注].
在教学之暇,刘宗周撰成《论语学案》、《曾子章句》两部重要著作.在《论语学案》中,刘宗周强调"学字是孔门第一义",指示"君子学以慎独,直从声外立根基","视听言动,一心也;这点心不存,则视听言动到处皆病,皆妄矣.若言视思明,听思聪,言思忠,动思敬,犹近支离."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既由心学中脱胎,又希望矫正心学之失的特征.这表明刘宗周对阳明心学开始了由"中而信"到"终而辨难不遗余力"的转变.
刘宗周家居三年.这期间,他的学术思想日渐成熟,名声远扬.而这时明朝的内忧外患也越来越严重,东北的满洲日益强大,明军连年失利;朝中则党争不已,政治腐败.刘宗周虽身在江湖,但还是心系魏阙,不在其位,并非不谋其政.他在《与周绵贞(起元)年友书》中,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写道:
今天下事日大坏,莫论在中在外,皆急需匡救,以缓须臾之决裂.况遐荒远激,尤非帖然无事之日,又重以茸囗子之酿成弊也久矣.今得一二正人在事,地方之患犹不至一日瓦解耳.敌患孔亟,当事者苟率而处军国,无一举动可人意,恐旦夕有变,吾辈士大夫诚不知死所.
他认为,国事弄到现在这个样子,"吾党与有罪焉",不能只怪所谓"奸党".
他对"正人"的行为作了深刻的反思,指出"吾辈出处语默之间,亦多可议.往往从身名起见,不能真心为国家."只顾自家博取好名,不以国家为念,如果天下一旦土崩瓦解,将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刘宗周痛切地说:"所云吾党之罪,在宋人之上,不为虚也!"
明熹宗即位,登用东林党人,刘宗周被起用为礼部仪制司添注主事.这时熹宗乳母客氏、近侍魏忠贤干预朝政,刘宗周上疏参劾.疏入,传旨廷杖六十,幸得叶向高相救获免.当时上书者多请逐客氏,而纠弹魏忠贤,则自刘宗周始.后来魏忠贤大兴党祸,扰乱国家,刘宗周不幸而言中.天启三年(1623),刘宗周升为尚宝少卿,旋告归.次年,奉圣旨"刘宗周升通政司右通政",朝廷照会赞扬刘宗周"千秋间气,一代完人.世曰麒麟凤凰,学者泰山北斗."将推他进入内阁.但刘宗周鉴于群贤被逐,不愿出山.他上疏推辞说:"世道之衰也,士大夫不知礼义为何物,往往知进而不知退.及其变也,或以退为进.至于以退为进,而下之藏身愈巧,上之持世愈无权,举天下贸贸然奔走于声利之场."[注]他要以自己的行动,来矫正士风,砥砺气节,为衰世树一榜样.他又作了二疏,一申理诸君子发明忠邪之界,一参魏忠贤误国之罪.二疏送到通政司,司中人目瞪口呆,说:"此何时?
进此疏耶?大祸立至矣."仅把辞职一疏上闻.果然熹宗大怒,降旨说:"刘宗周藐视朝廷,矫性厌世,好生恣放!着革了职,为民当差,仍追夺诰命."此时魏忠贤阉党当道,缇骑四出,削籍的士大夫遍天下.刘宗周既因得罪魏忠贤得祸,于是慨然叹道:"天地晦冥,人心灭息,吾辈惟有讲学明伦,庶几留民彝于一线乎!"他召集诸生,于蕺山之麓会讲.他认为世道之祸,酿于人心,而人心之恶,以不学而进;今日理会此事,正欲明人心本然之善,他日庶不至凶于尔国,害于尔家.
会讲每月举行一次,到年终辍讲.每次会讲,刘宗周都令学者收敛身心,使根抵凝定,为人道之基.他曾说:"此心绝无凑泊处.从前是过去,向后是未来,逐外是人分,搜里是鬼窟.四路把截,就其中间不容发处,恰是此心凑泊处.此处理会得分明,则大本达道,皆从此出."于是他提出"慎独"之说,作为自己学术思想的根本所在.
二、独之外别无本体 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慎独"说是刘宗周学说的宗旨.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反复强调"慎独"之重要.
他说:
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言慎独而身、心、意、知、家、厕、天下一齐俱到.故在《大学》为格物下手处,在《中庸》为上达天德统宗、彻上彻下之道也[注].
又说:
《大学》之道,一言以蔽之,日慎独而已矣.《大学》言慎独,《中庸》亦言慎独.慎独之外,别无学也[注].
可见刘宗周把"慎独"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他认为"君子之学,慎独而已矣"[注],"学问吃紧工夫,全在慎独,人能慎独,便为天地间完人."[?
那么什么
是"独"?刘宗周的学生陈确解释说:"独者,本心之谓,良知是也."[注]"独"即是本心,即是良知,是人具有的一种主观道德能力,"慎独"则是一种内省的道德修养功夫.刘宗周把"独"提升到本体论高度,而把"慎独"说成是最重要的修养方法:"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注]"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注]所以,"独"是"至善之所统会",所谓"致知在格物,格此而已.""独者,物之本,而慎独者,格之始事也."[注]这里,不仅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而且人类的一切道德准则都统摄在"独"(或者叫本心、良知)之中: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