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中具有喜、怒、哀、乐.四者,即仁、义、礼、智之别名."[注]
既然"独"相当于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慎独"的功夫相当于"致良知",那么为何刘宗周还要立异呢?他本人对此有所解释:
千古相传只慎独二字要诀,先生(指王阳明)言致良知,正指此.但此独字换良字,觉于学者好易下手耳[注]他认为"良知"说不如"慎独"说简易明白,后者更便于学者下手.而且"良知"说还有流于禅学的危险.
"慎独"说是刘宗周的道德修养论.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提出"慎独",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士风,希望通过内省的功夫,收拾人心,使人人向善,跻于道德之域,以解救"世道之祸".因此,他高度概括了"慎独"的重要性:
君子由慎独以致吾中和,而天地万物无所不本、无所不达矣.达于天地,天地有不位乎?达于万物,万物有不育乎?天地此中和,万物此中和,吾心此中和,致则俱致,一体无间[注].
人心与天地、万物关系极大,通过"慎独"的功夫治心,心为天地万物之本,本正则天地万物悉正,以此为出发点,齐家则家齐,治国则国治,天下太平则易如反掌.这里,体现出刘宗周思想的心学特征.
"诚意"与"慎独"密切相关.如果说"慎独"是刘宗周全部学说的宗旨,那么"诚意"则是他的全部学说的根基.这里,先要理解什么是"意".刘宗周说:
意者,心之所以为心也.止言心,则心只是径寸虚体耳,著个意字,方见下了定盘针,有子午可指.[注]
心之主宰日意,故意为心本.不是以意生心故曰本,犹身里言心,心为身本也.
[注]
因此,"意"是"心"之本体,是人心中超越的价值,是"至善",是"道心",是"至善之所上".刘宗周还特别指出,"意"是"有而未始滞于有,无而未始沦于无,盖妙于有无之间而不可以有无言者",也就是说,"意"合摄了一切价值但又不表现为任何具体的价值规定,具一切相而不落于任何实相.所以"意为心之所存,非所发",为未发之中.
"意"既然不是现实的活动,而只是一种超越的潜存,那么它就不可能是"动念",而是"至静".刘宗周与弟子的一段对话说:
问:"一念不起时,意在何处?"
先生曰:"一念不起时,意恰在正当处也.念有起灭,意无起灭也."又曰:"事过应寂后,意归何处?"
先生曰:"意渊然在中,动而未尝动,所以静而未尝静也."[注]
在关于"未发之中"这一点上,刘宗周揭出"意"这一个重要范畴,指出"意无所为善恶,但好善恶恶而已"[注],也就是说,"意"只是善必好,恶必恶的一种潜在意向,不是好善恶恶的具体活动.由此出发,他对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都进行了批评:
朱子惑于禅而辟禅,故其失也支;陆子入于禅而避禅,故其失也粗;文成(即王阳明)似禅而非禅,故不妨用禅,其失也玄.[注]
刘宗周所说的一意"既然如此,那么如何"诚意"呢?他说:
意根最微,诚体本天.本天者,至善者也.以其至善还之至微,乃见真止;定静安虑,次第俱到.
也就是说,通过"定静安虑"的功夫,使意"以其至善还之至微",以实现对超验价值本体的还原.《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意"就是要以"思诚"的人道践履实现天道的本诚.刘宗周说:"诚意云者,即思诚一点归宿工夫也."[注]
正因为"诚意"是一点归宿功夫,故正心先诚意,这是"由末以之本",因为"诚以体言,正以用言",诚意是体,正心是用.
"诚意"的功夫就是"慎独".刘宗周说;
《大学》之道,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慎独而已矣.意也者,至善归宿之地,其为物不二,故曰独.其为物不二,而生物不测,所谓物有本末也.格物致知,总为诚意而设,亦总为慎独而设也.非诚意之先,又有所谓致知之功也.故诚意者《大学》之专义也,前此不必在格物,后此不必在正心也.亦《大学》之了义也,后此无正心之功,并无修治平之功也[注].
这样,诚意、慎独与致知、正心实际上是合一的,没有先后之分,格物致知的目的就是诚意.在《学言》中,刘宗周又说:
《大学》之教只要人知本.天下国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心,心之本在意.意者,至善之所止也,而工夫则从格致始.正致其知本之知,而格其物有本末之物,归于止至善云耳.格致者,诚意之功.功夫结在主意中,方为真功夫.如离却意根一步,亦更无格致可言.故格致与诚意,二而一,一而二者也[注].
可见,格致是诚意的手段或方式(功夫),诚意则是格致的目的或归宿.通过"格物致知"这样的经验性方式,去体认人心中的超越的至善本体——意.因此,格致与诚意是二而一、一而二的.
牟宗三先生将刘宗周这种"诚意"、"慎独"的学说概括为"以心著性"、"归显于密"[注].的确,诚意、慎独的内倾性极为明显.刘宗周希望通过对内在超越的道德本体的探求,找到一个现实道德实践的理论基础,然后再向外展开,去寻求这种超验本体的实现方式,达到本体与功夫的合一,由诚意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