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琐语
郝兰皋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学者。他在乾嘉时代主要的地位是经师,但是
他的学问里包含着一种风趣与见识,所以自成特殊的格调,理想的学者我想
就该是那么样的吧?近日拿出《宋琐语》来读,这是一册辑录书,早一点的
有周两塍的《南北史裙华》,再早是张石宗的《廿一史识馀》,虽然都还可
以看得,也只是平平罢了,但郝君的便有点儿不同。小序云:
沈休文之《宋书》华瞻清妍,纤秾有体,往往读其书如亲见其人,
于班范书陈寿志之外别开躁径,抑亦近古史书之最良者也。
他赏识《宋书》的文章,很有道理,所录凡二十八类,标目立名,亦甚有风
致,与《世说新语》所题差可比拟,馀人殆莫及也。本文后偶着评注,多可
启发人意,读之唯恨其少。如“德音第一”述宋高祖将去三秦,父老诣门流
涕陈诉事,注有云:
三秦父老诣门之诉,情旨悲凉,颇似汉祖入关约法时。然武帝此举
实非兴复旧京也,外示威棱,内图禅代,匆勿东归,而佛佛遂乘其后。
青泥败窜,几至匹马只轮,义真独逃草中,仅以身免,而关中百二仍化
为戎场矣。父老流涕,至今如闻其声云。
“藻鉴第二”记何长瑜在会稽郡教读,不见尊礼事,注云:
按蔡谟授书皇子,仅免博士之称,长瑜教读惠连,乃贻下客之食,
晋宋间人待先生已自俭薄乃尔。近日馆谷不丰,贻为口实,京师人遂入
歌谣,良无怪已。又“谈谐第二十四”引“武二王传”云,南郡王义宣
生而舌短,涩于言论。注云:
按舌短亦非生就,多是少小娇惯所为。《颜氏家训》谓郢州为永州,
亦其类也。
凡此皆有意致,与本文相发明,涉笔成趣,又自别有意思,如舌短之注,看
似寻常,却于此中可以见到多少常识与机智,正是大不易及。
□1940年
8月
11日刊《庸报》,署名知堂
□收入《药堂语录》
南园记
奭良著《野棠轩摭言》卷三《言文》中有一则云:
陆放翁为《南园记》《阅古泉记》,皆寓策励之意,今之人使为达
官作文,不能尔也。韩败,台评及于放翁,不过以媚弥远耳,亦何足道。
而后人往往讥之,虽曲园先生亦为是言(见《茶香室四钞》)。先生至
为和平,持论向为通允,此盖涉笔及之。袁子才独不尔,信通人也。
前见陈作霖著《养和轩随笔》,有云,“大抵苛刻之论,皆自讲学家始,而
于文人为尤甚,如斥陆放翁作《南园记》,亦其类也。”当时甚服其有见识,
今奭氏所言则又有进。讲学家好为苛论,尚只是天资刻薄而已,若媚权臣,
岂不更下数等耶。士大夫骂秦桧而又恶韩侂胄,已反复得出奇矣,在数百年
之后还钻弥远,益不知是何意思,憩叟揭而出之,诚不愧为通人,或当更出
随园之右也。〔曲园先生持论通允,而论放翁未能免俗,盖因和平故乃不克
为直言以忤世俗耳。〕
古人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是为读史的正途。向来文人不能这样
作,却喜欢妄下雌黄,说千百年前人的好坏,我想这怕不是书房里多做史论
的缘故么?外国人做文章便不听说如此牵引史事,譬如英国克林威尔,法国
那颇伦,总算史上有名,而且好坏都有可说的了,却并不那么常见,未必是
西洋人的记忆力差,殆因未曾学做策论之故吧。无论看哪一部史书,不要视
为文料或课题,却当作自家的事看去,这其中便可以见到好些处令人悚然,
是即所谓殷鉴,尔时虽不能惧思,也总无暇写厚于责人的史论矣。
□1940年
8月
18日刊《庸报》,署名知堂
□收入《药堂语录》
①本文于
1941年收入《药堂语录》后,又于
1944年收入《书房一角》,加入了方括弧内的一句话,同时
删去了(见《茶香室四钞》)一语和从“古人云”起最后一整段。
燕窗闲话
《燕窗闲话》二卷,光绪辛卯年刊,题江阴郑守庭先生著,盖其门人辈
所编刻者也。卷末附墓志铭,亦其门人所撰,而生卒年月不可考,但记其七
十五岁时事,云“明年卒”,如抓云雾。惟查卷上记中举人时自云已未生,
乃知其生于嘉庆四年,卒于同治十三年甲戌。中国为传记于此多不注意,“疑
年录”之叠出殆亦不得已耶。
《闲话》所记悉其半生阅历,不说果报妖异,自有特色,虽大事不出教
读、赈饥、讲乡约诸端,但写小时候琐事,亦复朴实可取。有一节云:
予少时读书,易于解悟,乃自旁门入。忆十岁随祖母祝寿于西乡顾
宅,阴雨兼旬,几上有《列国志》一部,翻阅之,解仅数语,阅三四本
后解者渐多,复从头翻阅,解者大半。归家后即借说部之易解者阅之,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