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知堂书话_周作人【完结】(457)

阅读记录

  可以表表在“文坛”上的一点战功,但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的绅士

  气(我原是一个中庸主义者)到底还是颇深,觉得这样做未免太自轻贱,所

  以决意模仿孔仲尼笔削的故事,而曾经广告过的《真谈虎集》于是也成为有

  目无书了。

  《谈龙》《谈虎》两集的封面画都是借用古日本画家光琳(Korin)的,

  在《光琳百图》中恰好有两张条幅,画着一龙一虎,便拿来应用,省得托人

  另画。——《真谈虎集》的图案本来早已想好,就借用后《甲寅》的那个木

  铎里黄毛大虫。现在计划虽已中止,这个巧妙的移用法总觉得很想的不错,

  废弃了也未免稍可惜,只好在这里附记一下。

  民国十六年十一月八日,周作人于北京苦雨斋。

  □1927年

  11月刊《文学周报》5卷

  14期,署名周作人

  □收入《谈龙集》《谈虎集》

  谈虎集后记

  费了好几个礼拜的工夫,把这一百三十篇文章都剪贴好,校阅过,《谈

  虎集》总算编成了,觉得很是愉快,仿佛完了一件心事。将原稿包封,放在

  一旁之后,仔细回想,在这些文章上表现出来的我的意见,前后九年,似乎

  很有些变了,实在又不曾大变,不过年纪究竟略大了,浪漫气至少要减少了

  些罢。我对于学艺方面,完全是一个“三脚猫”,随便捏捏放放,脱不了时

  代的浪漫性,但我到底不是情热的人,有许多事实我不能不看见而且承认,

  所以我的意见总是倾向着平凡这一面,在近来愈益显著。我常同朋友们笑说,

  我自己是一个中庸主义者,虽然我所根据的不是孔子三世孙所做的哪一部

  书。我不是这一教派那一学派的门徒,没有一家之言可守,平常随意谈谈,

  对于百般人事偶或加以褒贬,只是凭着个人所有的一点浅近的常识,这也是

  从自然及人文科学的普通知识中得来,并不是怎么静坐冥想而悟得的。有些

  怀旧的青年曾评我的意见为过激,我却自己惭愧,觉得有时很有点像“乡愿”。

  譬如我是不相信有神与灵魂的,但是宗教的要求我也稍能理解,各宗的仪式

  经典我都颇感兴趣,对于有些无理的攻击有时还要加以反对;又如各派社会

  改革的志士仁人,我都很表示尊敬,然而我自己是不信仰群众的,与共产党

  无政府党不能做同道。我知道人类之不齐,思想之不能与不可统一,这是我

  所以主张宽容的理由。还有一层,我不喜欢旧剧,大面的沙声,旦脚的尖音,

  小丑的白鼻子,武生的乱滚,这些怪相我都不喜,此外凡过火的事物我都不

  以为好,而不宽容也就算作其中之一。我恐怕我的头脑不是现代的,不知是

  儒家气呢还是古典气太重了一点,压根儿与现代的浓郁的空气有点不合,老

  实说我多看琵亚词侣的画也生厌倦,诚恐难免有落伍之虑,但是这也没有什

  么关系,大约像我这样的本来也只有十八世纪人才略有相像,只是没有那样

  乐观,因为究竟生在达尔文、茀来则之后,哲人的思想从空中落到地上,变

  为凡人了。民国十年以前我还很是幼稚,颇多理想的、乐观的话,但是后来

  逐渐明白,却也用了不少的代价,《寻路的人》一篇便是我的表白。我知道

  了人是要被鬼吃的,这比自以为能够降魔,笑迷迷的坐着画符而突然被吃了

  去的人要高明一点了,然而我还缺少相当的旷达,致时有“来了”的预感,

  惊扰人家的好梦。近六年来差不多天天怕反动运动之到来,而今也终于到来

  了,殊有康圣人的“不幸而吾言中”之感。这反动是什么呢?不一定是守旧

  复古,凡统一思想的棒喝主义即是。北方的“讨赤”不必说了,即南方的“清

  党”也是我所怕的那种反动之一,因为它所问的并不都是行为罪而是思想罪,

  ——以思想杀人,这是我所觉得最可恐怖的。中国如想好起来,必须立刻停

  止这个杀人勾当,使政治经济宗教艺术上的各新派均得自由地思想与言论才

  好。《孟子》曰,孰能一之?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句老生常谈,到现在

  还同样地有用。但是有什么用呢?棒喝主义现在正弥漫中国,我八九年前便

  怕的是这个,至今一直没有变,只是希望反动会匿迹,理性会得势的心思,

  现在却变了,减了,——这大约也是一种进步罢。

  民国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北京,岂明。

  □1928年

  1月刊《北新》2卷

  6号,署名周作人

  □收入《谈虎集》

  酒后主语小引

  现时中国人的一部分已发了风狂,其馀的都患着痴呆症。只看近来不知

  为着什么的那种执拗凶恶的厮杀,确乎有点异常,而身当其冲的民众却似乎

  很麻木,或者还觉得舒服,有些被虐狂(Masochism)的气味。简单的一句话,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