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说得太多了,而实于中郎无甚关系,似乎可以止住了。重刊《中郎
集》鄙意以为最好用小修所编订本,而以别本校其异同,增加附录,似比另
行编辑为适宜。标点古书是大难事,错误殆亦难免,此在重刊本体例上似有
可商者,附识于此,以示得陇望蜀或求全责备之意云尔。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识于北平。
□1934年
11月
17日刊《大公报》,署名知堂
□收入《苦茶随笔》
论语小记
近来拿出《论语》来读,这或者由于听见南方读经之喊声甚高的缘故,
或者不是,都难说。我是读过四书五经的,至少《大》《中》《论》《孟》
《易》《书》《诗》这几部都曾经背诵过,前后总有八年天天与圣经贤传为
伍,现今来清算一下,到底于我有什么好处呢?这个我恐怕要使得热诚的儒
教徒听了失望,实在没有什么。现在只说《论语》。
我把《论语》白文重读一遍,所得的印象只是平淡无奇四字。这四个字
好像是一个盾,有他的两面,一面凸的是切实,一面凹的是空虚。我觉得在
《论语》里孔子压根儿只是个哲人,不是全知全能的教主,虽然后世的儒教
徒要奉他做祖师,我总以为他不是耶稣而是梭格拉底之流亚。《论语》二十
篇所说多是做人处世的道理,不谈鬼神,不谈灵魂,不言性与天道,所以是
切实。但是这里有好思想也是属于持身接物的,可以供后人的取法,却不能
定作天经地义的教条,更没有什么政治哲学的精义,可以治国平天下,假如
从这边去看,那么正是空虚了。平淡无奇,我凭了这个觉得《论语》仍可一
读,足供常识完具的青年之参考。至于以为圣书则可不必,太阳底下本无圣
书,非我之单看不起《论语》也。
一部《论语》中有好些话都说得很好,我所喜欢的是这几节,其一是《为
政》第二的一章: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二
是《阳货》第十七的一章: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
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太炎先生《广论语骈枝》引《释文》,鲁读天为夫,“言夫者即斥四时行百
物生为言,不设主宰,义似更远。”无论如何,这一章的意思我总觉得是很
好的。又《公冶长》第五云。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
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我喜欢这一章,与其说是因为思想,还不如说因为它的境界好。师弟三人闲
居述志,并不像后来文人的说大话,动不动就是揽辔澄清,现在却只是老老
实实地说说自己的愿望,虽有大小广狭之不同,其志在博施济众则无异,而
说得那么质素,又各有分寸,恰如其人,此正是妙文也。我以为此一章可以
见孔门的真气象,至为难得,如《先进》末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那一
章便不能及。此外有两章,我读了觉得颇有诗趣,其一《述而》第七云: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其二《子罕》第九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本来这种文章如《庄子》等别的书里,并不算希奇,但是在《论语》中
却不可多得了。朱注已忘记,大家说他此段注得好,但其中仿佛说什么道体
之本然,这个我就不懂,所以不敢恭维了。《微子》第十八中又有一章狠特
别的文章云: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
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不晓得为什么缘故,我在小时候读《论语》读到这一章,很感到一种悲凉之
气,仿佛是大观园末期,贾母死后,一班女人都风流云散了的样子。这回重
读,仍旧有那么样的一种印象,我前后读《论语》相去将有四十年之谱,当
初的印象保存到现在的大约就只这一点了罢。其次,那时我所感到兴趣的记
隐逸的那几节,如《宪问》第十四云: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
而为之者与?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
曰,鄙哉,■■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
果哉,末之难矣。
又《微子》第十八云: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之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
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