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盲区_石钟山【完结】(3)

阅读记录

  平淡

  军艺毕业后,那一年的石钟山27岁。几经周转,他调到了总后驻北京的某院校,然后恋爱、结婚了。他所供职的院校和医学有关,他先在机关当宣传干事,后来又到学员队当教导员,负责学员的思想工作,经常组织党员、团员学习,交流思想。

  从机关到基层是他主动要求的,为的是那宝贵的时间。白天,学员们进入教室上课去了,如果机关不开会,那剩下的时间就是他的了,他会在办公室或者溜回宿舍看书或写作。

  他这样的行为,注定不会是正大光明的,按照院校的要求,学员队的领导要和学员们一起听课,或者是在办公室值班,你却钻到宿舍里搞文学创作去,这让他心里很忐忑,创作起来也不能百分百地投入。

  这期间,他发表的作品数量仍然可观,一年三四部中篇,六七个短篇。作品虽然还在发,他却很苦恼,和上军艺时相比,他的作品没有什么突破,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平淡。不仅他的作品平淡,他的创作态势也平淡。

  这是他苦恼的平淡期。

  其实,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会遇到这样一个时期。虽然事后会看得很明白,但身陷其中时却是左冲右突,究竟该往何处去,出路又在哪里?

  他一方面想把本职工作做好,毕竟这是他吃饭的碗;另一方面,他又想把小说写得有声有色,引来人们的关注,这是他的梦想。

  1995年上半年,他有了一次机会。一位部队的老将军要出版传记,总政系统的领导想把他借调出来,专门为这位老将军写传,他爽快地答应了。只要让他有整块的时间写作,让他做什么,他都会愿意。这次借调历时两年,其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也采访了众多的老干部。那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他的的创作转机即将到来。

  阅读

  一个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和早期的阅读是分不开的。石钟山说,他早期的阅读很杂,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了阅读。他并非出身52书库,因而早期接触的课外读物就受到了客观的制约,回过头来看这也成就了他对文学的兴趣。他读到的第一本小说是《连心锁》,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大都知道这本小说,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60年代以前出生的男孩子,心里都有个情结,那就是革命的、战争的故事,使每一个少年都梦想着成为革命英雄,理想和幻想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内涵。后来他又读了《闪闪的红星》《吕梁英雄传》《红旗谱》《保卫延安》等,他的文学兴趣都是那时养成的。从那时起他就幻想成为一名战士和作家,毕竟战士有机会成为英雄,而作家又可以塑造英雄。

  他就是揣着这样的梦想一路走来,他先是成了一名战士,直到这时他才发现,要想成为一名英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和平年代已经没有战争了。当然,他还可以成为和平年代的另外一种英雄,比如雷锋,他试着做过,也受到过连长或指导员轻描淡写的表扬,但他觉得这太难了,况且雷锋和那些战斗英雄相比也不那么叱咤风云,于是作罢。另外一个理想就是想当一名能塑造英雄的作家了,他知道,要想当作家路会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时时用一些警句来激励自己,同时开始有意识地读书了。要读书就读名著,这是名人说过的话。上个世纪80年代初,新华书店已经能见到中外名著了,那一阵,石钟山把每月的津贴都换成了中外名著。中国的四大名著和“三言二拍”等,国外的更多更杂一些,从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契诃夫,还有雨果、莫里哀、司汤达、托尔斯泰等,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名著,他能读到的基本都读了。阅读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他的阅读是刻苦的,他说有的书并不爱读,读起来就打瞌睡,但还是强打精神读完了,既然是名著,总有着名著的道理吧。后来的他曾说过这样的话。

  直到他读到了海明威和杰克·伦敦的小说,他的眼睛才为之一亮,在两位先人的作品里,竟找到了他为之兴奋和激情的创作冲动。他现在说起这两位作家仍面色潮红,两眼有神。他说从精神、气质上,他总算找到了依托。两位作家的作品都可以称为硬汉文学,很男人的那一种,这是石钟山一直追寻和崇敬的,不论是做人还是为文,他一直欣赏这样的形象。世界很大,总会在不同的人群里找到和你相类似的同类,那么这个已经成功的同类就是你的良师益友。这是石钟山的心得。

  他的阅读从“大到小”,从粗到精,他得益于这些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眼界,自然也分不清良莠。现在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他一直告诫后来者;读你最喜欢的,准没错。喜欢不喜欢,对比了之后才能知道,那一阵子的阅读,给他以后的创作走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有了一种眼力和境界,也就在自己的心里有了优劣的审美标准。

  转折

  1997年6月,石钟山转业了,先是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机关工作,后来又到北京电视台工作。他在工作上换来换去的,不是他的眼光有多高,在这种变换中,他一直希望更有利于自己的创作。在机关是八小时制,到电视台后情形要好一些,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了,忙完领导交待的任务后,相对的会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创作。

52书库推荐浏览: 石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