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文化与潜规则/道破天机_净素道人【完结】(453)

阅读记录

  社会风险最易在社会承受力最低的弱势群体身上爆发。专家认为,国民待遇的白平等,弱势群体的生活贫困,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排斥等现象,都使得弱势群体这一庞大的队伍中蕴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隐患,极易成为社会动荡的“火药桶”。

  所谓“弱势群体”首先不是在物质上的“弱势”,而是在精神上的“弱势”,例如没有话语权——有话不能、不敢说出口,说了也没人理会。

  弱者问题根本不会成为问题,这里有一个“问题化”的问题:客观上是问题,在媒体、在学术界、在决策者头脑中却不是问题,要成为这些人头脑中的问题,必须经过“问题化”的过程。但是,强者把持了“问题化”的权力,只让自己的问题成为问题,而弱者和低层人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成为问题。在“问题化”这个环节上,弱者就被剥夺了,这种剥夺比直接的剥夺还要隐蔽,让弱者意识不到被剥夺了,让被剥夺者心安理得——这是更深层的不公正。

  为弱者服务的机构,弱者却没有权力制约这些机构,而眼下这些机构往往都是强者和有钱人,有话语权的人所操纵。政府本身是一个不受制约的政府,从来做的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雪中送炭。

  弱者仅能在虚拟空间诉说

  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的急剧推进,利益分化和资源积聚的态势日益明显。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收入和财富差距越拉越大,社会上出现了暴富阶层。据统计,这些强势利益群体只占中国社会总人口的16.4%,而他们拥有的资源总量却占社会资源总量的80%以上。但是,改革初期得到一些利益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日益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一个由农民、农民工和城市下岗失业者所构成的底层社会正在形成。城市中失业者成为令人关注的群体,改革前这个群体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位置,现在成为社会的底层。这些人大多数只受过中等教育,过去从事的主要是低技术工作,职业封闭,阅读量少,文化水平低,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第一,回到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去,根本没有可能;第二,在目前的体制下,回到原来那种稳定的就业体制中去,根本没有可能;第三,朝阳产业也不会向他们提供多少就业机会。这就意味着目前的失业下岗者,事实上是社会的被淘汰者,他们已经是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的一个群体。如果承认这些人将永远也不可能回到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去,甚至无法找到稳定的就业机会,就需要在创造边缘性就业机会的同时,作出某些制度性的安排,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经济和社会需要。

  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日益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以及底层社会的形成表明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

  这要从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利益诉求开始。不能仅让弱者在虚拟空间控诉补偿的不平等,而应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对弱势群体的利益关怀必须制度化。我们必须明白,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公众感受到“现有的社会制度是最好的最适宜的制度”。如果仅仅以远期的预期收益的承诺,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重视和关怀,这对于急需要利益补偿的民众来说,是没有多大效果的。

  福利养懒汉与权力养懒汉谁可怕

  社会保障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郑功成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不能以“养懒汉”否定社保功能,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福利病至少在30年内均是一个伪靶子,但它确实会误导人们甚至影响政治决策。社会保障领域应该遵循这样一条文明原则:宁愿养一个懒汉或者少数懒汉,也不能让多数人因缺乏社会保障而陷入生存恐惧之中。他说自己到过不少福利国家,不仅没有看到病态,反而都是健康、有序、和谐、文明的。(11月6日《人民日报》)

  显然,郑教授这番话是有所针砭的,近来社会确实流行一种“福利养懒汉”的认识。一方面是有些地方政府以此为由削减、延缓甚至挤占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或者以此为由给享受低保者设置很多严苛限制,规定打麻将、买电脑、超生者不得享受低保;另一方面不少学者也论证“福利制度会养懒汉伤害社会效率,所以中国不能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这种认识背景下,郑教授“宁养少数懒汉也不让多数人因缺乏保障而陷于生存恐惧”的原则格外让人振聋发聩。

  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许多人“未免除生存恐惧”的时代,需要的是“增强营养”而非“避免营养过剩”;而且,我们的福利水平还远未达到“诱人当懒汉”的程度,不少地方连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都做不到,几个人会没出息到因那点低保金而“不劳而获”;最重要的是,即使因保障而出现几个懒汉,那也是一个文明社会为公平分配利益而不得不承受的代价,那种懒汉是源于人性劣根而非制度弊病,不能因为臆想中几个莫须有的懒汉而让多数人陷入物质匮乏的生存恐惧中。何况郑教授说了,即使那些“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国家,也没有看到福利病态。

52书库推荐浏览: 净素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