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_石钟山【完结】(45)

阅读记录

  答:现在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暂定为《遍地故乡》,是讲述三代军人的故事。从他们的情感入手,表现几代人对战争、生命的认知过程,解读不同年代的军人的使命和责任。预计九月中旬完稿。明年上半年计划创作一部关于20世纪30年代东北题材的长篇小说,内容涉及有青楼女子、淘金者和采人参梦想发财的一群男人,仍然是一部关于男人和女人,情与爱,金钱与生命的故事。

  《大院子女》这部小说的题材肯定和以前创作题材有所不同,因为关注点不一样了。不论是书中的内容,还是改编后的电视剧,相信一定会引起不同的反响,在这部作品里不仅有我个人的影子,同时也有着那个时代的你我,这一个关于我们的故事,我期待着会有更多的人会喜欢上她。

  答《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

  问:请从作家的角度谈谈您对目前军事小说现状的总体看法。

  答:看军事题材的文学应该放在全国文学范围内,军事题材的文学是大环境文学的一部分,水涨船高,大环境下的文学兴盛之时,也会是军事题材的文学繁荣之日。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军事题材的文学似乎热闹过一阵子,大概因为是那场局部战争,并不是因为军事题材的作品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而是人们在关注那场局部战争的本身。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曾经红火过的军事题材作品,又能留下几部呢?那种暂时的繁荣只是一种假象。因此,我看军事题材的作品从来没有繁荣过,也就谈不上低俗了。说现在的军事文学不景气,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又何尝轰轰烈烈了?部队从事军事题材的作家,同样生活在大环境之中。我希望部队作家所创作的军事题材作品率先打破文学的沉寂。

  问:作为一名在社会和军队都有影响的作家,您觉得您的作品打动读者的地方是什么?

  答:大家都知道,文学即人学。只有把人吃透了,把人的命运写到位了,这样的作品人们就会喜欢。文学不是纪录生活,她在讲述人们的幻想和理想,把沉寂在人们心底不易察觉的那份感动调动起来,人们就没有理由不喜欢文学。文学说到底是告诉我们生活中不能够达到的内容,是人生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如果一个写作者能够清楚这一点,并且把写作技术融入其中,那么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读者或观众就没有理由去不喜欢它。我正在尝试这么去做,努力让自己的作品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也有人说,文学是少数人的事情,越卓尔不群越好。我认为文学的形式是大众的,所表叙的思想应该是形象的,文学不是哲学,她是大众的,对于思想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样去表述,首先应该是形象的。

  问:据了解,目前军队题材的影视作品很为观众看好,可相关的图书却反应平淡,没有出现热销局面,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答: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只能占一小部分,有时换一种口味也是件挺新鲜的事。观众关注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大多是关注那种陌生的生活。从我的角度来看,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成功的很少,而形式大于内容的很多。

  图书和电视剧作品相比,它们的平台不一样,电视剧是免费的午餐,图书则不一样,看书得自己掏腰包,所以看电视剧的人永远多于读书的人。

  问:有的作家说,我只管写书,卖书的事是出版社的事,您同意这种说法吗?作家与图书市场的关系该是怎样的?

  答:作家写书的过程应该说是一件非常纯净、神圣的仪式。书出版后就是商品了,最大的利润就是追求市场化。书稿一离开作家的案头,她就不仅仅是一部作品了。作家和出版社能够联手做一些宣传和策划,如果对图书的销售有利的话,我想这是一件好事,这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读者不仅是出版社的上帝,同时也是作家的上帝。我不赞成作家迎合读者去写作,但我认为作家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拥有更多的读者,和出版社一起去宣传这部作品,应当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答《新闻出版报》记者:

  问:看到书名,我想您也许在试图讲述部队大院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些人,书里的儿女肯定有军人,也应该会有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请问,《大院子女》讲的是什么?

  答:《大院子女》这一题材已经酝酿许久了,和我以前创作的“父亲系列小说”相比,角度和投入的情感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亲系列小说”对父辈的情感是复杂的和多义的,那个年代的军人的共性很容易找到,读者也很容易接受,欣赏这些人物时带着许多的宽容和理解,然而在创作《大院子女》这部小说的时候,主人公的经历和情感又有了许多自己的经历,可以说《大院子女》这部小说写的是自己这一代人的经历和奋斗史。因为我们这一代人与父辈那代人相比,时代背景不同了,经历的文化和社会的变革是父辈那一代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对生活和情感,以及事业的选择丰富了许多,因此,在寻找典型性上就有多种可能性。《大院子女》这部小说已经不是家族史的写作,应该说是对群像的描述——作为“大院子女”的两男两女所走进社会后的不同经历。作品的主题内涵更具有了当代性和多义性。

52书库推荐浏览: 石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