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普愿禅师快圆寂时,弟子问他:“和尚百年后,向什么处去?”他说:“山下做一头水牯牛去。”弟子说:“我可以随师父去吗?”他说:“可以,你如果要跟我去,别忘了衔一茎草来!”——这是快乐无忧是佛。
洪州水老和尚说:“自从一吃马祖蹋,直至如今笑不休。”——这是快乐无忧是佛。
云门文偃禅师说:“日日是好日。”——这是快乐无忧是佛。
沩山灵佑禅师说:“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譬如秋水澄澄,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之人。”——这是快乐无忧是佛。
黄檗希运禅师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这是快乐无忧是佛。
仰山慧寂禅师说:“我这里是杂货铺,有人来觅鼠粪,我亦拈与,他来觅真金,我亦拈与。”——这是快乐无忧是佛。
我们看历代祖师,真的是个个活泼纵跳、生意盎然。快乐无忧,这种无忧不是来自后世极乐的期待,而是今生生活的承担,是如实地接受生活,要在今世,甚至此时此刻就无忧。
因此,有人问石头希迁禅师:“如何是解脱?”
他说:“谁缚汝!”
(没有人绑你,为什么求解脱呢?)
“如何是净土?”
他说:“谁垢汝!”
(没有人污浊你,为什么求净土?)
“如何是涅槃?”
他说:“谁将生死与汝!”
(没有人给你生死,到哪里求涅槃呢?)
无时不是解脱之境,无处不是净土的所在,永远都在涅槃之中,长空不碍白云飞,好一个快乐无忧是佛!
人间游行 读《阿含经》,最常从眼前跃起的是四个字:“人间游行”。
佛陀成道以后,在人间各处游化,有时也到天上去说法,在《杂阿含经》最后一部分,都是佛陀为鬼神说法的记载,很有意思的是,佛对“天子”说法总是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天子们则都是在半夜来请佛陀开示。而在佛为夜叉鬼、针毛鬼、鬼子母等百千诸鬼说法时,都是佛陀在“人间游行”,晚间接受鬼的供养,住在鬼所变化的居处。
经典一开始的时候,都是: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国人间游行……”
我很喜欢经典这样的开头,光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人间游行”这几个字就够令人沉思了。
《增一阿含经》的《听法品》里,曾记载佛陀到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
帝释问佛:“为用天食?为用人食?”
佛言:“用人间食。所以然者,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
于是,佛在天上就吃人间的食物(在天人想来,是十分粗糙的东西),共吃了三个月,娑婆世界的众生很想念佛,优填王首先用栴檀木刻佛像,波斯匿王首先用黄金塑佛像,传说这是佛教有佛像的开始。
经上还有一位佛的弟子,死后升天,忆念佛陀,以神通力变化到佛面前,可是他的身体却站不起来,他细致的身体如酥油一般软瘫在地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佛陀教他把身体变粗糙一点,才能在人间站立。
相对于六道里的天道、阿修罗道,乃至于鬼王,人都是非常粗糙的,吃的食物也很不佳,这真是无可如何的事。
不过,当我们想到佛陀选择在人间成道,并且乐于在人间游行,即使住在辉煌的天宫,仍然与我们一样吃着人间粗糙的食物,光是如此,就值得我们感恩,因为仅仅“人间游行”四字就有深刻的大慈悲在。
我们也是天天在人间游行,可是我们做了什么?又想选择什么呢?
人间英雄 英国作家卡莱尔在《英雄与英雄崇拜》一书里,这样界定人间的英雄:
“大勇无畏,勇中有温柔之情的人。”
“独具慧眼,达于永恒深处的人。”
“以生命火,来照亮真实之光的人。”
“甘于沉默,不爱自我炫耀的人。”
“情智交融,有似云雀般欢愉的人。”
“自我节制,因节制而高雅的人。”
“喜爱无限,公然向死亡挑战的人。”
“天真自然,明亮一如赤子的人。”
“生而忠诚,因忠诚而伟大的人。”
“洞察明锐,以直觉便能看见神圣的人。”
……
这些话,使我们知道英雄何以为英雄,而这些特质,都是大乘菩萨的特质,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吧:菩萨,正是最伟大的人间英雄!菩萨行,正是最高远的英雄行径!
菩萨与一般人间英雄最大的不同是,菩萨从不以为自己是英雄,而是随顺在众生之中,与众生同样地仰望。此外,菩萨不求世间的名利与权位、菩萨不被时空所拘限。
菩萨有无边的胸怀,但不认为自己的胸怀够广大。
菩萨有无尽的慈悲,但不以为自己的慈悲够深切。
52书库推荐浏览: 林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