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先生最近新出版了他口述的回忆录《我与丁玲五十年》,详细讲述了他与丁玲一同经历的西战团工作、整风审干、晋察冀边区土改、新中国文艺工作建设、反右冤狱、遣送北大荒、“文革”中秦城监狱生活以及平反前后风风雨雨,首次披露大量细节,是研究丁玲的宝贵的第一手史料。
书中讲一件小事也许并不重要,我却愿意抄在这儿:丁玲、陈明在北大荒没有悲戚感伤,也不嗟叹命途多舛,而是融入当地群众中,两个年过半百的人从最底层开始生活。“文革”开始,气氛更紧张了。农场老工人,老雷头,被派来监视丁玲,却对丁玲很好。一次闲谈,老雷头问丁玲可记得以前对他说过一句话,丁玲说我可记不得了。老雷头说我可记得,那天我正在缝衣服,你过来了,你说,哎呀,我今天没戴眼镜,要是戴了眼镜,我来给你缝。这个工人就记得这句话。
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工人眼里的大作家丁玲。
关露啊关露
如果不是友人赠我新出版的《关露传》,我不会想起她。尽管李安导演的由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影《色戒》和去年大热银屏的电视剧《潜伏》,都让人对于20世纪发生的谍战故事产生了兴趣,然而关露是谁?
“左联”女作家、“红色女谍”关露于1982年12月5日服了过量安眠药,结束了她76岁的人生。这人生,的确是起伏跌宕;这人生,忒也惨伤悲凉。
在12月18日由文化部和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悼念会上,与关露有过远近不一接触、交往的一批老同志,情绪颇为激动。
丁玲说,我们社会主义应当像这间屋子充满阳光,但是阳光照不到她。
夏衍说,解放后30年关露内心一直非常凄苦。她的死必有原因。
周扬说,关露同志直到去世,我未去看过她,是个遗憾。这个同志肯定可以盖棺论定,她为人很善良。
王炳南说,我一直感到潘汉年决定关露做特务工作是个原则错误,未考虑后果,当时关露已是知名左翼作家,人们看见左翼作家也做汉奸,给她一生也带来不利因素。
在民族危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匆促上阵,血洒疆场。当时中国空军飞行员往往经过短暂培训,就驾着飞机上天迎战日寇。不计后果。像关露打入“76号”魔窟,接近汪伪特工总部的头子李士群,为党做情报工作,估计在党组织一面,在关露这一面,都是不计后果的。当时,日、蒋、汪伪关系微妙,国共两党分裂、合作又摩擦,斗争形势错综复杂,党利用关露姐妹与李士群的关系,也是必然的。当年李士群被捕,其妻叶吉卿怀着身孕,是关露的妹妹胡绣枫收留并很好地照顾了叶吉卿,李士群夫妇一直心怀感恩。有了这层关系,关露顺利打入敌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潘汉年向延安发去大量重要情报,就有关露的功劳。由于关露成功策反李士群,李士群后来为共产党做了不少事:将鬼子“清乡”计划提前通知中共,保护并释放了一部分被日伪特务抓进“76号”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掩护新四军运输粮食、药品进根据地,利用职权发放特别通行证,并派人护送中共重要干部过封锁线等等。
但是在这过程中,关露整天陪着那些太太小姐玩乐,醉生梦死,对于文质彬彬、并不擅长于交际的关露来说,倍感煎熬。李士群的老婆一度仿佛有些吃醋,老是提防她接近李士群。李士群很忙,她也很难找机会跟他单独谈话。而最让关露难过的是,文艺界的朋友以为她投敌当了汉奸,避之唯恐不及,或在路上遇到时狠狠地投以白眼。极度紧张、孤独中的关露,甚至好几次不想干下去了。但是最终,信念支撑她,她擦去委屈的泪水,敷一点脂粉,挎着手提包,一次又一次踏进“76号”。
之后,受党组织派遣,关露在与日本大使馆和海军报道部有关的刊物《女声》当编辑,收集情报,赴日参加“大东亚文学者代表大会”。
特殊的工作不仅被文友们猜疑、鄙视,由于单线联系,往往组织内部也因证明不及时而遭遇严厉的组织审查。这使关露尤为受折磨。抗战胜利后,在淮阴,关露在大街上被上海来的青年认出,大呼“女汉奸”。这一类的惊吓想必也使关露紧张的神经几近崩断。
然而,最让关露想不到的是,她不仅牺牲了名声,她还失去了爱情。
当时她的恋人王炳南在重庆,工作在周恩来身边。一直以来,曾留学德国的王炳南担任对外宣传和外事工作,他组织翻译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接待白求恩、柯棣华、伊文思等外国友人。对于王炳南,周恩来曾说过这样的话:炳南不仅是我的左右手,也还是我的耳朵和嘴巴呢!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王炳南是秘书。毛泽东对王炳南说,你是我们的“王外长”!虽是戏言,却也足见领袖对王炳南的器重。
当王炳南得知关露从上海安全到达淮南新四军解放区时,他正在南京,是中共南京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共代表团南京发言人。繁忙的工作也不影响他与关露频繁通信,他甚至想搭飞机去见关露——在关露去世后那个悼念会上,曾经位高权重、在关露之后又有过两任妻子的王炳南,在发言中语气平静地讲到这次未能成行的原因——领导最后决定不去,说关露是好同志,但在淮阴名誉不好,你以后少来往。当时虽然党组织知道关露的身份,可关露是上了国民党拟定的汉奸黑名单的“文化汉奸”,而王炳南的工作却时时也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领导就是周恩来。在当时特定背景下,周恩来很难成全他们。
52书库推荐浏览: 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