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南方基业时,杨行密褪去武将浮夸自负的作风,选贤任能、重视人才,发展农桑。
905年,杨行密溘然长逝。当地百姓无不为之扼腕。
杨行密去世后,徐温逐渐排除对手掌握了军政大权,拥立杨隆演建立了吴国,之后又主持为杨溥谋划称帝,因而成为吴国的第一大臣。他让自己的长子徐知训驻守扬州(今江苏扬州东北),自己则坐镇润州(今江苏镇江),隔江控制朝中大权,而徐知诰也渐渐显露才华。
徐知诰长大后,不但相貌出众,而且胆略过人,他为人厚道,待人诚恳,人缘也很好,威望高过徐温的其它儿子们。
不多年后,徐温让徐知诰做楼船军使,率领水军驻守在金陵,后随军出征立下战功,被升为升州(今南京)刺史。徐知诰勤于政事,力求节俭,广交儒生,实施仁治,深得百姓爱戴。
不久,徐知训因与部下朱瑾存在恩怨,被朱瑾寻机杀死。扬州顿时大乱,徐知诰隔着长江见对岸火光闪烁,马上召集部下渡江过来,进城之后,很快就平定了朱瑾的叛乱。
徐知诰已经平息了叛乱,稳定了局势后,徐知诰也代替徐知训治理扬州。
徐知诰执政后,扬州在渐渐繁荣阜丰。徐知诰春风得意正当时,而远在金陵的徐温老迈身体也渐渐衰弛。
(3)步步为营帝王路
顺义七年(927年),徐温病死在金陵。
这对当时已年近不惑之年的徐知诰是一个天大的际遇,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徐知诰不仅有能力,也很有抱负。早在他十岁时,他便作诗《咏新竹》,其间有一联显示了他徐知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宏大志向,那便是:
栖凤枝梢犹软弱,
化龙形状已依稀。
徐温死后,徐知诰马上行动起来,他一方面以最快的速度将金陵接管过来,另一方面派兵阻止徐温亲生儿子徐知询来继承徐温之位而由自己继承了徐温之位。徐知诰代替了徐温的权臣职位,将杨溥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自己掌握朝中实权。
“挟天子以令天下”这招很快见效,徐知诰自恃羽毛丰满,吴王杨溥和徐温诸子软弱可欺,徐知诰加快了政治上的篡代步伐。
徐知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正名——借光复李唐之名来获取民心。
徐知诰毕竟也不真是个小喽啰,未成孤儿前,他父亲可是十分有背景有声望的。他可是唐宪宗之后,身份持重,当今天下分崩离析,可哪一个是师出有名的?
世人多半怀念大唐,对“朱温灭唐”耿耿于怀,颇有诟骂。
唐朝,多么富丽华贵的时代?浩荡千年历史,载不尽的就数 “唐”了!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富丽张扬,包罗万态;四方来朝,威名远播;歌舞美酒,美人难数;文章词作,妙笔难书……
老百姓都期盼那样的时代,即使那个时代远离,着眼现实,放眼秦淮河,笙歌曼舞,那一片光华中,似乎透着大唐的影子?
即使不能回到大唐,为何不相信那个有气度有谋略的大唐皇室后裔,给我们重塑这样的辉煌?
徐知诰改名李昪,达到的效果虽不是一呼百应的,但百姓对他却也十分敬畏,也对他满怀希望。
光光名字还不够,李昪需要更多,他不仅需要百姓敬畏他,他还需要百姓膜拜他!
不日,秦淮河上便流传着一曲广泛流传一首隐喻李氏兴、杨氏衰的民谣:
江北杨花作雪飞,江南李树玉团枝;
李花结子可怜在,不似杨花无了期。
李和杨,李花结子,杨花无期?这不是说李昪有前途,大有作为;而杨家已经穷途末路,江河日下了吗?
百姓之中流言蜚短流长,津津乐道的有,举棋不定的也有,心里嘀咕的也有,故作深沉的也有,不一而足。可百姓这些反映,正合了李昪的心意。
一切被布置的高超精妙,深不可测。一桩桩神乎其神的事后,李昪的王者形象愈发深入人心了。水到渠成,因势利导,李昪终于在知命之年登上帝王宝座。
(4)与民休息守仁义
说说李昪的仁义节俭,主要是想和他的子孙作比,从中我们看看我们的男主角和我们的开国皇帝究竟有怎么样的区别。
李昪当上皇帝后,更是念起南唐百姓来,仁义之风尽显。他登位后恪守准则,决心与民休息,不动干戈。他先后拒绝了南汉王提出的联兵伐楚的提议,以及朝臣提出的征讨新主继位的吴越国的请求。
他时常劝导太子李景通:“汝守成业,宜善交邻国,以保社稷。他日北方倘以武力寻衅,汝能守吾言则为孝子,百姓定谓汝为贤君矣!”
你也许会觉得李昪这样一个深谙权谋、胸有大志、行军有道的将才治国之才甘于守业,而不是开疆拓土、图谋一统天下,肯定是安于现状,贪图享受,乐不思蜀了。实则不然,李昪与民休息时自己也是力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对于他的太子也是如此,有司奏请李,言及太子李景通要用杉木制作板障,李昪批曰:“杉木固然不乏,但宜留作战舰,板障以竹代之可也。”
这个寒门出身的君王,平日着装朴素,脚穿蒲编草鞋,衣无罗绮锦绣;盥洗、饮食等各类日常用具全为铁器,严禁有司添置金银制品;他不贪图声色犬马,下令将后宫年轻貌美的姝丽全部裁汰,在身边只留几名老丑勤快的宫女照顾起居,对于那些使历代帝王玩物丧志的歌伎以及舞乐、苑圃、器玩等等,他更是深恶痛绝,弃之不用。
52书库推荐浏览: 汉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