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爱:香巴拉的私享盛宴 _李悠【完结】(53)

阅读记录

  山峦之间,有着缥缈的云雾,似神仙居住的处所。这段路途上,不乏独特的藤桥。因为珞巴人喜住崇山峻岭,交通通常是由白藤编制的索桥。据说,不要一板一钉,只用原始森林里的藤本植物那细长的茎蔓,就做成了柔韧的藤桥。过这种桥是有技巧的,你的步伐要跟随着藤桥起伏的节奏,才可以安安稳稳走过。否则,就会不停摇摆,越害怕越容易被捉弄。

  海拔已经越来越低,空气中潮湿的水分子贪婪地亲吻着皮肤。亚热带的丛林里,植物交错生长,有着特别的层次感,凌乱却不显拥堵。片片青苔说着古老的故事,清澈的泉水则滋润着当地的生灵。

  一路上的植被,总给我以远古的孤独感,无论是曲折向天的参天大树,还是垂下细腰的小木,都像是山林的守护者,又似来自另一个空间的主宰者。

  拐过一道弯之后,可以看见两座山之间波涛滚滚的雅鲁藏布江了。对面山上就是德兴村,架在浑浊的江水之上的是德兴藤桥。细细一道白色的线,连接了两岸青山,穿流而过的江水似也失了霸气。

  继续往前,依旧是无数的小塌方,原本窄小的路面被沙石堆去一半,更加坎坷。一路上,不时有经幡出现在眼前,有时是在路边,有时是在桥上。

  最爱是那随处可见的芭蕉树,硕大的叶子,只是看看,就让人心生凉意。因为此时,气温已经很高。

  小道上,有抬着大竹竿的门巴人,也有背着小背篓的门巴妇女。

  在周边的山头,依然保持着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耕种方式,伐树或将地上的草晒干,用火焚烧成灰做肥料,然后就地挖坑播种。火烧过的土地变得松软,加上草木灰的肥料,一年就不再施肥。这样的经营方式使得土地一年一换,生产力非常低下,农作物的产量很低,俗称“种一偏坡,收一箩箩”。

  沿途可见门巴人焚烧的山地,单单那一块光秃秃露着,像个癞子头。他们在灰烬中埋下种子,驱赶野生动物,便守株待兔似的等着庄稼自然生长成熟。几年后,当土地变得贫瘠,便被放弃,原本的人家又搬迁到一处山林边,再烧出一片地来,重复以往的刀耕火种。据说,非洲有很多这样的农业方式。

  门巴人每天起早贪黑,在农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着农活,用一些简易的工具维持着全家人的生存。在这山岭之中,他们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是高楼大厦,也不知道人类已经可以登上月球,只是简单重复着每天的劳作,觉得这就是人生。

  雅鲁藏布江与多雄拉河交汇处,让我想起了15岁随母亲的旅行,从大连到上海的邮轮上,清清楚楚可以看见渤海与黄海交界的线,一边是浑浊的渤海,一边是碧蓝的黄海,而此时,绿树这边是清澈的多雄拉河,而彼岸则是混沌的雅鲁藏布江水。

  融汇到一起的河水朝着下游奔流,而我们也终于看到了解放桥。这意味着前面就是终点,就是最美丽的背崩乡!

  大桥是不允许拍照的。边防证交由部队检查后,我们沿土路缓缓爬行两里路,就到了背崩乡。

  这盈盈绿色铺满了目光所及之处,淡淡的雾气飘浮在半空,不知道是炊烟还是云朵。之间,点缀着一些红色的,是房屋,也是泥塘。

  我们在这里认识了加措。

  住进村头门巴人开的旅馆,迎头就撞上了一个懵懂的小伙子,他匆匆道歉离开,却又在看到陶伟的越野车时驻足停留,只见他抚摸着脏兮兮的车身,然后抬起头问:“这是你们的?”

  那双眼睛,纯净得如同未涉世事的孩童,那么认真地看着你。

  这里的住宿条件明显不如墨脱县,厕所和浴室都是在院子里露天搭建的,几块木板,遮上一块布,就是浴室了。提着满桶水进去,又拎着空桶出来。我和蓝体力不够,合力提了一桶,简单擦掉身上的泥水和汗水,就算完事。陶伟好像很享受,洗澡的时候还顾自哼着歌。

  吃晚饭的时候,加措又来了。他与陶伟聊天,说乡里只有两辆像他这样的车,因为没有车,这里什么东西都贵,饮料都要10元一瓶,只有游客去买。不然,就是小女孩在家里的园子里摘水果,卖给游客,再去买吃的。

  次日午饭,加措依然准时到来,照旧与陶伟聊天。很久很久,似乎我和蓝一直没在他的眼里存在过。

  大太阳底下,几个小孩在门外追追打打,加措冲他们说了几句话,孩子就跑开了。他这时才歉意地笑笑,向我们大家说了第一句话:“那个大的是我侄儿,很调皮。”

  后来聊到熟络了,陶伟心血来潮,说要带加措去山上兜风。加措一听,激动坏了。我们都笑他,他却连连摆手说道:“不行的,山上有野人!”

  真的有野人吗?我们都不相信,但看到加措紧张的模样,谁也不想去以身试险。

  这个加措,与浪漫的仓央嘉措谐音,却丝毫没有六世达赖的诗与情,他眼里心里都只有那辆越野车,大概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辆越野车吧!

  蓝问他:“如果有了车,你最想去哪里?”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拉萨。”但转念一想,又低低地说道:

  “如果还可以选,我也想开车去印度看看。”

  背崩离印度是很近的,据说一天就可以到达。来背崩需要边防证,也是因为这里处于边境,治安需要保障。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