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进咸阳,和樊哙一起劝刘邦退出秦宫室,还军霸上;
六、利用和项伯的关系,在鸿门宴上成功保护刘邦,此大功也;
七、还是利用与项伯的关系,扩大了刘邦的封地,并建议烧掉栈道,消除项羽顾虑;
八、向项羽报告田荣反,使其东顾,解除刘邦的压力;
九、建议与彭越、英布建立统一战线,开始战略反攻;
十、提出“张八条”,反对分封六国之后,帮助刘邦确立正确的革命路线,此亦大功也;
十一、提醒刘邦通过韩信要求做假王的报告,避免组织分裂;
十二、划分鸿沟以后,建议刘邦撕毁协定,防止养虎遗患,对项羽赶尽杀绝;既而诸侯不能如约,又建议刘邦给他们好处,巩固统一战线;
十三、说服刘邦定都长安;
十四、建议先封雍齿为什方侯,稳定内部;
十五、维护太子地位。
从上面可以看出,张良对刘邦的贡献,有的是战略性的,有的是战术性的,还有的如鸿门宴则是直接救了刘邦的性命。谋士多谋,人主善断,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因为有“淮阴(韩信)诛夷,萧何系狱”作对比,张良功高身退就显得高人一筹。中国历史是一部相斫史,内部为争夺权力、巩固权力动辄刀斧相向,砍下的那么多人头,没有对不对的,只有该不该的,该砍就砍,乐此不疲,充分体现了“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最高境界。所以“伴君如伴虎”,所以“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更要命的是,政治斗争这部绞肉机一旦启动,十有八九会殃及小老百姓,这部机器喝不够血不会停下。
张良于是成为一种渴望的补偿。
其实在张良之前,也有类似的人物,比如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范蠡,富甲天下且抱得美人归,他也是做官的理想。榜样在,但难学,因为权力这种东西,比美色更易诱人,比毒品更易成瘾。食欲、性欲,人之大欲也,但人老了,美食美女都难以消受了,只有权欲是超越食性的东西,恋栈不舍,到死都不会放手。所以,终身制,其实是符合人性的,所谓看得开,放得下,舍得了,一般都是扯淡。
“臣光曰”这次说得不错,神仙云云,那是骗鬼的,给领导一个台阶而已。明哲保身才是硬道理。张良在参加刘邦的革命阵营中,曾经有一段时间脱离组织,去帮助韩王搞复辟去了。这段经历,如果放在“文革”,叛徒内奸工贼一类的帽子是摘不掉的,张良索性以攻为守,把“哈韩”的事情公诸刘邦一人,以此来推销自己的职业精神,就是“忠”,“为韩报仇强秦”是绝好的广告,张良口口声声忠于故国,不过是幌子,反复在刘邦面前强调,潜台词很清晰:我是忠于刘皇帝的。这条信息,刘邦收到。
张良明哲保身第二招,就是示以不贪,反复强调自己对老板开出的待遇非常满足,做神仙练气功,都是韬晦之计,韩信哥哥则是“日夜怨望,居常鞅鞅”。态度决定一切,刘皇帝经常要留神他们的举动,“神仙?妖怪?”老刘每天要给他们做有罪推定,没有保护色,肯定会被当成妖怪砍了。
高邮鸭蛋一定是咸(贤)的
太祖高皇帝五年(公元前202年)
九月,虏臧荼。壬子,立太尉长安侯卢绾(wǎn)为燕王。绾家与上同里闬(hàn),绾生又与上同日;上宠幸绾,群臣莫敢望,故特王之。
卢绾的父亲和刘邦的老爹是好朋友,通家之好。卢绾和刘邦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倘若他们是一男一女,指腹为婚也说不定。在农村,上一代的友好气氛,会让下一代有一种友好相处的使命感。俩人是朋友、玩伴,玩游戏的时候,估计也是刘邦演官军,卢绾扮土匪,刘邦当王,卢绾做随从,一主一从,两个都有独立领导意识的孩子是玩不到一起的。
这种缘分,如果是两个庄稼汉,他们也可能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但是,风云际会,刘邦做了皇帝。
要说起来,卢绾也是老革命,据《史记》载:“及高祖初起沛,卢绾以客从,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一直在刘邦身边,“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群臣莫敢望”就是大伙儿连攀比都不敢,没办法,人家交情太铁。看到这句话,我想起了韦小宝。在金庸的《鹿鼎记》里,我们看到,皇帝也需要友情,也渴望友情,皇帝也是人哪。皇帝往往越做越孤寒,今天的老板、领导、首长也会越做越孤寒,如果生活中还有玩伴,有朋友,或许还能中和一些官气和霸气。
卢绾是皇帝的朋友,霸道吧?这是真正的朋友,不是“胡适的朋友”,也不是那种交换个名片就以朋友相称的朋友,同时卢绾的资格也是够老的,早就封了长安侯,后来也想封王,大伙儿有点看法,直到卢绾跟随刘邦平叛并抓到燕王臧荼,军功也有了,大伙儿知道拦不住了,最后反而弄成了群众推荐卢绾做燕王。
大伙儿推荐:“卢侯爷跟着您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功劳最多,大王小王您都封了别人,这次怎么说都轮到卢侯爷了。”
刘邦说:“不要因为卢绾是朕小时候的朋友,就……啊?”
大伙儿赶紧说:“哪里呀,卢侯爷要不是因为是您的朋友,凭战功和水平早就该封王了,您不能因为避嫌,让卢侯爷没法进步哇。”
52书库推荐浏览: 圆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