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评论认为这首词表现的是闺怨。写了一个独居庭院的女子,她的愁、怨、伤、悲。其实可以更深入的进行理解。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鲁迅先生为我们指出了赏析诗词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知人论诗(词)。欧阳修四岁而孤,生于贫寒之家的他,历经挫折,却始终坚忍不拔,最终成为朝廷重臣,可以一展抱负。他需要有多大的胸襟,承受多少艰难困苦啊。然而他却命运多舛,由于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出京当了一个小官。所以,我们在他的《醉翁亭记》里,看见他饮酒行令,投壶对弈,陶醉在山光水色之中,他难道忘记自己的志向了吗?而他的《伶官传序》,在他“满招损,谦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痛切总结中,有他“兼济天下”的抱负。他是一个满腹经纶、志存高远、心忧天下的人,然而他却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空余惆怅和伤痛。我想历经变动,壮志难酬的他肯定有怨、有恨、有苦,有悲,那种孤独、伤感和文中寂寞的女主人公神韵相合。所以,与其说这首词写的是闺怨,倒不如说是词人以一首《蝶恋花》借独居深院的女子来表达自己被统治者抛弃的怨、恨、伤、悲。
我和月亮有个约会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原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水调歌头: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丙辰:熙宁九年(1706年)。苏辙字子由。
婵娟:月色美好。
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到第二天清晨,一直喝到酩酊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是什幺时候出来的呢?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幺年代了。我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却又怕经受不住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的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于天上,哪里象是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耀着华美的楼阁,夜深的时候,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已经圆了,便不应该有恨了,但为什幺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变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有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就是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够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王菲以缥缈空灵的声音演绎了一首《明月几时有》,将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诸多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这首歌的歌词词人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苏轼,他是我国北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才华全面的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都有卓越的建树。
《明月几时有》的歌词就是来自于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此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年)。那年,苏轼四十一岁,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中秋节那天,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一整夜的酒,直到天亮。在酩酊大醉中,他写了这首词,既是遣怀,又用这首词来表达他对弟弟苏辙的想念。因为他们兄弟俩已多年没见了。词以望月开始,既怀逸兴壮思,高接苍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如同屈原的《天问》,起调奇逸。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有乘风归去的想法。但是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希望能够立足现实,因为他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更加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在尘世间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词的下片主旨是怀人,改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词人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徒增“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却是怀念亲人的心事,借见月而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词人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词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深情。苏轼兄弟之间情谊甚笃。他与苏辙在熙宁四年(1071年)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没有相见了。苏轼原来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任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是人生的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是执着人生,下片则是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52书库推荐浏览: 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