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散文随笔_路遥【完结】(15)

阅读记录

  怎样赤裸裸地去赞扬什么,批判什么。我认为,一个作家的倾向性应该包含在作品的整体构

  中。我的倾向性,表现在《人生》的整体中,而不是在某个地方跳出来,同加林批评一顿。

  王愚:这一点,有些评论文章没有讲得秀充分,我觉得你最后那样的结尾,或者辩不是

  结尾的结尾,已经指出来,对于高加林这样的人物,实实在在的扎根在生活的土地上,才会

  有一个新的开始。你对高加林是寄予厚望的。

  路遥:这里面充满了我自己对生活的一种审美态度,这是很明确的。至于高加林下一步

  应该怎样走,他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由生活来回答,因为生活继续在

  发展,高加林也在继续生活下去。我相信,随着我们整个社会的变化、前过,类似高加林这

  样的青年,最终是会走到人生正道上去的,但今后的道路对他来说,也还是不平坦的。

  王愚:对。他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风风雨雨。

  路遥: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在矛盾中前进的。

  王愚:你创造高加林这个形象时,是有原型呢,还是从很多青年人身上概括出来的呢?

  路遥:我自己是农村出来的,然后到城市工作,我也是处在交叉地带的人。这样的青年

  人我认识很多,对他们相当熟悉。他们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我都很清楚,这些人中包括

  我的亲戚,我家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我弟弟就是这样的人。我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感

  受,才概括出这样的人物形象。

  王愚:高加林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恐怕主要是作者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从生

  活出发,把握了生活中复杂的矛盾冲突,而又完整地表现了出来。这个人物不仅是农村青年

  的写照,也是这个时代一些青年的缩影。

  路遥:高加林作为一个当代青年,不仅是城市和农村交叉地带的产物,其他各种行业也

  有高加林,城市里的高加林,大学里的高加林,工厂里的高加林,当然,更多的是农村中的

  高加林。这样的青年,在我们社会中,并不少见,我当初的想法是,我有责任把这样一种人

  物写出来,一方面是要引起社会对这种青年的重视,全社会应该翔他们,从各个方面去关怀

  他们,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起来,作为我们整个的国家和未来事业是要指靠这一代人的,所

  以我们必须要从现在开始,严肃地关注他们,重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从青年自身来说,在

  目前社会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要求时,他们应该正确地对待生活和对待人生,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尤其是年轻时候,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永远有一个正确对待生活的问

  题。

  王愚:应该说,高加林的性格是多层次的,在他身上不仅仅是个人特点的堆砌,而是反

  映了我们时代的诸种矛盾。

  另外一些人物也是这样,有些人物,在已发表的评论文章中还谈的不多,像刘巧珍这个

  人物,是一个很美的形象,但也反映着农村女青年自身的一些矛盾,还有高明楼这个形象,

  你没有把他简单化,他身上有多年来形成的一种优越感,甚至一种“霸气”,但却有他顺应

  时代发憎爱分明的一面,有心计、有胆识,也有很多复杂的东西。刘巧珍这个形象,你突出

  加以表现的,更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所赋予这一代青年的一种美好素质,看来,你是

  很欣赏这个人物的。

  路遥:刘巧珍、德顺爷爷这两个人物,有些评论家指出我过于钟爱他(她)们,这是有

  原因的。我本身就是农民的儿子,我在农村里长大,所以我对农民,像刘巧珍,怀着这样一

  种感情来写这两个人物的,实际上是通过这两个人物寄托了我对养育我的父老、兄弟、姊妹

  的一种感情。这两个人物,表现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一种在生活

  中的牺牲精神。我觉得,不管社会前进到怎样的地步,这种东西对我们永远是宝贵的,如果

  我们把这些东西简单地看作是带有封建色彩的,现在已经不需要了,那么人类还有什么希望

  呢?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这样一种美好的品德,都是需要的,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最基本的保证。

  当然他们有他们的局限性,但这不是他们的责任,这是社会、历史各种原因给他们造成

  的一种局限性。

  王愚:我们的历史的惰性,限制着他们应该有所发展的东西不能发展。

  路遥:正因为这样,他们在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不免会有悲剧发生,像刘巧珍,她的

  命运是那么悲惨,是悲剧必的命运。我对这个人物是抱着一种深深的同情态度的。

  王愚:相形之下,我总觉得黄亚萍这个人物写得单薄了一点,我所谓“单薄”就是说黄

  亚萍身上虚荣、肤浅的东西写出来了,这个人物内心里必然会有的矛盾冲突,她在人生道路

  上的颠簸,似乎都写得不够深。这也许是我个人的偏见,不知你究竟怎样想,好些评论文间

52书库推荐浏览: 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