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_梁启超【完结】(14)

阅读记录

  赖捻股,流窜中原数省,畏墟寨甚于畏兵。豫东、淮北,民气强悍,被害已久,

  逐渐添筑墟寨,到处兴城池相等,故捻逆一过即走,不能久停。近年惟湖北、陕

  西,被扰最甚,以素无墟寨,等办不及,赋得盘旋饱掠,其势愈张。直、晋向无

  捻患,民气朴懦,未能筑寨自守。张总愚本极狡猾,又系穷寇,南有黄河之阻,

  必致纵横驰突,无处不流,百姓惊徒蹂躏,讵有已时,可为浩叹。(中略)自古

  用兵,必以彼此强弱饥饱为定衡。贼未必强于官军,但彼马多而我马少,自有不

  相及之势;彼可随地掳粮,我须随地购粮,贼常饱而兵常饥,又有不能及之理。

  今欲绝贼粮,断贼马,惟有苦劝严谕河北绅民,赶紧坚筑墟寨,一有警信,收粮

  草牲畜于内,既自固其身家,兼以制贼死命,云云。”西捻之平,实赖于是。

  四月,奏请以刘铭传总统前敌各军,温旨敦促起行。使淮军与直、东民团,

  沿黄河运河,筑长墙浚壕以蹙敌。栋派各军,轮替出击,更番休息,其久追疲乏

  须暂休息之军,即在运河东岸择要屯驻,俟敌窜近,立起迎击,以剿为防。又派

  张曜、宋庆分扎夏津、高唐一带,程文炳扎陵县、吴桥一带,为运防遮护。左宗

  棠亦派刘松山、郭宝昌等军,自连镇北至仓州一带减河东岸分扎,与杨鼎勋等军

  就近策应,布置略定,然后进剿。

  五月,捻股窜向西北,各军分途拦击,叠次获胜。鸿章乃趁黄河伏汛盛涨时,

  缩地围扎,以运河为外围。而就思县、夏津、高唐之马颊河,截长补短,外为里

  圈。逼贼西南,层层布置。五六月间,各军迭次大捷,敌势衰蹙,阵散渐多。六

  月十九至二十二等日,乘胜尾追,每战皆捷。二十三日,张总愚涉水,向西南逃

  窜。二十四日,由平原向高唐。二十五日,潘鼎新追百二十里,冒雨至高唐,敌

  已向博平、清平一带,图扑运河。而官军早于马颊河西北岸筑长墙数百里,足限

  戎马,敌方洞知,已人彀中,窜地愈狭,死期近矣。是时各军已久追疲乏,鸿章

  乃派刘铭传生力马军助战,军势大振。二十八日,将敌圈在徒骇黄运之间,铭传

  调集马步迎击,追剿数里,值郭松林东来马步全军。拦住去路,又兼河道分歧,

  水溜泥陷,刘、郭两军马队,五六千人,纵横合击,擒斩无算。张总愚仅带领十

  骑北逃,旋自幸,沉于河以死。西捻肃清,中原平。八月,李鸿章入觐京师。

  李鸿章之用兵也,谋定后动,料敌如神,故在军中十五年,未尝有所挫衄。

  虽曰天运,亦岂不以人事耶?其剿发也,以区区三城之立足地,仅一岁而荡平全

  吴哉。剿捻也,以十余年剽悍之劲敌,群帅所束手无策者,亦一岁而歼之。盖若

  有奔授焉。其待属将也,皆以道义相交,亲爱如骨肉,故咸乐为用命,真将将之

  才。虽然,李鸿章兵事之生涯,实与曾国藩相终始,不徒荐主之感而已,其平吴

  也,又由国藩统筹大局,肃清上流,曾军合围金陵,牵掣敌势,故能使李秀成疲

  于奔命,有隙可乘。其平捻也。一承国藩所定方略,而所以千里馈粮士有宿饱者,

  由有良江督在其后,无狼顾之忧也。不宁惟是,鸿章随曾军数年,砥硕道义,练

  兵机,盖其一生立身行已耐劳任怨坚忍不拨之精神,与其治军驭将推诚布公团结

  士气之方略,无一不自国藩得之。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其事之父母,敬之

  如神明,不亦宜乎?

  第五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

  洋务之治绩北洋海陆兵力李鸿章办理洋务失败之由洋务二字,不成其为名词

  也。虽然,名从主人,为李鸿章传,则不得不以洋务二字总括其中世二十余年之

  事业。

  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

  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

  士,吾未见有其比也。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

  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洋人之所务者,

  仅于如彼云云也。今试取其平定发捻以后,日本战事以前,所办洋务各事列表如

  下: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  同治二年正月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四年八月设机器局于天津       同治九年十月筹通商日本并派员

  往驻    同治九年闰十二月拟在大沽设洋式炮台     同治十年四月挑

  选学生赴美国肄业     同治十一年正月请开煤铁矿         同

  治十一年五月设轮船招商局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元年十一月请遣使日本         光绪元年十一月

  请设洋学局于各省,分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诸

52书库推荐浏览: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