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_梁启超【完结】(23)

阅读记录

  由日本所还俘虏,并不加以虐待,若或置于罪戾。中国约将认为军事间谍,或被

  嫌逮系之日本臣民,即行释放。并约此次交仗之间,所有关涉日本军队之中国臣

  民,概予宽贷,并饬有司不得擅为逮系。

  第十款   本约批准互换日起,应按兵息战。

  第十一款 本约奉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批准之

  后,定于明治二十八年五月初八日,即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在烟台互换。

  观李鸿章此次议和情状,殆如春秋齐国佐之使于晋,一八七O 年法爹亚士之

  使于普。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犹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

  回视十年前天津定约时之意气,殆如昨梦。嗟乎!应龙人井,蝼蚁因人,老骥在

  枥,驽骀目笑,天下气短之事,孰有过此者耶?当此之际,虽有苏张之辩,无所

  用其谋,虽有贲育之力,无所用其勇。舍卑词乞怜之外,更有何术?或者以和议

  之速成为李鸿章功,固非也,虽无鸿章,日本亦未有不和者也,而或者因是而丛

  垢于李之一身,以为是秦侩也,张邦昌也,则盍思使彼辈处李之地位,其结局又

  将何如矣。要之李之此役,无功焉,亦无罪焉。其外交手段,亦复英雄无用武之

  地。平心论之,则李之误国,在前章所列失机之十二事,而此和议,不过其十二

  事之结果,无庸置论者也。

  三国代索辽东 中俄密约李鸿章历聘欧洲 任外交官时代 胶州之役旅顺大

  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役 李鸿章出总署十九世纪之末,有中东一役,犹十八世纪

  之末,有法国革命也。法国革命开出十九世纪之欧罗巴,中东一役开出二十世纪

  之亚细亚。譬犹红日将出,鸡乃先鸣,风雨欲来,月乃先晕,有识者所能预知也。

  当中日未战以前,欧人与华人之关系、不过传教通商二事。及战后数年间,而其

  关系之紧密,视前者骤增数倍。至今日,则中国之—举一动,皆如与欧人同体相

  属,欲分而不能分矣。此其故由于内治之失政者半,由于外交之无谋者亦半。君

  子读十年来中外交涉史,不禁反而掩袖涕涔涔下也。

  战事之前,中国先求调停于英俄,此实导人以干涉之渐也。其时日人屡言,

  东方之事,愿我东方两国自了之,无为使他国参于其间。顾我政府蓄愤已甚,不

  能受也,惟欲嗾欧人以力胁日本。俄使回言:俄必出力,然今尚非其时。盖其处

  心积虑,相机以逞,固早有成算矣。乙未三月,李鸿章将使日本,先有所商于各

  国公使。俄使喀希尼曰:吾俄能以大力拒日本,保全中国疆土,惟中国必须以军

  防上及铁路交通上之利便以为报酬。李乃与喀希尼私相约束,盖在俄使馆密议者

  数日夜云。欧力东渐之机,盖伏于是。

  当时中国人欲借欧力以拒日者,不独李鸿章而已,他人殆有甚焉。张之洞时

  署江督,电奏争和议曰:若以赂倭者转而俄,所失不及其半,即可转败为胜。恳

  请饬总署及出使大臣,与俄国商订密约,如肯助我攻倭,胁倭尽废全约,即酌量

  划分新疆之地以酬之,许以推广商务。如英肯助我,报酬亦同,约云云。当时所

  谓外交家者,其眼光手段,大率类是,可叹。

  马关定约,未及一月,而俄国遂有与德法合议逼日本还我辽东之事。俄人代

  我取辽,非为我计,自为计也。彼其视此地为己之势力范围,匪伊朝夕。故决不

  欲令日本得鼾睡于其卧榻之侧也。故使我以三十兆两代彼购还辽东于日本之手,

  先市大恩于我,然后徐收其成。俄人外交手段之巧,真不可思议。而李鸿章一生

  误国之咎,盖未有大于是者,李鸿章外交之历史,实失败之历史也。

  还辽事毕,喀希尼即欲将前此与李私约者,提出作为公文,以要求于总署。

  值物议沸腾。 皇上大怒,鸿章罢职,入阁闲居,于是暂缓其请,以待时机。丙

  申春间,有俄皇加冕之事,各国皆派头等公使往贺。中国亦循例派遣,以王之春

  尝充唁使,故贺使即便派之。喀希尼乃抗言曰:皇帝加冕,俄国最重之礼也,故

  从事斯役者,必国中最著名之人,有声誉于列国者方可。王之春人微言轻,不足

  当此责。可胜任者,独李中堂耳。于是乃改派李为头等公使。喀希尼复—面贿通

  太后,甘诱威迫,谓还辽之义举,必须报酬、请假李鸿章以全权。议论此事。而

  李鸿章请训时,太后召见,至半日之久,一切联俄密谋,遂以大定。

  李鸿章抵俄京圣彼得堡,遂与俄政府开议喀希尼所拟草约底稿。及加冕之期

  已近,往俄旧都莫斯科,遂将议定书画押。当其开议也,俄人避外国之注目,不

  与外务大臣开议,而使户部大臣当其冲。遂于煌煌矩典万宾齐集之时,行明修栈

  道暗渡陈仓之计。而此关系地球全局之事,遂不数日而取决于樽俎之间矣。俄人

  外交手段之剽悍迅疾,真可羡可畏哉。时丙申四月也。

52书库推荐浏览: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