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掏出了丝帕,轻轻地揩去祖母脸上的泪水,祖孙俩泪眼相望,一时无语。
“都怪皇孙不好,一时多嘴,惹了您老伤心,唉,这花也赏不成了。”过了半晌,康熙低声地自责起来。
“这是哀家的一块心病呀!玄烨,哀家要去五台山,我知道那里是福临最好的归宿,我要去寻觅福临的魂魄所在,祭慰他的在天之灵。我要去?现在就去!”
“太皇额娘,无论您出行哪里,皇孙都将侍奉在您左右。只是,这天气已凉,路途又远——”
“不怕,哀家的身体还硬朗得很呢。福临生前魂牵梦绕的就是五台山,我得去还这个愿哪,否则,我怎么能瞑目呢?”
太皇太后的性格一向倔强,康熙深知这一点,若不是这样也不会导致她与儿子福临的紧张关系。这恐怕也正是他们母子有隙的症结所在。怎么办呢,只有分散祖母的注意力,打个岔,也许过两天她就忘了这件事了!
“太皇额娘,皇孙正有一事要问。”
“哦?”
“您老知道,皇孙刚从五台山回来,并且,并且没有看文殊菩萨的开光大典。”
“哀家也觉得奇怪,怎么你这么快就回来了呢?”孝庄太皇太后果然停住了抽泣。
“自从皇孙亲政以来,时刻牢记着太皇额娘的教诲,勤政爱民,所以时常微服私访,并且奉您老之命几次巡幸五台山,每一次皇孙都会听到有关父王的传闻。有人说他当年是从北京坐运河下的江南,又有人说父王去了五台山,就连祖母您不也这样认为吗?父王到底是死是活?如果活着,他为什么不愿意见我?他的儿孙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已经撑起了大清的基业,他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他就忍心看着祖母您整日的内疚和悔恨,以泪洗面吗?”
康熙索性把心中的疑虑和不满全都说了出来,弄得太皇太后一脸的惊讶:“你父王不是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死于天花吗?他的陵墓就在昌瑞山中,咱们不是祭拜过许多次吗?”
“可是,可是,为什么外面有那么多的传闻呢?皇孙觉得这对大清王室是不妥的呀!”
“怪只怪你父皇太任性,太偏执,一会儿为了爱情闹得死去活来,一会儿又看破红尘要落发为僧,他甚至连法名都取了,叫‘行痴’。唉,他真是个痴儿呀!”
孝庄太皇太后的眼圈又红了。
“上生而神灵,聪明英睿,志量非常,天日日表,龙凤之姿,仪范端凝,见者慑服……盖天天笃生圣人,宏一统之业,肇开创之模,自古以来,实为希觏……”
康熙自言自语地背诵着《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中有关对他父王个性、才能和业绩的记载,试图从那些堂而皇之的官书中去搜寻和描摹自己父王的形象。但却是徒劳的。这些陈陈相因的八股套话,只是为后人雕塑了一尊呆板僵硬的泥胎。历史是一部充满感情色彩的画卷,它是由有血肉之躯的人写就的,一代天子清世祖顺治皇帝到底是什么样子?在被福临尊为“玛德”的汤若望笔下,则是这样描绘的:“……他心内会忽然间起一种狂妄的计划,而以一种青年人们的固执心肠,坚决施行。如果没有一位警告的人乘时刚强地加以谏止时,一件小小的事情,也会激起他的暴怒来,竟致使他的举动如同一位发疯发狂的人一般……一个有这样权威、这样性格的青年,自然会作出极令人可怕的祸害……”
爱新觉罗·福临,死后被尊溢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年号顺治,人们通常称为章皇帝、世祖、顺治皇帝或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生平十分奇特而又十分短暂,那么,就让我们打开历史的画卷,从头说起吧。
顺治皇帝--第一章 争帝统
第一章 争帝统
五十二岁的清太宗皇太极溘然逝去,汗位虚空使得清王兄弟子侄在哀号中将目光移向了那金銮殿上的宝座。阴谋、陷阱、险象环生的骨肉相残,在这刀光剑影之中,年仅六岁未谙世事的九阿哥福临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顺治皇帝--1.蒙古女充斥的后宫
1.蒙古女充斥的后宫
福临怎么也弄不明白,父亲皇太极的五宫佳丽为什么会明争暗斗,搅得后宫一派醋海酸波……
“布尔湖,明如镜,库里山,耸入云。浩渺空烟,仙鹤千里长鸣;古柏森森,龙凤直冲云空。芳牡丹、碧松花,无限塞外风景”……
盛京的御花园里,奶娘纳喇氏正低声吟唱着一首满族人广为传唱的民歌,九阿哥福临依在她的怀里,似懂非懂地听着,这熟悉的歌声自打福临记事起就陪伴着他,这个美丽而动人的天女下凡的故事他也不知听过多少次了。许是奶娘的嗓音很柔美,许是故事的内容很传奇,反正一有机会,福临便会缠着奶娘让她吟唱。
“莺鸣燕唱春光无限,几位仙女沐浴湖畔;布尔湖边鸟衔朱果,佛库伦姑娘孕而生子。”……“奶娘,仙女生下的就是我的祖先吗?”
“是的,仙女佛库伦吃了那颗晶莹剔透的红果之后,便觉得满口清香,随后又觉得身体重如千金,怎么也飞不上天了。过了九个月,佛库伦便产下一位天神,因生他的时候金光罩身,便让他姓爱新觉罗(金),名字叫布库里雍顺。再后来,三姓的百姓共同尊布库里雍顺为大汗,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国家。”
52书库推荐浏览: 杨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