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翻译事业起于何时呢?据传说,汉明帝时,摄摩腾译《四十二章经》,同来的竺法兰也译有几种经。汉明求法,本是无根据的神话。佛教入中国当在东汉以前,故明帝永平八年(六五)答楚王英诏里用了“浮屠”“伊蒲塞”“桑门”三个梵文字,可见其时佛教已很有人知道了。又可见当时大概已有佛教的书籍了。至于当时的佛书是不是摄摩腾等翻的,摄摩腾等人的有无,那都不是我们现在能决定的了。《四十二章经》是一部编纂的书,不是翻译的书,故最古的经录不收此书。它的时代也不容易决定。我们只可以说,第一世纪似乎已存佛教的书,但都不可细考了。
第二世纪的译经,以安世高为最重要的译人。《高僧传》说他译的书“义理明析,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亹亹而不倦焉”。安世高译经在汉桓帝建和二年(一四八)至灵帝建宁中(约一七〇)。同时有支谶于光和中平(一七八—一八九)之间译出十几部经。《僧传》说他“审得本旨,了不加饰”。同时又有安玄,严佛调,支曜,康巨等,都有译经,《僧传》说他们“理得音正,尽经微旨”;“言直理旨,不加润饰”。
以上为二世纪洛阳译的经,虽都是小品文字,而那“不加润饰”的风气却给后世译经事业留下一个好榜样。
三世纪的译经事业可分前后两期。三世纪的上半,译经多在南方的建业与武昌。支谦译出四十九种,康僧曾译出十几种,维祗难与竺将炎(《僧传》作竺律炎,今从《法句经序》)。合译出《昙钵经》一种,今名《法句经》。《法句经》有长序,不详作序者姓名,但序中记译经的历史颇可注意:
……始者维祗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二二四)来适武昌。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梵语,或以义出,音近质直。仆初嫌其为词不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严”是当时白话,意为妆饰。如《佛本行经》第八云:“太子出池,诸女更严”)。其传经者,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今传梵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顺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即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传者。然此虽词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
我们试引《法句经》的几段作例: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若人寿百岁,奉火修异术,不如须臾敬,事戒者福胜……
觉能舍三恶,以药消众毒。健夫度生死,如蛇脱故皮。(《教学品》)
事日为明故,事父为恩故,事君以力故,闻故事道人……
斫疮无过忧,射箭无过患,是壮莫能拔,唯从多闻除。
盲从是得眼,
者从得烛;示导世间人,如目将无目。(《多闻品》)
假令尽寿命,勤事天下神,象马以祠天,不如行一慈。(《慈仁品》)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言语品》)
弓工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
譬如厚石,风不能移,智者意重,毁誉不倾。
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明哲品》)
不怒如地,不动如山,真人无垢,生死世绝。(《罗汉品》)
宁啖烧石,吞饮镕铜,不以无戒,食人信施。(《利养品》)
《法句经》乃是众经的要义,是古代沙门从众经中选出四句六句的偈,分类编纂起来的。因为其中偈语本是众经的精华,故译出之后仍见精采,虽不加雕饰,而自成文学。
这时期里,支谦在南方,康僧铠在北方,同时译出《阿弥陀经》。此经为《净土宗》的主要经典,在思想史上与文学史上都有影响。
三世纪的末期出了一个大译主,敦煌的法护(昙摩罗刹)。法护本是月支人,世居敦煌,幼年出家。他发愤求经,随师至西域,学了许多种外国方言文字,带了许多梵经回来,译成晋文。《僧传》说他:
所获《贤劫》《正法华》《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孜孜所务,唯以弘通为业。终身写译,劳不告倦。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时有清信士聂承远明解有才……护公出经,多参正文句……承远有子道真,亦善梵学。此君父子比辞雅便,无累于古……安公(道安)云:“护公所出……虽不辩妙婉显,而弘达欣畅……依慧不文,朴则近本。”
道安的评论还不很公平。岂有弘达雅畅而不辩妙婉显的吗?我最喜次法护译的《修行道地经》(太康五年译成,西历二八四)的《劝意品》中的擎钵大臣的故事;可惜原文太长,摘抄如下,作为三世纪晚年的翻译文学的一个例:
昔有一国王,选择一国明智之人以为辅臣。尔时国王设权方便无量之慧,选得一人,聪明博达,其志弘雅,威而不暴,名德具足。王欲试之,故以重罪加于此人;敕告臣吏盛满钵油而使擎之,从北门来,至于南门,去城二十里,园名调戏,令将到彼。设所持油堕一渧者,便级其头,不须启问。
尔时群臣受王重教,盛满钵油以与其人。其人两手擎之,甚大愁忧,则自念言:其油满器,城里人多,行路车马观者填道……是器之油擎至七步尚不可诣,况有里数邪?
52书库推荐浏览: 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