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_江奇涛【完结】(201)

阅读记录

  [以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军将军,太仆贺为左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前将军赵信兵败,降匈奴。苏建仅以身脱,赎为庶人。]

  [赵信,故胡小王,降汉,封翕侯。以前将军与右将军分行,独遇单于兵,故尽没。单于得赵信,以为“自次王”。用其姊妻之,与谋汉。信教单于迁北绝漠。以诱疲汉兵。乘弊而击之,无近塞。单于从其计。]

  此役后,大单于将龙庭北迁至瀚海(戈壁)漠北,以避汉军。

  霍去病率轻骑八百随卫青出征,立功封冠军侯。

  [霍去病,卫青甥,年十八,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骁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袭敌立功。]”

  (《汉书》注:“匈奴闻汉军来,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何按,牛羊尸腐为病,以播疫病也。此即现代所谓细菌战、生物战也。)

  张骞任随军校尉,以知水草地理,使军免饥渴,有功。封博望侯。

  6月,有司奏请置武功爵,以荣战士。诏民可买爵赎罪。大犒赏功臣将士。

  置武功爵,凡十一级。命汲黯与爵事。

  [六月,诏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臧罪。置赏官,名曰武功爵,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诸买武功爵至千夫者,得先除为吏。]

  元狩元年(B122,已未)35岁。

  冬10月,上行幸雍,祠五畴。获白麟,作“白麟之歌”。

  11月,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事泄,自杀。国除。受牵连而死者数万人。

  [下诏曰:“朕闻咎繇对禹,曰:在知人。知人则哲,惟帝难之。盖君者心也,民犹肢体,肢体伤则心惨怛。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7)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昔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流货赂,两国接壤,怵于邪说,(指《淮南王书》)而造篡弑(指谋废立、政变事)。此朕之不德。

  命优抚孝弟、力田。孤、老、寡、鳏、独,赐帛人二匹至五匹。八十以上赐米人三石。

  有冤失职,使者以闻。]

  12月,大雨雪,民冻死。

  济北王上书献泰山及其旁邑,武帝以他邑偿之。

  夏4月,赦天下。颁《左官律》、《附益法》。

  立刘据为皇太子。以石庆为太子太傅,庄青翟为太子少傅。

  5月,匈奴万人入上谷,杀略数百人。

  派张骞从四川四道并出,欲打通身毒(印度),终不能通。至滇,夜郎而还。复事西南夷。

  [初,张骞在大夏见蜀布、邛竹杖,闻来自身毒(印度古名),估计从蜀地西南行可至。武帝采纳其说,令骞派使者分道寻访身毒。使者至滇国(在今云南东部滇池一带),滇王当羌亦问:“汉与我孰大?”使者还报,武帝始再留心西南之事。]

  以乐安侯李蔡为御史大夫。

  11月,严助坐事诛。公孙弘自求免归。武帝作《报公孙弘书》答之。

  董仲舒以老病辞免归乡。

  [“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据此,《郊事对》及《春秋决狱》应系此时所作。]

  元狩二年(B121,庚申),36岁。

  3月,公孙弘卒。以张汤为御史大夫。

  [公孙弘生于高帝七年(前200年),死于本年。]

  [何按:班固写《汉书》,盛赞武帝时人才之盛,共举出14类27个代表人物,而列在儒雅第一位的就是公孙弘。

  以儒生出身而登相位,公孙弘在西汉是一个开其端的人物。然而,即使在其生前,对他的评价已颇有争议。《诗》博士辕固骂他“曲学阿世”,(《汉书·儒林传》。)主爵都尉汲黯斥责他“多诈而无情”。(《汉书·公孙弘传》。)不过,公孙弘却一直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信任,并得以寿终于丞相任上。

  明于慎行:“汉武表章儒术,公孙弘之力也。弘奏请博士弟子,第其高下,以补郎中文学掌故。又吏通一艺以上者,皆得选择,以补右职。由是劝学古文之典,遂为历代所祖。其实自弘发之,可谓有功于经术者矣。世徒以其曲学矫情,薄其相业,而不录其功,亦非通论哉!”

  弘奏事,有所不可,不肯庭辩。常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黯先发之,弘推其后,上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背其约以顺上指。汲黯廷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始为与臣等建此议,今皆背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汉书·公孙弘传》。)]

  以李蔡为丞相,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

  [何按:武帝用人不拘常格,然稍失意则以律严诛,杀责甚苛。用法无情,不徇旧恩。如张骞有开凿之功,一旦失期,则废为庶民。汲黯曰:“陛下求贤甚劳,未尽其用,则已杀之。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

52书库推荐浏览: 江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