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出生于农民兼商人的家庭。农民的勤劳与朴实,商人的睿智与机变,两种文化,两种性格,两种养育,两种熏陶,都对袁崇焕的性格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袁崇焕在家庭的影响下,既不想种地务农,也不愿奔走行商,而有志于读书上进,求得功名,光宗耀祖,为士做官,报效社稷。青少年时代的他,聪明伶俐,胆大果敢,身体矫健,读书刻苦。
明朝科举,先做童生。童生,要通过考试取得秀才资格。考前报名要填写籍贯、三代履历、同考五人联保,还要请一位廪生作保。尔后要经过县考(知县主持)、府考(知府主持)、院考(省学政主持),考中者为秀才,才算有了资格成为县学或府学的生员,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入学考试。袁崇焕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补为弟子员,时年14岁。
袁崇焕后在《乐性堂读书示灿、煜二弟》诗中云:
兹堂何以名?乐性乃吾志。志苟得其真,忠孝无异事。弟也当少年,勿为世俗累。百城南面中,旗鼓列队队。驰骋古今人,志乃气之帅。精神宜专精,勿以半途废。此心不可欺,贵真不贵伪。老大徒伤悲,年华不能再。三省吾此言,夙夜其无昧。
第一部分读书科考(3)
他教诲二弟要少年立志:“驰骋古今人,志乃气之帅。”要专心学习:“精神宜专精,勿以传说上图为袁崇焕青年时代跑马射箭之地
半途废。”要修养品德:“此心不可欺,贵真不贵伪。”要珍惜光阴:“老大徒伤悲,年华不能再。”
他有一番凌云之志,其《咏独秀山》五言绝句云:
玉笋瑶簪里,兹山独出群。
南天撑一柱,其上有青云。
袁崇焕念书准备参加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天举行,也称“秋闱”,在省城桂林考试,由主考官主持,考试三场,每场三天,考中为举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袁崇焕在广西桂林丙午科乡试中,考中举人。这年他23岁。对当时的全国生员来说,考中举人是一件大事。举人每科名额,各省数量不同,人数不多,读书之人,皓首穷经,很难得中。《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因考中举人,高兴得发了疯。这个例子说明:中举,既是科举考试的一件大事,也是科举考试的一件喜事。清朝《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9岁中秀才后,参加乡试,屡试屡败,“三年复三年,所望尽虚悬”,到老也没有考中举人。袁崇焕23岁中举,年龄不算太大,是比较早地得到了功名。他的心情可从《秋闱赏月》诗中得到反映:
战罢文场笔阵收,客途不觉遇中秋。
月明银汉三千里,歌碎金风十二楼。
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
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钥蟾宫任我游。
北京贡院
袁崇焕中举后,像其他举子一样,要参加会试。会试,每三年一次,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也称“春闱”,在北京贡院,由礼部主办,皇帝特派高官主考。外省来京应试者给路费、驿马,踌躇满志,风光进京。考场叫贡院,考生入号,关门上锁。考试三场,每场三天。袁崇焕中举后,继续读书,参加会试,很不顺利,屡考不中。就是说,他从中举人到中进士,中间经过13年。袁崇焕连续12年,四次机会,都没有取得进士的功名。袁崇焕也有过落第的苦恼,《下第》诗云:
遇主人多易,逢时我独难。
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
出岫云应懒,还枝鸟亦安。
故园泉石好,归去把渔竿。
他虽萌生归园钓鱼的闪念,但实际并未气馁,而是愈挫愈奋,更加努力,积极进取,一定要金榜题名。“苦心人,天不负”,袁崇焕会试考中,成为贡士。接着,再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
明朝制度,每三年考一次进士,分为会试、殿试两次考试。会试在二月初九日开始,十五日结束。三月初一日殿试,也称廷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在北京通过会试和殿试(廷试),考中万历己未科进士。这一科的状元是庄际昌,所以万历己未科进士又称“庄际昌榜”进士。
第一部分读书科考(4)
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
袁崇焕青少年时,便以豪士自许。他在《秋闱赏月》中“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就是诗证。他考进士多次落第,每次上北京赶考,总是沿途游历,足迹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他说:“十四公车,强半在外,足迹几遍宇内。”他喜欢游历,在《募修罗浮诸名胜疏》说:“余生平有山水之癖,即一丘一壑,俱低徊不忍去。”他喜欢同好朋友谈天说地,纵论山川形胜、兵戈战阵之事。
袁崇焕中进士的这一年、这一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情:明朝辽东经略杨镐于二月誓师辽阳,三月四路丧师。这就是明清之间在辽东大地上进行的萨尔浒之战,结果明军大败,后金军大胜。此事,《明史·神宗本纪二》记载:
万历四十七年春二月乙丑(十一日),经略杨镐誓师于辽阳,总兵官李如柏、杜松、刘、马林分道出塞。三月甲申(初一日),杜松遇大清兵于吉林崖,战死。乙酉(初二日),马林兵败于飞芬山,兵备佥事潘宗颜战死。庚寅(初七日),刘兵深入阿布达里冈,战死。辛丑(十八日),赐庄际昌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52书库推荐浏览: 阎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