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 《纪晓岚全传》作者:公木【完结】
本书记述的是风流才子、一代文宗,被誉为"诙谐大师"、举世闻名的《四库全书》的总纂:
纪昀(字:晓岚)。就是这个纪晓岚,在中国文化史上,展一代英姿,开一代风范,成一代宗师。
纪晓岚(1724—1805)
纪晓岚名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奕道人、孤石老人。人称茶星、纪河间,谥号文达。
直隶(今河北) 河间府献县人。清代大学者、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生于清雍正甲辰二年六月十五日(1724年8月3日)午时。
纪晓岚二十四岁时,举顺天乡试,三十一岁时,中举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后散馆授编修,五十岁时出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并著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晚年成《阅微草堂笔记》二十四卷。嘉庆乙丑十年二月十四日(1805年3月14日)酉时因病辞世,享年八十二岁。
---------
一、开篇
在直隶的东南隅,河间府的辖境内,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县邑,名曰献县。
这里,地势坦阔,平畴千里,江流密布,河渠纵横,道路宽广,是京畿通往
东南地区的门户。"南京到北京,御道十八弓",其御道穿境而过。它东临渤海,
西依太行,南控齐鲁,北锁京津。汉设河间国,武帝刘彻的同父异母兄长刘德,
封为河间王,其都城即在此地。刘德死后,因其工于整理古籍,抢救文化遗产,
聪明睿智,谥号为"献",后人称刘德为"河间献王",献县之名,由此而来。唐窦
建德率领农民起义军,在此建大夏国,其王宫金城宫即在献县境内。
行旅过客同流水一样,在这儿观览过、思索过,便又匆匆地逝去了,不曾片
刻停留。所留下的和重复着的,亦只有那春夏秋冬四时景物,以及那东西南北八
方风云。正因如此,它曾吸引着和吸引过历史上的和现代的多少行人过客。难怪,
清代诗人、户部尚书王鸿绪来此,曾禁不住情怀的激荡,遂放襟吟咏道:地势迎
关壮,山形入冀多。
黄云连巨鹿,
红日散滹沱。.....
滹沱河,是流经献县的一条大河。它在这里,与滏阳河汇流为子牙河,滔滔
东去,奔腾入海。子牙河,河面宽绰,水流深缓,便于船只航行。河流两岸,平
畴千里,物产丰硕,交通便利,堪称物阜华丰之地。正因如此,这里人烟稠密,
店铺繁多,商贾云集,文化昌盛。
子牙河南岸,有一小镇名叫景城,西汉时为河间国景城县的治所。后来,随
着历史演进,景城县撤销,遂降为献县属地。然而,其名称却沿用下来。景城人
杰地灵,代有英才,中国历史上唯一当过五朝宰相、辅佐过十位君王的五代时期
的冯道(字可道,882~954年),就出生在这里。
历史的航船行进到明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为争夺皇
位,假借"靖难"为名,举兵南进。明惠帝朱允炆,派兵北伐"不义之师",两军交
战达四年之久。
主战场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地,生灵涂炭,深受祸殃。朱棣攻下南京,
称帝改号"永乐"以后,又亲率大军北上,沿途肆意杀戮,报复阻挠他南进的地方
武装,使冀鲁等地,雪上加霜,再次惨遭蹂躏,致使田园荒芜,人口骤减,经济
萧索。献县一带首当其冲,丁口几被杀戮殆荆千里沃土,变成荒野一片,原有村
庄,也到处断壁残垣,杂草丛生。
朱棣帝位稳定之后,励精图治。于永乐初年,定迁都北京,遂三次下诏"迁民
实畿辅",命令从江苏、江西、山西、陕西等地,向京畿附近地带迁民。
永乐二年(1404年),江苏应天府上元县居民纪椒坡,遵奉朝廷迁大户
实畿辅的诏命,带领族人,千里迢迢奔向直隶。
从江苏到直隶,虽然仅隔山东一省,但人地两生,直隶又地面宽广,官府也
未指定移民何处定居。途中,纪椒坡一直在盘算着,到哪儿去好呢?当他正处在
没有主意时,在徐州遇上了一个算命的先生。那时的人都有些迷信。纪椒坡见到
这个算命先生后,心想何不向他问上一问,请他给指个明路,心里有个实底。然
而,当纪椒坡将要算的事讲明后,算命先生心里一阵发笑。他想,有算天算地算
命问财的,没想还有人问这个。但是,他觉得不说个出处,也有些失面子。于是,
佯装地用手指掐算了一回,接着胡乱说道:"你向前走吧,待见到车上树、牛上房
的地方,那便是你安家落脚的地方。"这下子,可使得纪椒坡为难了。他想,车怎
么能上树呢?
牛怎么能上房呢?看来,这是算命先生在瞎懵人了。可是,也无奈,只好这
样走着看吧。他带领全家人,越过山东境,便入了直隶界。经吴桥,过东光,穿
越交河诸县,一路上都没有见到适意的地方。
这天,他进入了献县境内,来到了一个古镇。时当初夏,天色将午,一家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