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热爱自由的苏格兰高地人起义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指明了苏格兰落后的
民族社会必然衰亡的命运。之后,作者以威弗利这一笔名写了几部小说。1818
年,《米德洛西恩监狱》出版,使作者的声望达到顶点。接着的《艾凡赫》
更是给司各特添光增彩。前部作品以十八世纪爱丁堡市民反对英国的压迫的
一次暴乱为背景,描写苏格兰姑娘珍妮·丁斯不畏长途跋涉前往伦敦求见王
后,使无辜被判死刑的妹妹获赦。而《艾凡赫》则塑造了十二世纪英国“狮
心王”理查这位缓和民族矛盾的英明君主。《昆丁·达沃德》是司各特的第
一本异国题材的小说,描写十五世纪法国国王反对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
的斗争。
司各特后来所写的小说中为了还债而匆匆草成的居多。但仅仅我们在此
提及的作品就已经构成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把从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社会包揽无遗。他笔下的人物如《罗布·罗伊》中的
弗侬、《米德洛西恩监狱》中的珍妮等都是光彩照人、形象逼真的性格人物。
不过,他在描写苏格兰以往的历史时,往往加以粉饰但这并没有阻止他成为
后来许多作家的模仿对象,如后面我们要谈到的法国作家雨果、亚尔弗莱·维
尼、梅里等。
----------------------- 页面 42-----------------------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一朵苦难之花
海涅在他那本答德·斯达尔夫人的《论浪漫派》一书中,给德国的浪漫
主义下这样一个定义。他说:“德国的浪漫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不是
别的,就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这种文艺表现在中世纪的短歌、绘画和建筑
物里,表现在艺术和生活之中。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
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
德国这朵浪漫主义苦难之花的开放与当时德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紧紧相
连。十八世纪末叶,德国仍处于孱弱的小朝廷统治下。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
命并没有在内向而深沉的德国人中激起什么波澜。却助长了他们形而上学的
冥想。拿破仑横扫整个欧洲,德国拜倒在这位军人的摩下,整个德意志陷入
死寂之中,普鲁土崛起后打败了拿破仑,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然而这个帝国
无非是各邦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镇压进步力量的工具。德国人民并未从中
获益,他们所向往的统一和自由仍然是个泡影。于是,知识分子更是噤若寒
蝉,大多假托放浪以自保。思想逐渐从客观的大风雨退缩到主观的甲壳之中,
由现实转向空想。因而,出现了一批观念论的哲学家,如费希特提倡自我哲
学,认为自我是一切的创造者,一切“非我”都由“自我”的能力产生,极
端强调个人主观的作用,为浪漫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特点提供了哲学基
础。自然哲学家谢林、黑格尔主张提供艺术与自然一致的学说,认为自然本
身就是艺术。莱尔玛哈提倡“美的宗教哲学”,反对以理性处理宗教,主张
以直觉及感情对待宗教,把美学和宗教合而为一。这些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
想正是形成当时德国文学上的浪漫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上应运而生的德国浪漫派具有放纵恣肆、好奇尚美、随心所
欲的特点。他们抹煞各门艺术的界限,主张文学越俎代疱,承当一切艺术的
功能;要求文学家采取玩世不恭的嘲讽态度,攻击一切他们所认为的文化上
的门外汉和审美上的低能儿,反对追踪希腊、罗马,强调发掘民间文学,鼓
吹精神与自然相一致,以及以中世纪的天主教信仰为生活和创作的基础。这
种一味地追求神秘性、无理性、方向幻境的逃遁以及在夜的朦胧的状态中的
沉缅,出现了一大群古怪而病态的人物:患肺病的兄弟会教徒,带有亢奋的
情欲和亢奋的神秘渴念的诺瓦利斯;玩世不恭的忧郁病患者,带有病态的天
主教倾向的蒂克;论天才,他有反抗的冲动,论无能,他又易于向外部权威
屈服的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被监视的梦想家,沉溺于半疯狂的鸦片幻境
中的霍夫曼;愚忘的神秘主义者维尔纳;以及天才的自杀者克莱斯特。结果,
使人感觉到,浪漫派的结局真仿佛是一场恶魔的宴会,这里有愚民主义者发
出的雷鸣,神秘主义者的咆哮,政治家高呼要求警察国家,圣职人员和神权
政治,神学和接神术扑向了各种科学。
----------------------- 页面 43-----------------------
神圣的小学校长——奥·威·施莱格尔
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勃朗特三姊妹,而在德国的浪漫派中,施莱格尔两兄
弟。奥·威·施莱格尔(August Wilhelm VonSchlegel)是兄长,生于 1767
年9月 5日的汉诺威。不满20岁时,便开始在格廷根大学学习神学和语言
52书库推荐浏览: 邹纯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