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侄女为公主的做法,始于太祖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至少收养了舒尔哈齐的三个女儿,两个先后嫁给了布占泰,一个嫁给了前来归附的蒙古部落首领恩格德尔。努尔哈赤还有一个额驸名扬古利,史书中明确记载扬古利在归附之初“年甫十四”,太祖“妻以女,号为额驸,旗制定,隶满洲正黄旗”。但在《清史稿?公主表》中,其八个女儿和三个侄女的丈夫中没有扬古利,显然还收养过其他的侄女或族女。太宗皇太极收养堂兄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科尔沁部贵族奥巴与曼珠习礼。至于康熙的父亲顺治不仅收养了一个侄女,还收养了三个堂侄女,这四位公主除了分别嫁给耿昭忠、尚之隆、耿聚忠外,还有一位嫁给了科尔沁部达尔汉亲王曼珠习礼之孙班第。
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在清朝却是皇帝的女儿不够嫁,无论是同女真各部联姻,还是满蒙联姻、满汉联姻,皇帝的女儿总是首当其冲。为了弥补亲生女儿的不足,就收养侄女为公主,伴随着清朝开国、一统海内以及对边疆地区的开拓,这一做法在皇家代代相沿。
噶尔丹其人
准噶尔部是漠西蒙古(亦称“卫拉特”,即“瓦拉”的转音)中的一支,漠西蒙古长期以来游牧在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西的广大地区。漠西蒙古分为四部,由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其迁徙至伏尔加河流域后辉特部跻身于四部)、杜尔伯特所组成。其中以准噶尔势力最为强盛,自17世纪中叶巴图尔浑台吉统治时期,以伊犁为统治中心的准噶尔部就已经称雄西陲,成为漠西四部的盟长。
噶尔丹是巴图尔浑台吉诸子中的一个,自幼被送到西藏出家为喇嘛。自从明中叶土默特部的俺答汗信奉并扶植喇嘛教后,喇嘛教已经成为蒙古各部的精神支柱。为了利用喇嘛教的影响而扩大世俗权力,蒙古王公把子弟送到寺院当喇嘛的现象非常普遍,以至到明清之际蒙古族的呼图克图(活佛)比西藏本土的还要多。在西藏为僧的噶尔丹不仅获得达赖五世的好感,也同第巴桑结嘉错结为盟友。
噶尔丹利用巴图尔浑台吉去世后诸子争立、嫡子僧格被杀所产生的混乱,从西藏回到伊犁,不仅消灭了夺取僧格汗位的庶兄,也杀死僧格的儿子索诺木阿拉布坦,取而代之。得到桑结嘉错支持的噶尔丹很快就走上扩张的道路,不仅袭杀了有着姻亲关系的和硕特部鄂齐尔图汗(噶尔丹妻子阿努的祖父),而且从康熙二十六年(1687)起又利用漠北喀尔喀的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的争端挥师东进,并于次年五月越过杭爱山大举进攻漠北的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乘胜渡过土拉河侵入车臣汗的牧地,喀尔喀三汗溃不成军。
占领漠北的噶尔丹愈发不可一世,以追击喀尔喀各部为名,率领军队数十万南下,越过漠北与漠南的汛界,把侵略矛头指向早已臣服清王朝的漠南各部。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决定御驾亲征,并令漠南各部携带三个月的粮食从征。在御驾亲征之前的两个月,康熙为大公主与科尔沁台吉班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再次表明清王朝同漠南内属蒙古各部患难与共的血肉之情。为大公主举行的婚礼,就是作为御驾亲征噶尔丹前的一次誓师。
血缘纽带
准噶尔称雄漠北及其对漠南内属蒙古的袭扰,凸现出加强同漠南蒙古各部联姻的重要性,因而康熙一改顺治时强调满汉联姻的倾向,再次回到满蒙联姻的轨道,强化已经形成的血缘纽带。在大公主下嫁科尔沁台吉班第一年后,二公主下嫁巴林郡王鄂齐尔之子乌尔衮。此后又过一年,三公主下嫁喀喇沁部郡王札什之子噶尔臧。
康熙对满蒙结盟——特别是同漠南各部联姻的重视,因之而形成的就是备指额驸的制度,据《大清会典》所载:漠南各部在每年10月以前把15岁以上20岁以下的贵族子弟的名单上报到理藩院,作为清朝皇帝挑选额驸的依据。爱新觉罗家的女儿嫁到蒙古草原、以血缘姻亲强化北方的防务,已经成为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北京皇宫内院长大的公主,很难一下子适应塞外的环境,语言隔阂与身体素质都成为突出的问题,学习蒙语与增强身体素质都需要时间。呼啸的北风、扑面的雪花、以牛羊肉为主的饮食以及缺医少药的生活环境,凡此种种即使是离中原相对近得多的漠南各部,也都无一例外地存在。
舐犊之情人皆有之,为了提高公主们适应塞外生活的能力,康熙把女儿们出阁的年龄往后推。清开国以来一直实行早婚,在十二三岁就把公主嫁出去,到十六七岁就算是晚婚了,这一做法一直持续到顺治时期。康熙把公主出阁的年龄推迟到十八九岁,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都是19岁才下嫁的。
需要一提的是:康熙从未把女儿嫁给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并不像某些文艺作品所虚构的那样。在康熙的八个成年女儿中有六个嫁给了蒙古各部,其中四个分别嫁给了漠南蒙古的巴林部、喀喇沁部、翁牛特部、科尔沁部;出于同漠北蒙古联姻的考虑又把两个公主分别嫁给了漠北喀尔喀左翼的土谢图汗部以及从土谢图汗部分出去的赛音诺颜部。如果再加上大公主,在康熙时共有七位皇家女儿担负起巩固满蒙联盟的重任。
▲BOOK.HQDOOR.COM▲虫工▲木桥▲书吧▲
第46节:联姻漠北(1)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景屏康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