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漠北
当四公主到了该考虑婚嫁的年龄,同漠北蒙古联姻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19岁的四公主就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个远嫁到漠北喀尔喀的皇家女儿。
漠北三汗
1368年元顺帝率领蒙古王公出居庸关逃回蒙古大草原,在持续五代后放弃了元朝皇帝的称号,改称鞑靼可汗,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其内部处于分崩离析、争战不已的状态。直到明中叶达延汗即位后,才完成大漠南北的统一,进而把势力扩张到青海、西藏以及辽东边外。按照蒙古幼子守家的传统,达延汗令幼子格哷森札赉尔留在漠北故土,格哷森札赉尔便成为漠北喀尔喀的始祖,其后裔分左、右翼,有土谢图、车臣、札萨克图三汗。
崇德元年(1636)清军平定察哈尔的消息传到漠北喀尔喀,慑于兵威,喀尔喀三汗开始遣使盛京,进贡驼马、貂皮、俄罗斯鸟枪等物品,此后每年进贡一头白骆驼、八匹白马,号称“九白之贡”。此后不久,由于清朝定鼎北京、政治中心南移以及忙于同抗清武装的战事而无暇北顾,车臣汗硕雷遂趁机在顺治三年(1646)煽动内蒙古苏尼特部的首领腾机思率领部众北逃喀尔喀。
豫亲王多铎、承泽亲王硕塞奉命追击叛逃的腾机思,硕雷派出三万援军接应腾机思,土谢图汗衮布也派军两万参战,与此同时衮布的族属还趁乱抢掠了内蒙古巴林部。清军在击溃腾机思后,又先后大败土谢图汗与车臣汗的援军,战场已经推进到喀尔喀的中心区土拉河流域。在清军凌厉的攻势下,衮布与硕雷试图同清王朝和解,而清朝统治者坚持以擒献腾机思及归还劫掠的巴林部人畜作为首要条件。
进退失据的腾机思遂于顺治五年(1648)又从喀尔喀逃回,向清政府投诚。由腾机思叛逃所引发的喀尔喀同清政府之间的危机得以缓解,喀尔喀也恢复了向清朝的九白之贡。但他们与漠南内蒙古不一样,并未同清王朝建立隶属关系。
施恩喀尔喀
噶尔丹的入犯导致喀尔喀三部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康熙二十七年(1688)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率领部众南下投奔清朝。对康熙来说,噶尔丹对喀尔喀的侵犯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康熙不接受漠北内附,喀尔喀三部或被准噶尔部吞并,或就近北投俄罗斯,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会使清王朝的北部疆域尽失屏障。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47节:联姻漠北(2)
当时在喀尔喀内部也有北投俄罗斯之论,但由于享有盛誉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活佛)——察珲多尔济的弟弟以“俄罗斯素不奉佛,俗尚不同我辈”否决了北上的建议,而使南下“全部内徙”成行。面对噶尔丹不可一世的气焰,康熙不为所动,命令在苏尼特部划出牧地以安置土谢图汗部众,并调拨归化、张家口的粮食,来解决他们的生计。在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的带动下,车臣汗、札萨克图汗也相继率部归附清朝,全部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接纳处于危难的喀尔喀,就意味着要同穷兵黩武的噶尔丹血战到底,康熙在二十九年(1690)五月第一次御驾亲征,击败南下侵掠巴颜乌阑一带的准噶尔,噶尔丹在被击败后逃回漠北,解除了准噶尔对内蒙古的军事威胁。
为了加强喀尔喀的向心力,康熙决定在漠北蒙古贵族子弟中选择四额驸。喀尔喀三汗中最有实力、影响最大的是土谢图汗。而此次漠北喀尔喀的内迁与归附主要靠的是察珲多尔济的带动与其弟哲布尊丹巴活佛的推动,因而察珲多尔济之孙、噶勒丹多尔济之子敦多布多尔济便成为最合适的人选。尽管土谢图汗、哲布尊丹巴活佛都迫切期望尽快迎娶公主,但康熙却坚持要为女儿下嫁准备一份最为厚重的陪嫁,这份陪嫁就是彻底摧毁占据漠北的噶尔丹,让喀尔喀三部重返世代游牧的故地。为此康熙在三十五年二月进行第二次御驾亲征,兵分三路向盘踞漠北的噶尔丹发起总攻,一举收复了大漠以北的广袤牧地,喀尔喀终于回到阔别数年的家乡。
双喜临门
当喀尔喀返回漠北后,按说就该为四公主与敦多布多尔济择期举行婚礼。但康熙要以彻底消除噶尔丹对漠北的威胁,来为婚礼锦上添花。同年十一月康熙再次出边,为第三次亲征做准备。此时的噶尔丹已经精锐丧尽,而准噶尔部在天山以北的故地也被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索诺木阿拉布坦之弟)所占有,阿尔泰山以西已是他人囊中之物。曾经是噶尔丹盟友的俄罗斯也因清政府的外交谈判,拒绝接纳陷于山穷水尽的昔日盟友。深谙困兽犹斗之道的康熙,绝不会给造成漠北10年战乱的噶尔丹以喘息之机,遂决定推迟婚期,筹划第三次亲征。
已经走投无路的噶尔丹,派格垒沽英到清军营地谈判归降事宜。康熙明确表示:噶尔丹若降,必须亲自前来,清政府“以待喀尔喀恩例,招抚之,否即进兵”。为了接待噶尔丹归降,康熙特“命理藩院自独石口至宁夏设驿以待”。性格倔强的噶尔丹最终拒绝归降,康熙遂于三十六年(1696)二月第三次御驾亲征,在行至宁夏时得知噶尔丹已于该年闰三月十三日一命呜呼。
“雪花如血扑战袍,夺取黄河为马槽。灭我名王兮,虏我使歌,我欲走兮,无骆驼。呜呼,黄河以北奈若何!呜呼,北斗以南奈若何!”这是准噶尔部的一名善弹筝笳的老乐工被俘后,在康熙皇帝所举行的庆功宴上演唱的一首悲壮凄凉的歌。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景屏康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