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的叛乱共有三次,前后数年,史称"诸弟之乱".
诸弟之乱在公元913年进入高潮.这年3月,阿保机的大弟剌葛趁阿保机外出之机,让二弟迭剌、四弟安图带兵去攻打路途中的阿保机;又派三弟寅底石攻打留在宫帐中的述律平.这两支叛军都很不走运,在阿保机和述律平的沉着应对之下,他们被实力雄厚的"皮室""属珊"亲军击溃,统率叛军的兄弟们也多被生擒活捉.阿保机刚开始倒还有点香火情,曾经想要释放卷入叛乱中的一部份亲戚.然而述律平却帮他下定了斩草除根的决心.
随后,迭剌部进行了一场针对"反阿保机势力"的大清洗.在这场血淋淋的权力斗争结束之时,有上百名皇亲国戚被处死,就连阿保机唯一的同胞亲妹妹余卢者见姑公主夫妇也未能幸免,这位曾经担任过部落祭司的公主死时大约刚刚三十出头.
迭剌部终于在一片血雨腥风中归于平静和忠心.然而这仅仅是摆平了契丹八部中的一部,另七部贵族仍然在暗中做着推翻阿保机的准备.
公元915年,七部贵族终于等到了机会,在阿保机征讨黄头室韦部返回的路上,七部贵族一鼓而起,将阿保机劫持并要求他下台.一时寡不敌众的阿保机只好将自动辞去可汗之职,带着迭剌部和契丹部落中先后被掳掠或归附而来的其它民族迁徙至滦河一带.
就在这里,阿保机用汉族谋士的建议,模仿汉地建起了一座城市,并大力发展农业盐铁.很快迭剌部的军事实力和人口数又雄居契丹八部之首,其它七部反而都要由它提供盐铁.
述律平抓住了这个机会,又向阿保机提出了一个将挡路者一体斩草除根、自己东山再起的主意.
这个主意立即被付诸实施.
阿保机首先向七部酋长提出建议:"既然大家都在吃我的盐,也该一起来犒劳犒劳我."
麻痹大意的七部酋长果然定下一个日子,齐聚迭剌部饮宴.
就在七部酋长贵族都喝得醺醺然,宴会气氛最热烈的时候,早已安排好的伏兵一拥而上,所有的来宾都不由分说地被一刀两断.
契丹部落联盟中所有的阿保机反对者,在述律平导演的这一场契丹版鸿门宴之后,几乎荡然无存.阿保机顺利统一契丹八部.
公元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内蒙自治区翁牛特旗以西)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契丹国,年号神册,同时创建契丹文字.
耶律阿保机自称"大圣大明天皇帝",述律平被册为"应天大明地皇后",他们的长子耶律倍(图欲)被册为皇太子.
自此,契丹第一个皇权世袭的奴隶制国家正式建立.
从整个建国过程可以看出,述律平的韬略决断、远见卓识,是阿保机创立功业的重要帮助.确实,述律平的军事天才,不但在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时发挥作用,在契丹国初建的年月里更是举足轻重.
早在诸弟之乱时,述律平就曾经击溃过寅底石所率的叛军,夺回象征可汗地位的"旗鼓"以及象征祖先的"神帐",保住了阿保机的部落联盟领袖之位.这是她第一次单独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
契丹国建立的第一年神册元年(公元916),耶律阿保机率精兵征讨党项,国内只有述律平留守.阿保机的宿怨室韦趁契丹后方空虚的机会大举进兵,想要趁机报复.而他们没有料到的是,述律平不但骁勇善战,而且用兵如神.满以为能够一击得中的室韦大败而回.述律平的军事天才从此不但为契丹人所知,更为世人所知,震慑四邻诸邦.
述律平不但有军事天才,更有远见卓识.阿保机称帝初期,对汉地的富饶十分垂涎,神册二年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兵幽州.述律平反对丈夫的出兵计划,说:"我们不能如此穷兵黩武,幽州如今实力雄厚,硬打的话不但难以取胜,更有可能使我们自己一败涂地."阿保机听从了述律平的意见,取消了出兵的计划.
但是述律平之不出兵汉地,可并不代表她是和平主义者,只是她审时度势,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从自己国家的现状出发做出的抉择.她建议阿保机现实一些,先荡平周边的小部族,尽可能地多占领土地人口,积累更多的实力.
阿保机心里并不是很甘愿放着汉地的肥肉不吃.神册六年十二月,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之子王郁来到契丹,他百般游说阿保机攻打河北,阿保机被这个干儿子说得心花怒放,虽然述律平百般劝阻建议,他终于还是忍不住于天赞元年(公元922)兴兵.结果契丹兵团在短暂的胜利之后便遭到晋王李存勖(不久便称帝建立后唐)的重创,又遇到大风雪,死伤无数,大败逃归.
经此一役,阿保机吸取了教训,对述律平的眼光十分信服,随后开始对周边小部族如党项、吐谷浑、阻卜、突厥等部用兵.果然势如破竹.势力范围越来越大的契丹国威赫赫,远近小国都纷纷前来进贡.
二、偏心的母亲
(在契丹建国的过程中,述律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皇位继承方面,她的作用更是决定性的.)
在一系列的西征战役中,率兵出征的都是阿保机和次子耶律德光(封天下兵马大元帅),述律平和皇太子耶律图欲则留守皇都.而这段时间,可能也正是形成未来契丹帝位争夺引线的时间.
原因很简单:述律平虽然足智多谋,却是一个极其偏心眼的母亲.
述律平一共生了三子一女,按照耶律氏和萧氏家族世代联姻的部落习俗,述律平的女儿质古公主嫁给了母亲的亲弟弟萧室鲁;而述律平的三个儿子则分别是长子耶律倍(图欲)、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
52书库推荐浏览: 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