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_余杰【完结】(3)

阅读记录

  被流出的眼泪冲走一样,他只能被当作异端。不设防的城市往往招致最猛烈的攻击,这

  是一种他怎么也参不透的逻辑。进入30年代以后,徐志摩开始感到,尽管诗歌弱小的翅

  膀在那里扑腾,还是没有力量带整份的累赘往天外飞。“太丑恶了,我们火热的胸膛里

  有爱不能爱;太下流了,我们有敬仰之心不能敬仰;太黑暗了,我们要希望也无从希望。

  太阳给天狗吃去,我们只能在天边的黑暗中沉默着,永远的沉默着!这仿佛是经过一次

  强烈的地震的悲惨,思想、感情、人格,全给震成了无可收拾的碎片,再也不成系统,

  再也不得连贯,再也没有发现。”当每个聪明的成年人都对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的时候,

  那个喊出“什么也没有看见”的孩子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一点上,徐志摩很像

  安徒生——既深味人世的苦楚,又保持不老的童心。然而,长不大的彼得?潘毕竟只是

  一个遥远的神话,徐志摩则是一棵无法与土地告别的树。追求了一辈子的美,突然发现

  面前傲然开放的是一朵恶之花。我们无法揣度他当年的心态,而好友梁遇春的回忆录中,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徐志摩拿着一枝纸烟向一位朋友借火时说一名话:“Kissing the

  fire”。人世间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

  心境会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这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

  点光辉。“只有徐志摩肯亲自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

  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

  就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歌唱人生的传奇。”还是梁遇春看得真切透彻,徐志摩的血

  液里,真有希腊人天真好奇的因子呢。

  “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在诗歌《云游》中,他写道:“脱离了这世界,飘渺

  的/不知到了哪儿,仿佛有/一朵莲花似的云拥着我/拥着我到极远的地方去/唉,我

  真不希望再回来/人说解脱,或许那就是罢!”

  于是,他真的不回来了,真的解脱了。这是一个他早已洞悉的宿命。我不得不相信

  宿命的存在。否则,这个沼泽地一样的世界L,怎么会有徐志摩这样一个不湿鞋袜的人

  来走一遭呢?

  海子:诗是生命的倒刺

  远在幼年,悲哀这倒刺就已扎入我心里。它扎在那一天,我便冷嘲热讽一天——这

  刺儿一经拨出,我也就一命呜呼了。

  ——齐克果

  1989年3月36日,当外面的世界还很热闹时,一个相貌平凡的青年捧着厚厚的《圣

  经》躺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火车呼啸而来,作为物理意义上的生命在那一瞬间被碾

  得粉碎,溅起的鲜血,是抒写在北中国大地上最后一行最崇高的诗句。这位叫海子的天

  才诗人,留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省高河镇查湾,一个地地道道、完完全全的农

  家孩子。1977年,15岁的海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在宁静的湖光塔影之间,他

  开始写诗,开始用诗来解答哈姆莱特那个古老而艰巨的命题:“活着,还是死去,这是

  一个问题。”在他的笔下,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次有了纯粹的诗歌。天才往往是以一种

  隐秘的方式诞生的。海子在粗糙的稿子上涂满潦草的诗句,在鸡毛满地飞的90年代,当

  我们像拾起稻子一样拾起这些诗句的时候,我们将泪流满面地体验到“不是我们不明白,

  这世界变化太快”,唯一不变的只是海子和海子的诗。像我这样一个悲观的人,完全有

  理由下这样的断言:海子是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诗人。

  如同梵高在画布上发现向日葵与生命的深沉联系一样,海子在诗歌中找到了麦子与

  生命的神秘联系。这位自称“乡村知识分子”的诗人,把南方那片黝黑的土地置换成一

  个检力无穷的乌托邦。当代中国少有这样美丽的诗句,美丽得让人伤心的诗句:“泉水

  白白流淌/花朵为谁开放/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吐着芳香/站在山岗上。”他的每

  一行抒情诗都具有金刚石的质地,光芒闪烁却又无比坚硬,世界上没有比海子的诗歌更

  坚硬的东西了。至刚的东西本来就蕴含了些许悲剧性在其中。海子便试图寻找点温柔的

  气息。我羡慕他有个纯洁的妹妹:“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的妹妹叫芦花

  /我的妹妹很美丽。”我更羡慕他有个成熟的姐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

  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只想你。”实际上,海子比我

  们还要一无所得。没有“妹妹”也没有“姐姐”的海子为我们创造出凉入骨髓的温馨,

  这正是流星般的80年代令我尊重和向往的原因之一。我无法想象海子这样的人活到90年

  代将是怎样的结局。至少,80年代,梦还是梦,美丽的还美丽着。海子在80年代最后一

52书库推荐浏览: 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