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景观。
大上海千百座的高楼拔地而起。今世之后,还有来世,离我们而去的胡河清,向我
们标识的是另一番景象。
他终将被遗忘。他已经被遗忘。对此,我们不必悲哀。我们只需要记住一点:当平
等的路途汇聚在一起时,那么整个世界在一段时间看起来就像是家乡一样。我们的使命
是在世界中展示一个岛,也许是一个榜样,一个象征,去预示另一种可能性的降临。
张爱玲:执子之手,死生契阔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
死与别离,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
可是我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
——张爱玲
1995年9月8日,洛杉矶警署的探员古斯曼打开大学区一所公寓的大门时,出现在他
眼前的是一幅以前无法设想的凄艳的图画:一位体态瘦小,身着储红色旗袍的华裔老太
太,十分安祥地躺在空旷的大厅中一张相当精美的地毯上。桌子上,有一叠铺开的稿子,
有一支未合上的笔。古斯曼更想不到,这个华裔老太太就是风靡华文世界的杰出女作家
张爱玲。
张爱玲早已预料到了自己的死。不然,她为什么留下将骨灰撒到任何一处旷野中去
的遗言?家已经回不去了,能够回去的,已然不是家。旧日的老友殷切地邀她回上海,
她固执地拒绝了,如果回去的话,上海还能是“上海”么?她要完成的,是对自我彻彻
底底的放逐。在一群群柏克莱学子健步如飞、意气轩昂的身影之间,她不紧不慢地走着,
放逐是保持心灵不碎的唯一选择。
‘相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下去,滋味
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唯有那满地狼藉的黑白瓜子壳。”然而,张爱玲还是在
《精言》这本小说集的扉页放进了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照片:一袭古式齐膝的夹扶,超低
的宽身大袖,水红的绸子,用特别资的黑缎镶边,有襟下有一朵舒展的云头——也许是
如意。长袍短袖,罩在旗袍外面。五十年后,那张照片随同书页一起泛黄,光明是不能
用回答测量的。五十年后,张爱玲偏偏又翻出些珍藏的照片,一张照片一段注释的文字,
于是《对照记》成了她的绝笔。“对照”语带双关,既喻新时代与旧时代的对照,又喻
作者面对照片时的心情。“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
有同感。然后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到尽头,满目荒凉。然后时间加速越来
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衰弦,急景凋年已经遥遥在望。”三言两语就概括了自己的一
生。值得珍藏的生命,就只有这么些么?在对照片的否定与肯定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
个平凡女子的无奈,一个不平凡的女子的反讽。她微笑着,微笑着,眼泪却不知不觉地
涌到稿子上。无法不爱,也无法不恨,爱与恨在时光的流转中反而更加刻骨铭心了。记
忆如同螺旋状的楼梯,迂回往复,没有人知道自己会在哪一个方向中迷失,没有人知道
自己会在哪一级阶梯上永远地停下。
陈思和先生在《乱世才女的心境》中写道:“她在社会里永远是个异物,拙于应对,
拙于周旋,有人向她亮出各种武器——友谊、爱情、名利、灾难、利用、威胁、冷漠、
赞美……她一概接受,无力拒绝。也许这些对她来说都只是一抹晚霞稍瞬即逝,唯一真
实的是连她也没有过的前世的记忆。”爷爷是清朝的翰林张佩伦,满腹经纶却只会纸上
谈兵,马尾海战顶着铜盆逃命;奶奶是李鸿章的掌上明珠,美女兼才女,可惜40多岁就
去世了。在张爱玲诞生的时候,她的大家庭的故事已经像《红楼梦》一样演到了最后一
回。嗜烟如命的父亲,新派降登的母亲,崩解的家庭,四角的院子,演绎成张爱玲笔下
变幻多端的人物与场景。她十几岁时的文字,就比一些三四十岁的作家来得老到。她把
浮沉分合的家国经验,以最华丽的文字表达出来,不惜用强烈对比的颜色来表达挫败的
感受。要冷艳就冷艳到底,绝望的时代,倘不是绝望的文字又怎能相配?如果说香港的
陷落成全了《倾城之恋》里的流苏:“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
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
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什么
微妙之处。传奇里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那么张爱玲的命运与流苏一样,上海的陷
落成就了她。兵荒马乱的天地之间,这个年轻的女子缓缓地伸出手去,握住的那种感觉
就叫作“苍凉”。
苍凉是一种感觉,苍凉是虚无边缘仅有的一点充实。
52书库推荐浏览: 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