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孤男寡女》里的郑秀文。她心情不好就拼命打扫房间,刷洗马桶,不让自己有空闲的时间瞎想。以为手忙了,心也就忙了。
他每次搬家的地方都有温泉。这对他的耳朵可能有好处。
贝多芬在维也纳定居,波恩宫廷也不再给他发薪水。两个弟弟的开销也由他负担,经济更加拮据。怎么办?张罗演出、教富家学生、出版作品,包括给假面舞会写小步舞曲。
战事不利,货币贬值。挥霍家产,以致被监禁。
即便这样,他还是频繁更换仆人。他太暴躁了,菜做得不合胃口就向仆人扔鸡蛋。甚至,朋友们对他的问候都是:
"换仆人了吗?"谁能想到,他的私人衣橱,衣服琳琅满目。他懂得审美,眼光独到,很会搭配。他知道灰色大衣要配驼色围巾,知道毛呢外套最好搭配皮毛靴。只是他无心搭配。
耳聋失恋,矮丑古怪,反复无常。邋遢得分不清胡子和头发,仿佛魔女美杜莎头上的曲曲虬虬的蛇。
他没有人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女为悦己者容。男人也是。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59节:贝多芬:门当户对的爱情(3)
他爱的人,要么是已为他人妇,要么是名门闺秀,或者兼而有之。他做她们的钢琴老师,然后爱上她们。一个一个地爱上她们。
那些花儿哪儿去了呢?她们没有飞向天涯。她们,在婚姻里,在爱情里,和别的人。没有一个属于我。
他太向往完美的爱情,这些女人给了他安慰。他的爱情太完美--他甚至排斥肉体的接触。
他有一封写给友人的信:
我的大原则之一是--从不与她们有超过对他人妻子的关系。这样会让我对未来的妻子充满不信任。这种最可爱、最纯粹的关系,不应被我自己的举措破坏。
太杰出的人,在爱情里都太幼稚。只适合柏拉图式的爱恋,那是古典的精神的。
但是,他的妻子永远是"未来式"的。他终身未娶。
转身之前,就已经注定,他不可能拥有自己的爱人。
他一生都在寻找爱人,为爱人奔走。"如果我们能够有两年的恋爱时间,就一定能够结婚。"他的爱情保鲜期只有两个月。这个男人心里缺乏安全感。因为,他的恋情,最长的也只有7个月。
想起那部老电影,关于贝多芬的爱情的。加里·奥德曼演的《永远的爱人》。
谁是他永远的爱人,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后来,他又爱上一个已婚的歌唱家。本来此去温泉是为疗养耳疾。他非要搭驿车,走乡间土路,连夜去见自己爱慕的女人。
想起了两个半世纪前的卢梭。他也正在乘坐驿车,在驿站之间奔波。卢梭是为保全性命,连戴莱丝也不要了;而贝多芬是为了美人,连性命也不要了。
他的健康每况愈下。
4次取肝腹水的手术都未能使他康复。弥留之际,他用拉丁语说: "啊!朋友,喝彩吧,喜剧已经结束。"
萧伯纳曾经说过:
"因为有了无线电广播,成百万对音乐还接触不多的人,在他百年祭的今年,将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今天,世界每个角落,每一分钟都会响起他的音乐。
朋友瓦尔德斯泰因曾在贝多芬的纪念册上写道:
"愿你以孜孜不倦的努力,从海顿手中接受莫扎特的精神。"贝多芬做到了。他后面跟了一长串的名单,勃拉姆斯、瓦格纳、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
其实,瓦尔德斯泰因应该加上一句: 有自己的婚姻。贝多芬故居的墙上,有一幅水彩画,场景是两万多人为贝多芬送葬。
弦断音绝的时候,没有一个人陪在他的身边。
贝多芬去世那年,安冬妮着手记录死去的朋友的名字。到她去世时,这份名单已经很长很长了。第一个就是贝多芬。
安冬妮何许人也?她爱过贝多芬。门不当户不对。仅此而已。
Ludwig Van Beethoven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生于莱茵河畔小城波恩,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32岁时逐渐丧失听力,49岁时彻底失聪,创作了包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在内的多部交响曲。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60节:尼采:你说你只是路过(1)
29. 尼采:你说你只是路过
Es tan corto el amor, y es tan largo el olvido.
疯狂对于个体,只是相对罕见的事情。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只有经历过地狱磨难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
--尼采
1882年,是尼采辞去教职漫游欧洲的第三年。
从西西里旅行回来,38岁的尼采写了《快乐的科学》,宣布: 上帝死了。
有件事情,人们忘记了。但是尼采记得--那一年,他遇到了莎乐美。
4月的罗马,草木蔓发,芳菲满眼。含羞草开得黄灿灿的,特维列河畔的七叶树郁郁葱葱。他遇到了莎乐美。在罗马,圣彼得教堂。
52书库推荐浏览: 胡成瑶熊芬兰